第516章 燕國困局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86
  “那麽縕兒,汝打算怎麽做?便是汝占據雁門,又能如何?別人不知,為父還不知曉嗎?”

  郭全平下心來,語重心長的說道。

  離石有兩萬人馬,在三晉大地上算不上強大,可也是一支舉足輕重的力量。

  但是,這並非是郭氏的力量。縕兒能掌控這支兵馬,並非全是郭氏之力。或者說整個晉國的兵馬,隻有那兩萬狼騎,不是世家豪強所有。

  雁門兩萬人馬,以及原先駐守於晉陽的兵馬,多是太原世家豪強掌控。張揚的兩萬多人,數千人是以前的河內兵,餘者皆是上黨兵。隻有呂布的兩萬狼騎,皆是選擇並州北部數郡,為胡人所威脅的邊軍、邊民。

  “阿翁放心,晉陽王氏與孩兒同心,皆有據地自保,以待英主之念!”

  郭縕心中明白父親的意思,但並沒有太多擔心。晉陽王氏的日子,可比祁縣王氏要難過的多。

  再者說了,那祁縣王氏願不願意支持王允,還不一定呢。畢竟,他們先前可不知道王允有這麽多想法。

  “二王雖然相爭,但畢竟同出一源,郭氏處在這風尖浪口之上,未必是好事!”

  “阿翁盡管放心便是,孩兒心中自有計較!”

  郭縕的意思仍然未變,在這大爭之世,不奮力爭取的人,隻會被淹沒在滾滾大勢之下。父親的思想已經老固,他還活在和平時代下的利益紛爭。

  郭全果然麵色一衰,長歎一聲:“罷了罷了,這個家,最終還是要交給汝。為父老了,撐不了幾年了,日後便全看縕兒汝了!”

  “阿翁身體健朗,依孩兒看,長命百歲都是易事呢!”

  郭縕上前,將桌案上的茶水,恭到父親麵前,口中說著一些祈願的好話。

  郭全一張老臉上,頓時洋溢起滿足的笑意,接過兒子遞到身前的茶水,輕呡一口,甚是欣慰。

  為人父,郭全並不介意兒子才華是否出眾,也不介意他有著和自己不同的見解。隻要兒女孝順,自己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一夜長談後,次日一早。

  郭全剛剛起來,便有仆人來報,言鄭泰上門拜訪。

  兩人之間所談的並不多,鄭泰最終也是麵帶笑意出門。

  兩日後,郭縕回到離石,備兵向晉陽開拔。同時,自安邑而出的白波軍兩萬人馬,也紛紛北上。

  三晉大地,一場隱匿於日光下的又一場較量開始。

  而在隔之太行的幽州大地,也是戰火紛飛。

  初平五年,七月初。

  袁紹攜大軍七萬餘人,徹底圍住易縣城池。韓猛率兵八千,自北而下,沿途占據故安、範陽,抵達易縣北部,安營駐寨,封堵易縣北門。

  西麵袁紹使大將鞠義為將,率兵兩萬,自西向東。東麵以淳於瓊為大將,率萬餘人,領諸多舟筏,立水寨,封易縣東麵河水。

  南麵袁紹,率領餘下四萬人馬,逐步抵達易縣南部十餘裏外紮營,與易縣南城外的燕軍大營,隔之相望。

  燕軍以一萬五千步卒,五千精騎駐於城外軍營。城內則是編製民夫,嚴加訓練,協助守城。公孫續以一萬精騎,遊離於外,伺機而動而動。

  易縣一帶,兩軍形勢非常明顯。袁軍自是以包圍易縣為主,殲滅公孫瓚步軍主力。而燕軍,則是防守易縣,以免被袁軍徹底包圍。

  短短兩日見,公孫續與顏良率領的河北騎兵,圍繞著韓猛軍營,交戰二三次,互有傷亡。一方想要擊潰實力最弱的韓猛,另一方就是死命的保著韓猛不敗。

  在北麵幽州腹地之內,劉備、劉和、閻柔、鮮於輔、鮮於銀幾人會兵上穀。與烏桓難樓的一萬烏桓騎兵,駐於沮陽,威壓居庸關。

  不過軍都徑山路險峻,劉和、塌頓等人,也不敢冒然進入。而是打算在這沮陽修整一兩日,先探探軍都徑內的情況。

  而田疇則是帶著三千餘步卒,以及塌頓、烏延、蘇仆延等人部騎三萬餘,擊破盧龍塞,直取潞縣。

  留守薊縣的鄒丹,在田疇、塌頓等人抵達潞縣前,便已經命駐紮在漁陽縣的三千兵馬南下,屯於此地。

  潞縣在今通縣東,屬於薊縣的最後一道防線。如果潞縣丟了,那薊縣周邊,一望無際的原野,便盡由胡騎縱橫了。

  至於右北平、遼西兩軍,鄒丹已經顧不上了。盧龍塞一破,右北平和遼西與薊縣的聯係徹底斷絕。

  麵對北麵、東麵夾擊而來的敵軍,鄒丹在薊縣更是做足了準備。原本留守薊縣的一萬精銳,半數調至居庸關。潞縣尚有三千兵馬,城內五千守軍,以及召集的眾多壯勇,守住薊縣不成問題。

  麻煩就麻煩在,除了薊縣,其餘地方都顧不上了,隻能任由烏桓人肆兵劫掠。

  失去其餘諸郡,僅靠廣陽和涿郡,想要維持這場戰爭,太難了。

  身在易縣的公孫瓚自然也明白眼下局勢的危急,不得不說閻柔和田疇的叛亂,致使幽州邊地防線徹底化為虛無。

  現在自己在易縣,鄒丹在薊縣,南北相抵,保護著幽州這片最富饒的地區。一旦任一有失,燕國便有傾覆之難。

  易縣城內。

  公孫瓚正與關靖商議著支援鄒丹的事情。

  “續兒手下大部騎兵抽調不開,無此萬騎協防,易縣必然被團團圍困。現在,隻能將白馬義從派過去,三千騎……”

  公孫瓚心中默數著手中的兵力,最終還是決定讓趙雲去馳援薊縣。

  隻是關靖的麵色並不好看,勸言說道:“大王,三千騎兵於薊縣戰局無益。眼下劉和等人被阻居庸塞外,一時難以通寰。依靖之見,當立即抽調全軍精騎北上,先擊潰塌頓的烏桓騎兵,解潞縣之圍。隻要塌頓被擊潰,薊縣兵力便可全力防守居庸塞,任劉和有天大本事,也難以越天埑。”

  “隨後,精騎再南歸易縣。袁軍欲圍吾易縣,被分其兵,於四門駐紮。近兩萬銳騎,足以打破袁軍包圍。如此一來,易縣、薊縣之困局立解。若是隻派白馬去潞縣,何時才能擊潰塌頓麾下三萬胡騎。胡騎不除,薊縣便一直在危難之間。”

  關靖尚未說完,便被公孫瓚擺手打斷。

  隻聽見公孫瓚言道:“國相放心,義從乃本將親軍,戰力強橫。當年,數百騎便可粘著四五千胡騎跑,如今三千義從齊聚,就憑那些烏桓人,必敗無疑。”

  關靖瞪大了雙眼,不敢置信自家大王會說出如此自大之語。以前白馬義從是厲害,可是曆經界橋、龍湊、拒馬水、易水等接連大戰,白馬義從都快換了一茬了。

  先前白馬,人人控騎精湛,乘於馬背彎弓而射,亦不在話下。現在呢,騎射之藝,十之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