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美陽之戰(20)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27
  三萬兵馬渡河之後,木筏再未渡士兵過河。反倒開始運送大量的木材。

  這些木材都是早早準備好的,隻待將士們渡河,然後用來安營紮寨。

  自大軍出營,直到現在半數之兵過河,已是午後。

  三萬兵馬根本不足以在天黑之前,取木紮營。而夜間沒有營寨相依,很有可能被羌騎所趁。

  保險起見,大量木材被運送到對岸,將士們省去了伐木之機。

  隻用了短短不到兩個時辰,一座足以容納三萬兵馬的營寨外圍就完成了。

  至於內部設施,以及其餘分營,隻能留待明日再說。

  戰爭,不可能在短時間結束。而營寨,就是大軍的倚靠。

  凡三軍與進,必結營相距。

  與後世天天打的遊戲不同,這是真的戰場,真的會出現一將無能累死三軍。

  紮營是一門很深的學問,地利的原因,讓紮營更是變得複雜起來,靈活多變。

  誰也不敢確保自己所紮之營,就是安全無憂。身為一軍統帥,自己需要的便是挑一個能做好防護措施的地點,讓士兵紮營。

  然後多建分營,衛戍四方,再深溝高壘,嚴防敵軍突襲。甚至,要保證一營被破,其餘營寨不會受到太大的影響。

  這個時代,名將死的最多的地方不是在戰場上,而是在軍營裏。

  炸營、營嘯、敵襲~

  將士征戰不易,心中壓力更甚。那麽多因素,很可能就在某個時候、某個聲音的刺激下爆發出來。

  而營嘯一起,數萬兵馬混亂,見人就殺的情況下。處於營寨正中的中軍大將,想要突出重圍賊難。至於撐到營嘯停止,更是扯淡。

  軍紀嚴令之下,鬼知道有多少人心中不滿,戾氣橫生。

  相比起來,在戰場上,大將一般居於中軍,又有將兵護衛,貌似更加安全。

  多建營寨就是為了防止營嘯的情況發生,起碼一營營嘯,不會搞得其他營的將士也亂起來。

  當天夜晚,羌騎果然前來。不過,見漢軍已搭好營寨,怒罵一陣後,也隻能無奈退走。

  美陽,距離杜水不過區區十餘裏。

  漢軍隻需要朝食過後,不用一個時辰,就能兵臨城下。同時,過短的距離,也將使得羌騎無機可趁。

  不過,高誠沒有著急,安安心心的繼續搭建營寨。

  東岸的營寨依舊保留,不過拆除了自中軍大營外所有營寨,包括左軍、右軍大營。

  同時,搭建杜水浮橋以及水寨,連接兩岸。

  西岸大營依舊形同東岸原本營寨布局,分左右三個主寨,配合一些分營。原東岸中軍大營成為新營的後寨,留守兵馬五千,以為退路。

  新的大營布局,讓高誠很滿意。隻是,董卓卻有些擔心。

  處在營帳之內,董卓不禁說道:“子明賢弟,吾等如此築營,萬一邊章自上遊掘河,恐怕有失啊。”

  “哈哈哈~”高誠笑了兩聲,回言說道:“仲穎兄,莫要擔憂。三輔之地,雨季在於六月至九月。此時無雨,縱是邊章攔河三月之久,也難以淹吾大營!”

  身為涼州隴縣人士,高誠對於三輔一帶算不上太了解,可也不會差到哪去。因為隴縣距離三輔太近了,雨季僅比三輔早來幾天。

  而董卓則不然,地處隴西,靠近青藏高原。華中雨勢自西向東,隴西一帶雨季基本上也就是四五月份就會到來。

  這也正是董卓為此擔憂的主要原因,習慣讓其有了錯誤的判斷。

  “嗯?”

  聽聞高誠所言,董卓也是愣了一下,感歎說道:“子明不愧是天下名將,竟對關中了如指掌。”

  身為將領,需通曉天時地利。這天時,便是雨雪之季、人文水情。而地利,便是山河之勢、行道城隘。

  “仲穎兄謬讚了,吾等軍中多是長安人士,尋一良士詢問便知。”

  董卓沒有說什麽,隻是尷尬一笑。

  相比起來,自己還是差了這高子明一籌。就好比這詢問關中將校,起碼自己是沒想到。

  兩人此時的關係正處於蜜月期,高誠想要與這未來的董老大交好。畢竟,兩人的對手早晚都是關東士族。

  而董卓則是心中同樣想交好高子明,這麽一位年輕才俊,若是能以為助力,再好不過。縱是不能,也絕不可以結怨。

  “子明賢弟,今日無事,不若移步到董某帳內,聞歌舞一曲?”

  高誠眉頭一挑,和顏悅色,當即應下。

  所謂歌舞,不過酒色罷了。然,這也是時代潮流。

  類似小妾、舞姬,大多不過是貨利之便。

  大勢如此,人焉能擋。

  如同後世的酒桌,歌舞就是此時的交流媒介。

  喝酒飲宴、聽歌賞舞。

  一曲罷了,也唯剩下品悅佳人。

  反正第二天高誠起來後,就感覺腰有點酸。這時日良久,猛一放鬆,卻是不習慣。

  舞姬顏色尚許,也不曉得董卓從哪找來的。不過,這不是自己該管的事情。

  放眼大漢,漢軍劫掠百姓的也有不少,尤其以邊塞之兵為甚。

  或許是受到羌胡之人的影響,也或許是日夜壓力所造成的心理變化。

  總之,這個時代的兵,並不是良善之輩。

  除了鄉親父老、袍澤親族外,他們誰都敢整!黔首更是有苦難言!

  當然,良心還在。

  就好比這劫掠婦女,一般行事之後,都會給予錢財。

  這幾年天下天災戰火不斷,青壯力損失很大,那些婦女有時候也是迫不得已。

  說不出來誰對誰錯,不守婦道,漢代沒這個詞。那些歌妓舞姬、章台女子,大多數也是為了活下去,為了養家糊口。

  戰爭的爆發,總有一些地方青壯損失嚴重。失去家裏頂梁柱,這些女子上有老下有小,難以為繼,不得已而為之。

  或許是心中憐憫之心作祟,高誠出帳,與帳外守夜親衛說道:“稍後那女子醒來,就讓其去洛陽吧!”

  “諾!”

  親衛應了一聲。

  隨後,背著剛剛露頭的朝陽,高誠朝營門樓走去。

  幾年軍伍生涯,自己永遠都是起那麽早。

  天色將亮未明之際,走在這靜悄悄的營內,望著初升的太陽,再環視軍營,總有那種讓人充滿自信的感覺。

  那恢宏氣魄,那血氣方剛,都在汙染著自己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