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複議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404
  祭旗立誓一畢,三國君王再度聚眾議事,商量收複河套一事。

  還是一樣的地方,一樣的與圖……

  丁原三人及諸將,皆圍在與圖之前,觀看著河套一帶之地勢。

  “魏王、周王,此次北伐鮮卑,汝二國出兵多少?”

  丁原問向董卓、高誠二人,準備一點點打探著消息。

  董卓說道:“上郡距離河東甚近,孤早已派細作,探查胡夷之兵力。所得者,非吾等之所想啊。屠各部,現在坐擁部騎兩萬餘,南匈奴左部有部騎一萬餘。再加上右部匈奴複叛,必然與屠各會之一處。僅是上郡一帶胡騎,便有近五萬之數!”

  “此次北伐鮮卑,主要目標便是西部鮮卑步度根以及屠各、匈奴諸胡。屠各和南匈奴的兵力,魏王已經說了,孤便不再多言。現在,孤與諸位且道來西部鮮卑之盛吧!”

  等到董卓說完,高誠當即接話說道。隨後,又拿起備好的小木棒,上前兩步。

  用木棒在中原北方,畫了一個超級大的橢圓形,說道:“這便是西部鮮卑,自西域直至代郡,南據河套,北臨北海!自檀石槐後,鮮卑陷入內亂。西部鮮卑叛亂,中部鮮卑步度根與軻比能爭雄,東部鮮卑素利盤踞遼東、遼西。”

  “但是現在,步度根以及降服了西部鮮卑散落諸部,建立起了自西域至代郡的西部鮮卑,自稱為西部大人。而中部鮮卑軻比能與東部鮮卑素利聯合起來,共同對抗步度根。其中步度根擁有鮮卑騎兵近十五萬,軻比能有七萬餘人,素利有三萬之眾。”

  “諸位都是邊將,草原上的爭鬥不用孤多言了吧。誰的控騎多,就代表著誰最有可能統一草原。如今步度根便是如此,除了其鮮卑部騎外,還有車師前後部,三萬餘眾。屠各、南匈奴諸部又與其糾纏不清。”

  “討伐西部鮮卑,乃是當務之急。否則,步度根坐擁二三十萬眾,軻比能和素利撐不了多久。一旦中部鮮卑和東部鮮卑失敗,那麽步度根就是下一個檀石槐!明白了嗎?”

  高誠一口氣將現今鮮卑的局勢,盡皆道來,聽得周圍諸人無不是皺眉不展。這些年,他們可都一直在忙活著爭鼎中原,卻從未發現步度根現在的勢力居然已經如此龐大。

  正如高誠所言,誰都知道草原上的戰爭。草原上人口稀少,所有青壯皆是善騎之士。所以,正常情況下,沒有外力幹擾,步度根統一草原幾乎是必然。因為,他手裏的青壯多!

  “周王,且說說此戰如何進行!”

  丁原沒有想那麽多,西部鮮卑步度根怎麽著自己現在管不了。畢竟,這兩個狗賊都要吞並大晉了,自己還是要先想著如何保住晉國的社稷。

  “諸胡以及西部鮮卑的實力,大家都有個差不多了解了。下麵,孤便說說此戰的主要策略。這一戰,主要就是打擊步度根勢力,要讓步度根與軻比能的實力維持在不上不下之間。所以,第一步便是收複河套。”

  “拿下河套,吾三國便可重建陰山防線。到時,無論是防守鮮卑南下,還是出塞維持草原平衡,都將極為方便。收複河套之戰,吾周國將會調動大半兵力。步卒五萬餘人,精騎一萬五千餘,再加上孤之羽林、虎賁二校,七萬戰兵。另外,周國可抽調民夫十萬,負責輸送糧草!”

  高誠說完,便退到一邊。身旁董卓再度站岀,言道:“魏國出一萬八千精騎,三萬步卒,加上孤之親兵,五萬兵馬。另外,魏國可備足民夫三十萬,以負責為諸軍輸送糧草。”

  這時,丁原眯著眼睛,腦子裏都快成漿糊了。這越來越搞不清了啊,魏王和周王莫非真的打算討伐鮮卑?並非吞並晉國?

  否則,出動這麽多的兵力,二國還有餘力攻打晉國?

  對於兩個盟友的兵力,丁原也很清楚。魏國算下來也就七萬多人,有兩萬多騎兵,五萬多步卒。這一口氣出動五萬人,剩下的兩萬兵馬,防守河東、河南都略顯吃力呢。

  周國兵力無疑是最多的,足有十二三萬之數。不過,這其中多是步卒,精騎全部折算下來,也就兩萬來騎,剩餘的都是步兵!

  出動七萬人,對周國壓力不大。但也別忘了,周國和步度根交界的地方可不少啊。河西四郡、北地、安定,這足足兩三千裏地呢!而且還要防著劉焉、袁術,哪還能再抽調出其餘兵力?

  “晉王!晉王~”

  “啊!”

  高誠連喚了幾聲,丁原這才回過神來,看著與圖說道:“吾晉國出精騎兩萬,步卒兩萬,再出民夫十萬!”

  “好!如此一來,吾三國有精騎五萬餘,步卒十萬之多,足以勝之!不過,魏王,這糧草可準備充足否?”

  高誠問向董卓,董卓點著頭應道:“河東可供應糧草一千萬石,足以保證十五萬大軍以及數十萬民夫三月之用。”

  “千萬石軍糧,怕是不足用吧。畢竟河東距離河套尚有千裏之遙,沿途損耗甚重啊!”

  丁原身邊張遼突然問道,緊接著又說道:“最起碼需要一千五百萬石軍糧,否則十五萬大軍加上五十萬民夫,六七十萬人以及十幾萬戰馬,一千萬石軍糧根本撐不了三個月!”

  “這位小將軍,孤之意可並非數十萬人齊齊而動。否則,六七十萬人馬光是集結便需數月之久。那時候,胡人早就準備好了!”

  高誠看著蹦出來的一員小將,不由興趣勃勃。現在在場的沙場名將可一點都不少,但沒有人敢插嘴三王之間的話語,偏偏這小子幹了,還真是愣頭青呢。不過,其所言亦是有理。六七十萬人和十幾萬馬,光是從離石走到定襄都得一兩個月。一千萬石糧食扔進去,連個水花都不起。

  “此戰主分兩個階段,現如今步度根並不知吾等要收複河套。但是,隻要吾三國大軍開始聚集,其必有所察。所以,吾等要利用好這中間時差!”

  “以孤之見,吾三國秘密匯聚精騎於富平、離石、馬邑三地。晉王且安撫匈奴左部,免其生亂。待到各軍精騎到達地方,相約而動,從三麵突襲屠各、匈奴,率先翦除步度根之羽翼。而後,北上進攻河套,打鮮卑狗一個措手不及。”

  “驟時,不論戰事如何。魏晉周三國步卒及民夫,自離石鋪路,連上雲陽至九原的馳道。一邊修繕道路,一邊行軍。如此一來,日後糧草輸送亦要方便許多。進入河套地區後,沿馳道之側,修建堡壘,屯糧屯兵,保護糧道。”

  “若戰事順利,吾等成功奪回河套,立即以步卒守備陰山各塞,修繕內外長城,布施防務。再以精騎出塞,襲擾鮮卑諸部,作良久之算!”

  “諸君以為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