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0章 長治久安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14
  此時此刻,高誠也終於回到長安。

  自離石相王後,高誠與董卓攜手回到河東安邑,並且參加了在安邑城內舉行的封王大典。

  沒錯,玩的真是很花。

  離石相王,成為了自己三人確定互相支持封王,統一戰線的典禮。而真正的封王大典,肯定還是要在各自轄地正式舉辦,同時昭告四方百姓,建國稱製。

  一回到安邑,李儒就已經準備好了一切,因此自己也隻能被迫留下來參加典禮了。

  畢竟,現在全天下人都知道高誠、董卓兩個逆賊穿一條褲子。

  典禮還是那一套,沒啥太大的區別。隻不過因為老董掌控著大漢朝廷的三公九卿、文武百官,這場典禮也更加盛大。

  同樣,也發生了很多事情。

  自己和老董回到安邑後,於安邑行宮召見百官,商議大典一事。

  嗯,挨了不少罵!

  自己肯定也躲不過去,那幫老東西一個個秉著漢室忠臣的名頭,張口就罵匹夫、豎子。

  自己還好,反正限於禮製以及教養,這些人罵的話怎麽著也比不上後世的國罵。但老董就不行了,氣的當場砍了倆。

  趁著殺威尚在,直接定下,旦有不從相府安排者,一律誅九族。

  夠狠,是個狠人!

  結果,一出行宮,兩人便遭到了刺殺!

  還好閻行眼疾手快,自己和老董才安然離去,侍衛死了四五個。

  接下來,三天兩頭的刺殺行動,讓老董氣的躲在相府大罵。不止如此,遇刺的還不僅僅是高誠和董卓,還有河東一眾官員文吏。

  緊接著,便是高壓的白色恐怖!

  一萬河東精銳,以及新募壯勇全部入城。在老董的詔令下,搜索全程,但凡私藏弓弩刀劍者,一律誅滅。

  重點就是那些朝堂百官的府邸,滅族者不止十餘戶。牽連者更是高達二三千人,直殺的那些朝官,再不敢有所異意。

  一場血流成河的白色恐怖行動,為董卓稱王,增添了滿滿的殺意!

  董卓大典過後,也隨著高誠一同前往長安。一來,避避最近的口誅筆伐。二來,自然也是為了參加高誠的封王大典。

  長安城此時已經被赤色綢帆掛滿全城,到處都是歡欣鼓舞。城內二十餘萬百姓,更是在官府的組織下,披紅戴紫,出城三十裏相迎。

  渭橋之上,數百名甲士披紅綢,持戈戟,立於兩側。渭河南岸,沿官道兩側,二十餘萬百姓佇立,多持旗杆,上掛紅綢,延綿數裏。

  三千餘名將士,更是左右相護,緊盯著兩側百姓,以免有人造次。

  臨近渭橋。

  早早恭候的龐柔,上前恭迎。

  “臣拜見王上,拜見魏王!”

  “顯達不必多禮,快快請起!”

  高誠見是龐柔,探手虛示龐柔平身。

  “謝過王上!”

  龐柔再次躬身一禮,請之言道:“臣恭請王上入駕!”

  說完,閃身讓出,後麵正有一五駕之車,青皂華蓋,左右紅綢遮掛,金玉相綴,煞是華麗。

  嘖嘖,不容易啊,終於有豪車了!

  高誠看著這輛車駕,心中感慨萬千啊。多少年了,自己這幫手下,可算是識趣的準備了一輛豪車。

  天知道,自己從河東歸來,一路上看著老董坐在王公五駕內,吃了多少的酸醋。

  “魏王,孤便先行一步了!”

  高誠朝著董卓先行言了一聲,畢竟說到底大家都是王,而不論實職還是長幼,自己都是差著董卓。

  有些時候,禮就是這麽重要。

  董卓也沒有在意,這是關中,不是自己的河東。身為外客,肯定要給主家點麵子。於是,也是回了高誠一句:“周王且先行,無礙!”

  由此,高誠才微笑著點了下頭,進入這輛準備好的車駕。

  而後,馭者準備前行的時候,卻被高誠攔住了。

  “且與魏王並行!”

  “諾!”

  馭者應了一聲,旁邊的龐柔也使人稟報董卓。

  董卓開始還愣了一下,不由連連搖頭。

  最終,二王並駕前驅,同過渭橋。

  過了渭橋,麵對道路兩側百姓,高誠一直保持著肅重的麵龐,坐在車駕中央,不為所動。

  七旒冠冕遮麵,也讓那些普通百姓更加的敬畏。

  從今天起,他們就不是漢民,而是周民了。

  封王大典,定在一月之後。

  畢竟,關中百姓在曆經大洪一事後,對征西將軍府,噢,不對,現在應該稱周王了。

  對待周王及其百官的感官好上不少,周兵的仁義之師,也為周王添光添彩。普通百姓如此,那些關中士族也是如此。

  他們對於高誠封周王這件事,更加的眼前一亮。既然封王,那就代表著具有可以投資的實力了。

  師出有名。

  關中那些世家遲遲未曾投靠,更重要的便是高誠一直都是征西將軍。將軍幕府的重要職權,早就被高誠親腹把持,幾乎沒有上升的空間。而且,麵對相國董卓、晉漢大將軍丁原、燕漢大將軍袁紹、左將軍袁術,這幾位實力超群的諸侯,一個征西將軍確實不夠看。

  但現在,隻要一封王,那就代表著會有許多位置,來足以安納士族中人。同時,不論這場亂世由誰來終結,都不會對這些周王下屬屬官加以迫害,他們也需要這群人來繼續維持關中的統製。

  這就是封建王朝!

  征西將軍府幕府下屬屬官,不是親族就是親信。而周王府下屬屬官,又是另外一個概念。

  如果說前者是因為利益和對高誠的敬畏,從而形成一個集團。那麽後者,便是擇主而事,周王是君王,而非主公。

  一個月後,那就是明歲了。

  按照鍾繇的計劃,便是現在長安舉辦封王大典,立宗廟社稷,赦文武百官。其後,前往左馮詡栗邑西北百裏的黃帝陵,行大祭!

  祭黃帝陵當然不是鍾繇的注意,是高誠的注意。

  身為一封王,祭拜黃帝陵跟直接造反沒啥區別。因為,漢帝不會允許。

  但現在嘛,漢帝在丁原手裏,傀儡一般,大可無視。而晉王丁原、魏王董卓,想要祭拜黃帝陵,自此引以社稷香火,沒有高誠同意那可不行。

  不過,這種事,還是要搞出個由頭,來引出祭黃帝陵。冒冒失失的直接去祭拜,隻怕會惹得眾怒啊!

  長安,除了封王一事外,另外便是要考慮周國朝堂權利的平衡了。而這一切,都要在封王大典開始前,準備妥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