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4章 才子雲集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514
  楊彪一行人,抵進長安,未至城門,於城外道旁亭間休憩。

  楊彪、楊修父子兩人,剛下車駕,正見一行車駕亦是停於側旁。

  “唔,那邊是何家子弟?”

  楊彪眉頭略皺,似乎有些意外,不知是關中世家子弟還是別人。隻是,莫要打擾了自己休憩。

  “主君,吾前去詢之!”

  “嗯!”

  楊彪點了點頭,領著楊修,徑直走入亭間。

  安坐之後,也一直注視著那行車駕。

  稍後,管家便回來了。

  “回主君,此行乃是廬江周氏子弟周瑜,以及下邳東城魯氏子弟魯肅。”

  楊彪沉吟片刻,言道:“請其二人前來入亭一敘。”

  魯肅,楊彪沒聽說過,不知何人。下邳魯氏,也並不出名。不過,廬江舒城周氏,不得不重。

  “阿翁,又有人來了!”

  楊彪沉思之間,旁邊的楊修,指著東邊開口言道。

  楊彪抬目觀望,隻見兩輛車駕,緩緩行來。

  不知又是何人?

  很快,周瑜與魯肅,便來到亭間。

  兩年未見,周瑜顯得更加成熟穩重,行至大方。

  “後進之輩瑜(肅),拜見楊公!”

  周瑜有姿容,魯肅成穩健,二人行禮過後,楊彪便是眼前一亮。

  沒辦法,楊修都愣愣的盯著周瑜,不敢置信還有人居然比自己帥!

  “廬江周郎,果不虛言。早便聽聞周郎有姿貌,善音律,稍後可否撫琴一曲助興乎?”

  楊彪欣喜之意十足,麵色和藹,頗有愛切之意。

  “為楊公撫琴助興,瑜求之不得!”

  周瑜並沒有因為楊彪的要求而生氣,不值得,況且有人願意欣賞自己的音律,何樂而不為。

  “這位,便是下邳魯肅了吧。亦是如傳言半,穩健之餘,不失雅致啊!”

  楊彪當然不知道魯肅是誰,不過周瑜跟魯肅同行,說明年歲相差不大。唔,至多比修兒大個兩三歲。

  不過,魯肅卻是顯得麵色成熟穩重,這樣誇怎麽著都不會錯!

  “楊公謬讚了,肅焉能當之穩健!年歲尚輕,還需多多像楊公請教!”

  “好好,今日見之周郎、魯肅,實乃幸也!來人,取美酒來!”

  “多謝楊公!”

  周瑜與魯肅拱手行禮致謝,尋案落座。

  正值此刻,一中年人,亦是帶著一名十二三歲的少年,徐徐走來。

  “文先兄,許久未見啊!”

  相隔甚遠,那中年人便揚聲呼之。

  楊彪一怔,注目觀望來人,良久,這才發現居然還是熟人。

  “季謀兄,汝,汝怎地在此?”

  認清來人,楊彪滕然而起,徑直出亭相迎。周瑜、魯肅不認得來人,目光不由轉向楊修。

  楊修白眼一翻,衝著兩人搖了搖頭,自己也不認識啊。不過,立馬起身,準備迎接此人。

  周瑜、魯肅亦是如此。

  “文先兄!”

  “季謀兄不是正在司徒府嗎?緣何至此哉!”

  楊彪疑惑相問。

  那人搖了下頭,言道:“衍心中甚累,不欲為之。打算回鄉,修身養性,舔讀詩賦,以度平生。”

  “唉~時值亂世!”

  楊彪亦是同感而發,轉而又言:“來來,季謀兄,吾等且亭間相敘。正好,與季謀兄介紹兩位後進小輩。”

  “噢~早便聽聞文先兄之子才華過人,名知郡縣,今日可要一見!”

  “哈哈~季謀兄身旁便是愛值吧。以某觀之,亦非常人啊!”

