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征伐之事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71
  “什麽?”

  董卓大吃一驚,萬萬沒有想到李儒竟有如此想法,連忙搖頭說道:“不可,不可!陛下崩天,傳國璽乃天命予吾,吾焉能棄之?”

  李儒沒有驚訝,反倒是欣喜略過三分,相國舍不得傳國璽,那就代表相國的雄心壯誌還沒有被京畿繁榮之地所糜爛。

  但是,眼下同樣能打動高誠的也隻有傳國璽了。

  李儒現在可不知道,高誠現在心中也是著急入火,想要進兵京畿協助,又擔心董卓誤會。

  “相國,傳國璽雖應天命,然此刻在吾等手中,當不得一兵一卒,於吾等更是無利。反倒不如,將其送給高子明,請其出兵相助。而後,吾等再散出消息,高子明手握傳國璽,必然引得關東諸雄側目!”

  “可是,文憂,那可是傳國璽啊!”

  董卓還是舍不得,自古以來,得九鼎而天下定兮。自始皇帝一掃六合,九鼎便不知下落,從而鑄造傳國玉璽。

  時至今日,傳國璽已經完全代表了九鼎的權利象征。

  “相國!傳國璽放在高子明那裏,他也不敢稱帝。隻要吾等撐過這一次,日後收複京畿,休養數年,兵出關東,橫掃天下之時,再向高子明索回傳國璽,輕而易舉!”

  “嗨,罷了,罷了!”

  董卓感歎一聲,很不開心的離開了。

  殿內隻留下李儒一人,望著這寬闊的大殿,獨自作思。

  洛陽必須要放棄了!

  大軍進入洛陽,才不過區區半年時間,就已經糜爛至斯。

  相國在天子死後,更是肆無忌憚,夜宿龍宮,日夜不理朝政。原本剽悍的河東將士們,也變得隻會欺壓百姓,克扣關卡,毫無軍紀可言。

  照這樣下去,不出三兩年,河東軍還有什麽戰鬥力?

  太安逸了……

  不妥!

  兩日之後,董卓上朝,與朝內三公九卿商議之後,決定恭請賢德非凡的協皇子,登基稱帝。

  詔書既下,董卓命人取來傳國璽,在此朝議後所製詔書上,印了下去。

  傳國璽印上,詔書也很快交給天使,岀往並州晉陽。

  當天夜晚,一隊快騎,同樣出了洛陽,向著長安方向疾馳!

  在這緊密的時刻裏,天下各個群雄也都在互相聯係,或是抱團取暖,或是簇擁而起。

  袁本初出自四世三公,雖是庶子,可比起那個一向自大的弟弟要好太多了。

  這一次能夠兵不血刃的吞下王芬所部,靠的就是袁紹這長達十幾年慢慢累積的威望。

  當年黨錮最嚴重的時候,自己冒天下之大不韙,結交各地黨人。為他們提供方便之所,藏匿之地。

  現今黨人之首陳逸,更是與袁紹相交甚密。冀州泰半郡守、國相也多是與袁家牽連不斷。

  再加上袁紹自長大後,就保持著威武雄厚、善待黨人仕民、禮賢下士的姿態。

  由此,才會促成短短半月,幾乎全掌冀州的局麵。

  文有沮授、田豐、韓馥、陳逸、荀諶、陳琳、審配、許攸、李孚、陳震等人。

  武將就更多了,顏良、文醜、淳於瓊、韓猛、蔣奇、蔣義渠、朱靈。這些人除了淳於瓊外,都是袁家家將。

  而收編的冀州兵馬中,大將更是雲集,隻不過尚且不為袁紹所倚信。其中就包括鞠義、張頜、高覽、潘鳳四員大將,還有張南、焦觸、張顗、馬延、晆元義、呂曠、呂翔等一群掛上名號的將領。

  那八萬郡兵談不上精銳,可也是正兒八經的大漢帝國郡國兵,受過正規的軍事訓練,缺乏的僅僅是上陣殺敵的經驗而已。

  再加上冀州高大四五百萬的人口基數,還有數不盡的錢糧,袁紹半月之間,就成了全天下第二大諸侯。

  第一當然還是袁術,汝南一郡人口多達一百五十餘萬,再算上兩淮間的郡國。袁術的實力,當之無愧的天下第一。

  當然,這些還都是潛在實力,短時間內是消化不了的。即便是高誠,現在也在慢慢的消化著關中地區呢。

  黎陽城外。

  冀州軍大營內。

  袁紹安坐於中軍大帳,與沮授、田豐、許攸等人,正在商議著天下局勢。

  “元皓,與張揚、王匡聯絡的如何了?”

  “回主公,王匡還好,手裏隻有區區兩三千人,倒是樂意聽從主公調遣。不過,那張揚,手握近萬兵馬,僅願意與主公結盟!”

  田豐身貌俊朗,言語間,不慌不忙,盡顯名士風範。同樣是大帥哥的袁紹,對田豐可謂是鍾愛有加。

  袁紹正欲說話,旁邊的許攸卻是先行站了出來,說道:“哼,依某看,張揚隻欲借吾等之勢,謀求私利。”

  袁紹沒有說話,隻是看了許攸一眼。

  沮授卻說道:“天下熙熙,皆為利來,皆為利往。張揚,非主公臣屬,自無忠義可言,盡為利爾,不足為奇!”

  “不過,主公,陛下崩天,吾等還是要做番樣子,發檄文以招討董賊也。萬萬不可使其占了先機,蔑吾聲名!”

  “公與所言正是!”陳琳讚同附和,繼續講訴:“陛下崩天,吾等若不及時聲討董賊,必受其害。一旦,董賊汙吾等名聲,大義便不再吾,而在彼了!”

  袁紹見其餘人也沒什麽意見,大多讚同,也點頭言道:“孔璋,汝文采非凡,這作檄一事,便勞煩汝了!”

  “主公放心,琳必使董賊遺臭萬年!”

  “哈哈哈,好!”

  “那,高誠怎麽辦?”

  田豐一句話,讓袁紹的笑聲戛然而止。

  “高誠不在洛陽,陛下崩天一事,委實無法牽連此人。另外,高誠與董賊可並非一條心,隻觀其一居關中,一居司隸。總是沒有吾等,其二人也早晚刀兵相見。”

  “如此,吾等何不如伐董賊,而敬征西呢!”

  陳琳說完,沮授略作沉思,言道:“孔璋所言不差,分而離之,乃是破賊之要。不過,高誠可並非庸碌之輩,能征善戰,奇謀百出。伐與不伐,其必然會應援董賊!”

  “那便不伐!”

  田豐當下立斷,說道:“若伐之,吾等與其勢必要分出勝負,再無緩和。而若是不伐,一旦董賊失勢,高誠必然不會與吾等死戰不休,吾與彼,皆有退路!”

  看著帳內諸多幕僚,都發表了意見,袁紹這才開口說道:“諸君以為,元皓所言,可否?”

  “可!”

  “好,既然諸君皆無異議,孔璋,那便伐董賊,不征高誠!”

  “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