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章 虢亭會戰(13)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269
  涼州發生的事情遠在天邊,高誠短時間內根本不可能得到消息。

  現在高誠正帶著幾千兵馬,列陣於臧洪大營之外,耀武揚威。

  士卒口中盡情謾罵,高誠則是無聊至極的站在車駕上,縮著身子,搓著冰涼的雙手。

  這已經是第三天了,可是臧洪似乎慫了,不論怎麽罵陣都沒有什麽動靜。

  如今,在高誠麾下將士口中,臧洪族譜早已集體升天。

  唉,這要是換成自己,自己早就帶兵殺出來了。沒想到這臧洪,居然如此能忍!

  當然,前天老董又被臧洪給氣著了。罵陣半天,人家臧洪回了一封罵書,老董看的怒火中燒。

  要不然,今個自己也不用挨著凍跑出來了。

  嗯,不知道臧洪會不會也給自己來封罵書。

  “報~”

  “營內射出一封帛書!”

  一名士兵雙手托著帛書,來到高誠麵前。

  高誠眉頭一跳,捏著下巴想了一下,言道:“燒了!”

  “諾!”

  眼不見心不煩!

  都知道是罵自己的帛書了,幹嘛還要去看呢。

  臧洪有種就出來啊!

  臧洪當然不知道高誠把帛書燒了,所以心中還是出了一口惡氣。

  而在大營寨牆上,曹操與戲忠兩人望著營外耀武揚威的高誠。

  “誌才,汝以為高誠和董卓到底在謀劃什麽?”

  “主公,正所謂強則示之以弱,弱則示之以強。依忠看來,董卓、高誠應是已經派兵去阻攔袁術了。”

  曹操眉頭一皺,言道:“誌才,操以為不隻如此啊。何苗雖然無能,然其麾下兩萬兵馬,又有大穀關險塞,袁術不可能輕易破之。”

  “何苗勝負另有一說,孫堅雖然敗於徐榮之手,可不代表孫堅就差了。麵對何苗,孫堅有機會。不過,吾等也不得不防一手。”

  戲忠嘴角微揚,盯著前方營寨,口中繼續說道:“等,等徐榮出現。徐榮若出現在大穀關,那高誠必然欲設伏攻吾。徐榮若久而不出,那必是趁機再襲袁術了!”

  曹操愣了一下,揪著下巴蓄養的胡須,正在考慮戲忠所說的情況。

  唔,對,徐榮若是出現在大穀關,那必然隻是為了嚇止孫堅、袁術。袁術見徐榮在大穀關,必然不敢擅自攻之。

  那麽,高子明很大可能來埋伏吾等。嗯~如此一來,隻要袁術那邊消息一至,臧洪必然知曉一切。

  得知董卓、高誠麾下沒有多少兵馬,臧洪肯定會引兵攻之。

  誘敵深入,伏而埋之。

  而若是徐榮沒有出現,那肯定領著精兵離開虢亭,遠赴洛陽。等待著時機,給袁術再來一下狠的。

  厲害!

  若非誌才,自己方才都差點被騙過去了。

  “誌才,幸虧有汝啊!”

  曹操不由感歎一聲,看向戲忠的目光,也充滿慶幸。

  戲忠搖了下頭,言道:“主公,並非忠才華非凡。而是忠熟悉謀此策之人,而其不知有吾,方得一線先機。”

  “那就看看徐榮會在哪了!”

  當然,現在結果還未知,兩人適可而止,誇過頭了日後難免尷尬。

  “誌才心中,可有應對之策?”

  戲忠搖了搖頭,沒有說話。曹操眉頭一皺,問道:“誌才,吾等若是猜中的話,可是盡占先機,難道就沒有應對之法?”

  “有肯定是有,將計就計。但,忠想知主公之心!”

  戲忠神色嚴肅,緊緊盯著曹操。

  曹操麵色也漸漸凝重,望向京畿,言道:“操之所願,若能重興漢室,必掃蕩諸逆,扶立漢室。若不能,則殺盡天下梟雄,滌清寰宇,安定天下。”

  “好,忠不才,願為明公牽馬墜蹬,萬死不辭!”

  戲忠心情振奮,一掃先前陰霾,高聲喝之。

  先前,主公完全一副漢室忠臣的模樣,委實讓戲忠擔心不已。

  漢室,已不可再興了,一味扶漢,隻會受限於其。

  “明公若有心,忠以為吾等可將計而不就計!”

  曹操皺眉不止,能不能不要說的這麽玄乎啊。

  “誌才何意?何謂將計而不就計?”

  戲忠歎了口氣,言道:“明公,若是高誠真如忠之所料,其設伏攻吾等。忠建議明公領兵追擊,大敗一場!”

  “這是為何?誌才可否說的明白些~”

  “明公以為,袁術、袁紹不殺至洛陽,臧洪會率先攻打洛陽?某以為,若是高誠使此計,臧洪最多追至虎牢關。而後,拒虎牢西望洛陽,靜待袁術、袁紹、高誠、董卓打個兩敗俱傷。”

  “明白了!”

  曹操微微一笑,衝著戲忠點了下頭。

  自己無名無望,則難以服眾。而誌才所獻之策,正是聚攏聲望之謀。

  “明公,天下將亂,局勢不明,難啊!”

  戲忠亦是望向西方,愁眉不展。

  遍觀天下,能助主公成就大業的隻有兗州一地了。

  西涼、司隸已經被董卓、高誠分了,並州是晉漢朝廷的。冀州是袁紹的基本盤,幽州是燕漢之地。

  而南方三州,皆不可取。人口稀少,財富不裕。可成割據之勢,而無王天下之能。

  兩淮之地,幾乎已經被袁術內定了。剩下的就剩下豫、兗、青、徐四州。

  豫州瀕臨袁術勢力根基,不可取。前期與袁術對立,並非善事。青州與袁紹勢力相接,日後袁紹得勢不會放過青州。

  徐州的話,有刺史陶謙,根深蒂固,威望隆重。明公想要插手徐州,怕是不可能了。

  相比之下,兗州現在已是群雄並起之勢。刺史劉岱的能力,根本不足以壓下借討董而大肆擴張的郡國。

  再則,明公故土就在陳留,可以為根基,靜待時機,全圖兗州。而後連袁紹,南下徐州。占據徐州後,大可與袁術爭雄。

  若發展順利,中原之地,盡納明公之囊。日後,不論北抗袁紹,西征董卓、高誠,亦或南下吳會,都是可行。

  但,這一切的前提,就是能抗住。

  兗州四戰之地,想要成勢,也比高誠難上更多。

  當然要跟高誠比,跟袁氏二子比,沒啥比頭。人家倆兄弟,幾乎沒費啥事,就拿下冀州、淮北。

  至於丁原、劉虞以及南方三州宗室州牧,都是仗著漢室遺望,才能迅速掌握一州之地。

  唯獨高子明,一丁一點打出來的,委實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