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訂盟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34
  國相府內的議事,並沒有討論出來一個結果。

  高誠也不介意,這次會議隻不過是給這些家夥打預防針罷了。免得到時候戰爭開啟,這些人連個心理準備都沒有。

  回到王宮,宮廷內一如往故,冷冷清清,沒有國相府內那繁忙的嘈雜聲。

  臨近傍晚,鍾繇帶著衛覬,來到未央宮內。

  這一次隻有高誠、鍾繇、衛覬三人,聚集在宣德殿的後殿中,那裏懸掛著一張涵括整個中國北方,乃至遼東及西域的巨大與圖。

  “伯覦,吾等也莫要互相猜忌了,幫助魏王,吾大周義不容辭。但是,西河郡必須歸吾大周!”

  高誠沒有說話,鍾繇指著與圖上西河郡的地方,堅定的說道。

  衛覬搖了下頭,言道:“西河郡不能全部給周國,當沿大河分之。若是周王同意,此戰周軍所用糧草,吾大魏一力擔之。”

  “離石,孤必須要!”

  高誠扭頭盯著衛覬說道,離石要塞對於周國極其重要。當年秦魏為何拚死也要爭奪河西,原因就在於離石。

  誰掌握了離石,誰就占據優勢。

  如今的周魏,也是一樣。如果這一次分晉成功,魏國的實力將會得到極大的提升。驟時,北至雲中,南抵京畿。關鍵是,魏國的防守壓力將會減少許多。畢竟北麵有燕雲,東麵有太行,南麵京畿也有八塞之險,西麵是大河。

  而反觀周國,拿下上郡、西河一半,以及五原等河套之地,卻要麵對龐大的西部鮮卑,防守壓力劇增。河西四郡是不可能顧得上了,但是河套地區肯定要安置重兵。如此一來,沒有離石要塞的話,還得防備整條大河沿線,自己有再多兵也不忙不過來啊!

  衛覬沉默了片刻,言道:“好,離石要塞可歸周國。但是五原、雲中、朔方吾周魏二國,以大河分之!”

  “不行,朔方郡必須全部歸吾大周所有。餘者以大河分之,陰山長城及外長城,吾兩國共守!”

  衛覬剛說完,鍾繇又再次言道。朔方郡大半地區倒是沒有什麽,能耕種的地方都在河南。大河北岸耕墾之地很少,但是偏偏有著雞鹿塞和高闕關兩處要塞。

  “好,不過如果吾軍與鮮卑開戰,大周必須派出援軍。同樣,如果周國與鮮卑開戰,吾大魏亦會派出援軍。”

  “可!”

  高誠點了下頭,軍事攻守同盟條約嘛,沒問題。大周也不是說見誰都能吊打,有個稍微靠得住的幫手,總歸沒錯。

  “多謝周王,那吾等何日訂下盟書?”

  “明日伯覦與元常多多商量下,將此事訂下來,驟時再奏於孤即可!”

  “諾!”

  “臣遵命!”

  而後,高誠又問道:“伯覦,此次汝前來長安,會不會引起晉王的猜忌?”

  “應該不會,聽聞晉王並沒有太多細作存在於吾周魏二國。隻有在晉國境內以及幽代地區,細作不少。另外,大王可莫要忘了漢之繡衣使啊!有他們相助,吾等必然可以成事!”

  高誠點了下頭,還是說道:“伯覦最好還是找件事情,來遮掩此行之圖。君不密則失國,臣不密則失身啊!”

  “諾,外臣明白了,回驛站後,吾便作些安排!”

  “如此最好,另外,何時擊晉,還要魏王提早告訴孤,也讓孤準備一下!”

  “諾!”

  衛覬躬身一禮。

  接著,高誠便看向鍾繇,言道:“元常,替孤好好接待伯覦,孤還有些家事處之。”

  “諾!臣恭送大王!”

  “外臣恭送大王!”

  ……

  次日,鍾繇與衛覬於國相府內,修訂盟書。而後,遞於未央宮內。

  高誠也傳來了段煨、賈詡、夏育三人,連同鍾繇,幾人繼續開著小會。

  “大王,盟書已經修訂,請大王閱之!”

  高誠接過鍾繇遞上來的帛書,上麵一條條列的非常清楚。同時加印的還有魏王印,以及周王印。

  瀏覽一邊後,高誠不禁搖搖頭,說道:“真沒想到,這衛伯覦竟然深受魏王信任,連璽印都交付與其!”

  “河東衛氏子弟,也就衛覬極為出眾。其弟衛寧,倒是文采斐然,可氣度之上,較其兄差矣!”

  “的確,衛仲道那小子,孤看著很不順眼!”

  高誠接過鍾繇的話,表達心中對衛仲道的不爽。這小子,可千萬別對蔡琰那丫頭動心思,不然別怪孤不客氣!

  “……”

  鍾繇不知高誠心中所想,可那衛仲道雖然比不上衛覬,但也不算太差啊,怎麽總感覺大王一副很想弄死衛寧的樣子。

  “好了,諸卿,現在這件事基本上就是定下來。具體何時出兵,還要等魏王那邊的消息。但是,吾等也要做好準備。”

  高誠看向段煨與夏育二人,然後繼續說道:“夏卿,這其中若是有所不明,稍後詢問段公即可!另外,過幾日夏卿多出去走走,與嚴顏、張任、傅燮多多交流。”

  “臣遵命!”

  夏育拱手接下,心裏麵也略微明白了點。似乎要不了多久,就要發生戰事了。而且,還與魏國有著不小的關聯。

  “大王,臣有一言!”

  段煨突然上前,拱手說道。

  高誠疑惑的看了眼段煨,言道:“段公請講!”

  “大王,吾等大軍若是北上,那益州怎麽辦?現在杜畿雖然尚未傳回消息,可是益州局勢時刻有變啊!”

  段煨說完,高誠眉頭一緊,問向賈詡:“文和,杜畿和魏傑還有調查司傳回消息了嗎?”

  “不出所料,三天後就回抵達長安。以前調查司一旬一信,但是自從劉焉殺王威、李權等十餘益州名士後,消息就隻能半月一信。不過,劉焉雖然老矣,但威望猶存,怕是不好動。”

  稍頓一下,賈詡又繼續說道:“大王,不若過些時日吾等傳信杜畿。使其先穩住賈龍等人,靜待天時。這樣一來,吾等拿下河套,也有足夠的時間調整部署。”

  “可,便依文和所言。另外告訴賈龍,能忍則忍,隻要他賈龍還在益州,孤便不會忘其辛勞。”

  “諾!”

  “段公,益州的事,還是再等待二三年吧。屠各不除,吾等主力南下益州,孤亦擔心長安有恙啊!”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