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章 鞠義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9      字數:2326
  高呼者正是袁紹麾下大將鞠義。

  鞠義本是韓馥麾下,在投靠袁紹後,便一直隨著大將顏良,留守冀州。如今,戰事一起,鞠義心中自是想建功立業,以圖封名。

  正值袁紹及周圍諸將,為公孫瓚之精騎所震撼之際,鞠義卻是沒有任何感覺。

  年少處羌地,居西涼,那才是騎兵真正的戰場。

  千裏平原,數十萬戰馬奔騰,羌騎遊鬥,漢騎神威。

  比起那有著‘涼州大馬,橫行天下’之稱的西涼精騎,幽州騎兵還是要差上三分。

  當今天下,騎兵最眾者其一北胡鮮卑,控弦之士二三十萬。可惜,分崩離析,內亂不休。其二便是東西二羌,自匈奴之後,二羌是唯一一個與漢民族相戰八十年之久的民族。

  其間雖多有降伏,可有屢屢複叛。

  對於東漢帝國來說,東西二羌的危害,遠遠超過了鮮卑。

  現在嘛,幾近滅族。

  段熲、高誠滅二羌,靠的就是涼州大馬,關中銳士。

  鞠義見過不少胡騎作戰,也見過西涼騎兵作戰,多熟騎鬥之法。來到冀州後,苦於帳下無騎,隻得訓練一支精銳部隊,以製騎兵。

  先登死士!

  “主公,末將有破白馬之策。他日陣戰,定使公孫煞顏!”

  接著上一句話,鞠義又是一說,讓袁紹感覺很是疑惑。

  須知帳下諸將,觀白馬之勢,皆愁眉苦臉,毫無應對之法。可這鞠義一降將,居然大言能破白馬?

  自己手下也沒有騎兵啊,那這鞠義的信心自何而來?

  不等袁紹發問,鞠義便率先請之:“主公若信義,他日大戰,以義為先鋒,誘白馬來攻,末將必獻嚴綱之頭,敬於主公!”

  “好,明忠(自己想的鞠義字,不然沒法稱呼,查了半天都沒找到,誰有更好的,可以留言)有此之誌,紹靜候捷音!”

  大戰當前,袁紹自不會折損麾下大將心氣,一便應允鞠義。

  稍後,諸將回營。

  次日,袁紹在帳內,收到了公孫瓚所下戰書,意於三日後,於界橋會之。

  公孫瓚急於求戰,袁紹也樂見於此。畢竟,早一天擊敗公孫瓚,全複冀州,自己在這場洪災中的損失就越小。

  三日時間,兩軍各做休整,備足兵甲,隻待大戰一起。

  臨戰前夜。

  袁紹聚集諸將於帳,商討布戰事宜。

  “公孫瓚麾下泰半精騎,若敗公孫,當先破其騎眾。而欲破騎眾,必先潰白馬!”

  田豐一語直指公孫要害所在,話音剛落,鞠義便言:“田長史,末將麾下有強弩八百之士,明日大戰,列陣於前,誘白馬相攻,必能破其眾!”

  “怕就怕公孫瓚不上當,又該如何?”

  顏良皺著眉頭,看了一眼狂言肆出的鞠義,問到了點上。

  這一問,頓時讓鞠義也撓頭不已。

  說的再好聽,想的再完美,可人家白馬義從,不攻自己所部。自己八百強弩之士,便無用武之地。總不能說,讓一群弩兵,衝擊騎兵吧!

  “既然是誘敵之計,那還是要看如何誘之!”

  沮授倒是嘴角一揚,繼續言道:“吾等軍西岸,公孫軍東岸,隔清河相望。而吾軍皆步卒,擅於守,公孫皆精騎,利於攻。明日大戰,其必然以步卒搭橋渡河,以抵西岸。驟時,主公率顏良、韓猛等大將,戰其步卒。而後以文醜將軍居丘地護衛左翼,鞠義引強弩居平原護衛右翼。”

  “公孫瓚見步卒受阻,必然遣精騎攻吾之翼。而白馬又為其精銳之騎,不出意外,其見鞠義將軍兵少,而相攻之。隻要鞠義將軍能破白馬,那公孫瓚必敗無疑!”

  毫無疑問,沮授幾乎將整個戰役的過程給想了個透徹。先不說真實戰況會不會如此,僅僅是這頭腦,就讓帳內一群人敬佩不已。

  況且,沮授所言,也甚是合乎情理。縱是其中有變,肯定也變不到哪去。

  因為公孫瓚急於速戰速決,想要破自己等人,就隻能渡河來攻。而其麾下步卒僅萬餘人,根本不可能突破數萬袁軍的防線。如此一來,除了拿騎兵衝陣,別無他法!

  “好,那便盡依公與之言。明日列陣,各部俱依軍令行事,不得擅動。此戰,事關冀州存亡,望諸君共勉之!”

  袁紹也認為沮授分析的很合理,當下立斷,言明其決心。

  帳內諸將,無不拱手應諾!

  在清河對岸的公孫瓚大營內。

  素有威望的白馬將軍公孫瓚,亦是正在與麾下幾員大將,討論此戰如此勝之。

  帳內公孫瓚一襲銀甲,正值三十餘歲壯年之時,意氣風發,神采飛揚。其身後立其子續,亦是銀甲白袍,英氣俊朗,頗是不凡。

  而下方則分是長史關靖、從事單經、大將嚴綱三人。

  “主公,依某之意,吾等不應如此急躁。袁紹居冀州,斂其民心,實力深厚。現在雖被吾等占據渤海、河間、清河三郡,但這三地多有叛者,以響袁紹。如今,後顧之憂甚重,輕兵冒進,急於破賊,實乃兵家大忌啊!”

  關靖很不想來界橋打這一仗,因為勝算太低了。

  渤海、河間、清河三郡都被己軍占據,可是內中叛亂層出不窮。公孫範數千兵馬,根本鎮壓不過來。若是說,全軍在界橋,渡河攻袁紹,那還有著不少的勝算。

  可田楷大軍遠在青州,想要馳援,如何度這千裏之地?

  現在局勢可謂是一片大好,田楷所部占據青州,連通徐州陶謙。大軍隻需要老老實實的消化冀州三郡,取其富庶,以供軍需。不出兩年,便能仰仗冀州、青州之財富,足軍足糧,而不是像現在這般,依賴徐州。

  甚至,還有機會出兵北上,先滅了後顧之劉虞。驟時,袁紹拿什麽對抗坐擁精騎數萬的己軍?

  “士起不必多言,瓚心中自有所思。”

  公孫瓚皺著眉頭,回決了關靖的諫言,繼續說道:“冀州、兗州、青州俱發大水,自顧不暇,此乃吾等滅袁紹最佳時機。不然,日後袁紹及其諸盟,休整完畢,必然群體而攻吾。袁術遠在兩淮,無力相助。所以,這一戰,吾等必須要勝!”

  “清河上有橋,明日嚴綱汝率白馬義從,率先過河,以震懾袁軍。隨後,關靖率步軍緊隨,渡過河岸後,列陣以待,同時搭建浮橋。浮橋一成,續兒汝便率餘下的八千精騎渡河。三軍未皆過河之時,任何人不得擅自進攻。若袁軍來犯,隻需嚴防即可!”

  “主公,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