  “文先兄過獎了,正兒愚笨,吾之家學,尚未完業呢!”

  ……

  兩人邊走邊說,很快便來到亭間。

  “修兒、瑜兒、肅兒,此乃法家名士法衍,還不快快來見過!”

  “修見過伯父!”

  “廬江周瑜,見過伯父。”

  “下邳魯肅,見過伯父!”

  “無需多禮,無需多禮。”

  法衍連連擺手,示意三人不必見外。順手又向眾人介紹道:“此乃犬子正,正兒,快來見過汝楊伯父以及諸位兄長。”

  “扶風法正,見過伯父,見過楊兄、周兄、魯兄!”

  楊修、魯肅、周瑜三人也是拱手回禮。

  “好了,汝等四人,且去旁邊敘舊。可莫要打擾吾與季謀兄相敘啊!”

  “諾!”

  涼亭不大,卻也不小,供的便沿途行人停腳歇息。

  楊彪與法衍對案而坐,飲酒暢談。

  “季謀欲先入長安?”

  法衍點了下頭,言道:“不錯,聽聞蔡師身居長安,位大周禦史大夫,衍打算先拜見一番。”

  “蔡邕,蔡大師!唉~”

  楊彪突然歎了一口氣,心中不知在想什麽,片刻後微揚嘴角,說道:“既是如此,那季謀兄拜訪蔡師後,可莫要忘了往寒舍一去啊!想當年,身在洛陽,吾二人相交甚密。短短數年,卻是物是人非矣!”

  “是啊,誰能想到這天下,突然就亂了呢!”

  法衍神情落寞,附和了一聲。

  “不提這些,今日一見季謀兄,彪還是要多請教下法家之論啊!”

  “文先兄客氣了,請教談不上,吾等論對即可!”

  “正解!”

  兩個大人說的客客氣氣,倒是旁邊的四個小家夥,熱鬧非凡。

  “瑜兄,汝以為這天下將會何如?”

  楊修麵帶笑意,提出一問。嗯~這周瑜確實厲害,方才論對詩賦辭藻,自己居然落了下風。

  這怎麽可能?

  哼,比文采比不過,某就不信比韜略,還能比不過。

  “噢~”

  周瑜眼角一亮,詫異的問道:“不想修弟學富五車,文采過人,還懂得兵法韜略!瑜不才,還請賢弟先言!”

  “那修便不客氣了!”

  楊修頓時神采飛揚,以為這周瑜不懂韜略,可卻沒看到旁邊魯肅抽搐幾下的嘴角。

  “如今漢室失常,天下群雄紛起。晉漢居並州,邊騎如海,卻苦於少民缺糧。相國居河東,騎步相間,皆銳士。錢糧富足,然地利已失,難就大業!”

  “燕漢居幽州,施亦仁政,結連諸雄,聲勢赫赫。然內有公孫瓚,外有胡夷。四世三公袁本初,居冀州,甲兵精良,糧草充沛,又值連敗公孫,威勢正盛。他日,若去幽青,攜三州之地南下中原,可成帝業!”

  “四世三公袁公路,居江淮,據南陽,略荊州。可惜,處四戰之地,又失大將孫堅,再無良帥。若其休養生息,招斂英傑。仗江淮之險,盡取江北之地。可南望吳會,北進中原,亦有成機。”

  “陶謙占徐州,宵小之輩,文不能治一州之地,武不能安四戰之雄,早晚必為他人所並。劉表下荊州,權謀機變,非比尋常。蓄養三年,以荊州水師之利,東進三吳。仗荊北之富裕,揮師兩淮,皆上上策。”

  “巴蜀劉焉、揚州劉繇,皆碌碌無為之輩,不談也罷!”

  楊修大氣洋灑,論盡天下梟雄。

  魯肅緊蹙眉頭,楊修所言並不差。而法正,麵無異色,隻是看了楊修一眼,不愧是四世三公的弘農楊氏子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