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休養生息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272
  一輪征戰結束,天下一十三州,所有人都在舔著自己勢力的創傷,或是享受著微薄的利益。

  公孫瓚在沒有拿下廣陽、漁陽等郡時,整個右北平、遼西四郡之地也不過區區數十萬人口。

  而與袁紹爭鋒的這兩年來,損兵折將不計其數,內部本就可憐的經濟更是打的幾近崩潰。要不是臨著大山,這數十萬人口還不知道要餓死多少。

  即便是田楷占據的青州,也為了維持戰爭的繼續,損失慘重。洪災、旱災、瘟疫,約三百餘萬口戶的青州,折之三四。

  各地叛亂者此起彼伏,青州黃巾渠帥管亥,更是大散太平道,儼然成了田楷的心腹大患。

  這些都需要處理,都需要時間來恢複。

  冀州的情況,比公孫瓚的幽青二州比起來,也沒好到哪裏去。要知道公孫瓚是打了兩年戰爭,可冀州卻不隻隻是兩年。這要從王芬聚眾叛亂算起,到現在都打了四年了。

  噢,對了,還有黃巾之亂。

  這要不是冀州家底雄厚,早就玩完了。現在袁紹一心埋頭政務,治理地方,隻要別人不來打自己就好了。

  老曹的日子,倒是總算清靜了一下,也不用再頭疼了。兗州也打了兩三年的仗,還遭受了洪災,還有饑荒。餓死了不少人,但現在總算是能穩定下來,發展一陣時日了。

  從徐州搶了十幾個縣的財富、糧草,賺翻了。

  徐州,自然是不用多說。天下各地幾乎都在打仗,唯獨徐州。

  小小的黃巾之亂,對於徐州本地來說,輕而易舉就解決了。青州倒是有一個管亥,可臧霸不樂意,管亥就進不了徐州。

  這次雖然被曹孟德這匹夫搶了十幾個縣,但對於整個徐州來說,九牛一毛。如今天下,若論富庶,也隻剩下徐州了。

  戰事一休,陶謙就開始注重被曹軍搶掠的十幾個縣的恢複,也沒心思再去找曹孟德複仇。而且,好像確實有點打不過曹軍。

  整個徐州之戰從開始到結束,自己這邊就臧霸勝了一仗。唉~可惜臧霸這賊廝,聽調不聽宣啊!

  天下各方勢力,若說最慘的還是數袁術。南陽還好,防守嚴密,魏、周、晉三國確實沒搶走多少東西。可潁川就慘了,十室九空都不為過,數十萬民眾被掠走,隻有陽翟、潁陽、潁陰、魯陽這些堅城,得以保存。

  這還不算,打了這麽長時間的仗,錢糧消耗甚重,再打下去,自己也撐不住。

  荊州劉表,還是窩在襄陽城內,據江而守,一邊發展內政,一邊看著北麵的南陽郡咂著嘴。這可是荊州的大郡南陽郡啊,就這麽要徹底分家了。

  魏國在占據河內野王後,也沒心思去挑釁袁紹的底線。自南陽、潁川劫掠的六七十萬百姓,全被董卓安置在河南郡內。

  當年退回河東時,千裏無人煙的洛陽,也再次恢複丁點生氣。虎牢關以東的幾個縣,董卓惆悵了半天後,也放棄了。

  這些地方,曹軍在撤退的時候,順變把那十幾萬百姓給遷走了。沒有人,要它們的意義也不大啊。反正這一帶已經打爛了,那日後繼續當戰場吧。

  晉王丁原,經過這次三國合夥搶劫,選擇的是錢財。這一通亂搶,讓丁原好幾天都是笑著醒的。

  近五億的錢幣啊,整個並州就沒見過這麽多錢。老丁第一件事便是用數千輛車,拉著一億左右的錢幣,送至長安。

  置換五銖錢。

  然後用換來的錢,去河東買糧食。

  這一買賣過程非常巨大,耗時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搞定的。

  置換錢幣這種事,大周國一向是來者是客。不管這些搶來的錢中有多少劣幣,對於通寶錢來說,就是同等數目的發行量。

  經濟掠奪,高誠不打算搞。好吧,實際上也沒有什麽可掠奪的。這都不重要,重要的是魏國和晉國都在使用通寶錢。

  這一點,比什麽都重要。

  魏國和晉國當然也能鑄錢,所以就在在此之前,將通寶錢推到一個不可或缺的地位。

  丁原這一手置換錢幣,真是讓高誠樂開了懷。同樣開心的還有魏王董卓,丁原的大肆購糧,讓董卓也非常開心。

  換通寶錢也是因為董卓,魏國現在上下基本上都在使用通寶錢。跟原本國內的那些貨幣的兌率依舊是一比三,也就是說丁原拿通寶錢買自己的糧食,而自己能多賺兩倍的錢。

  當然,這是指在河東和京畿一帶花。要是向周國買東西,這些錢還是這些錢。不過,大魏國需要向周國買什麽東西嗎?

  不需要!

  反倒是周國要向大魏購買鹽和銅礦。

  一場劫掠,魏國和晉國都美美的吃了一頓大餐,唯獨周國延了條小命。

  時間匆匆而過,臨近歲旦。

  自秋收過後,數月之間,大周便呈現出一副欣欣向榮的景象。

  長時間的以工代賑,無疑讓大周國百姓,能夠過上一個非常好的歲旦。

  不論再貧窮的人家,隻要過去的一年多裏,出了不少力氣,那手裏總會有點閑錢。更何況,先前大王下了詔告,石糧上不過百錢,下不低八十錢。

  家家戶戶有些餘糧的,也都賣給官府,得了不少通寶錢,也能在城內給家人添置些新衣。

  當然,也少不了擔心受怕的人家,花了不少錢去買糧,免得明歲再遭了災。

  糧價大幅度下降,自然有人歡喜有人愁。至今還處於沒有餘糧的馮詡流民們,自然高興。他們已經回到故土,糧食隻能用錢買。可先前一石糧高達百五十錢,而他們一個勞壯力,幫官府做一天工,也才十幾錢而已。

  現在驟減了五十多錢,對於他們來說壓力要小上非常多。糧價的降低,讓大多數豪強、世家都咂吧著嘴,可惜連連。

  本來還想著趁著糧價還維持在高價,賣點錢花花。結果一轉頭就給降下來了,能賺到的錢少了太多了。

  不過,賺的不多也就不多了。

  現在,大周最重要的事情,是上林學苑的招生工作。

  上林學苑,為的是讓沒有關中、涼州本地戶籍的人才,能夠由此入學。按道理來說,跟世家、豪強沒一毛錢的關係。

  可是,誰讓現在全國的學校,基本上都是由世家主導呢。上林苑的夫子、先生,也都是世家中人,所以……

  能拉攏人才,為什麽不拉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