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兩軍對壘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402
  一月下旬,羌軍三萬騎馬步卒以及四萬騎兵,抵達雍縣外圍。

  隨後,圍三闕一。

  城內魏傑五人,接連點燃烽火,向長安求援。苦等數日後,援軍依舊未見蹤影,隻得冒險率軍趁夜突圍。

  然而羌軍並未大規模追殺這一萬漢軍,隻是匆匆了事。追殺了三五裏,便退了回去。

  緊接著大軍駐紮雍縣,修整一夜。第二天繼續向長安進發。

  倉促逃了一夜的魏傑等人,一點兵馬,尚有八千餘人。天亮後,直接去了陳倉。

  長安具體發生了什麽事情,五人皆不知曉。家族的傳信,隻言道何苗鎮不住五萬北軍,救援雍縣是不可能的。

  這也是五人擁萬兵,拒堅城,卻不戰而退的主要原因。手下一萬將士,皆是關中世家部曲組成,怎麽能寸功未立,平白折在雍縣。

  再者,雍縣世家、百姓早已向後退至長安左近縣城,一座空城讓給羌軍亦是無妨。

  去陳倉,是第五儁的想法。這餘下的八千將士,退到長安無濟於事,解不了何苗與諸世家的困境。而且,說不定大家在行軍路上,還會遇見羌軍呢。

  別忘了,羌兵皆是騎兵,馳道通暢,追上自己這八千兵馬輕而易舉。

  還不如直接入駐陳倉,若是羌軍敗了,自己等人說不定還能混一把戰功。

  不提五人心中所想,隻說那八萬羌軍,兼程趕路。隻用了不到一天時辰,便兵臨長安渭河以北。

  此時,北軍五萬精銳在孫堅、張超、宗員、周慎四人統帥下,背倚長安,駐於渭橋,安營紮寨。

  董

  邊章、李文候、韓遂三人見北軍已做足準備,也隻能隔渭水對壘紮營,以待良策破敵。

  一時間,統帥北軍的四員大將,麵和心不和,遲遲拿不下作戰主意。問於何苗,何苗也因數日前幾人的桀驁不滿,隻言才疏學淺,領不了五萬大軍。

  而邊章三人,觀察北軍營寨,堅實牢固,難以取勝,隻能苦思良策破敵。

  三兩日功夫下來,兩方舉兵十三萬,隔河對望。

  ……

  張溫領親衛部曲,迅速進入長安城內,直奔府衙。

  何苗、京兆尹樊陵,引京兆尹諸官吏,皆在府衙相迎。

  “苗見過張司農!”何苗平平淡淡的輕行一禮,略顯輕佻。

  張溫也未見怪,畢竟人家也是皇親國戚。再加上其又深得陛下信任,能給自己好臉色才怪。

  “叔達賢弟多禮了,溫此次前來,乃是陛下親命!”

  張溫一句話,讓何苗愣了一下。

  不對啊,這張溫不是世家子弟,向來依附袁家嗎?怎麽陛下~

  上次天使前來,還言陛下惱火於世家中人啊。

  何苗心中不確定,僅僅是點了下頭,不再做聲。

  “下官樊陵,見過張司農!”

  一名年歲直值四十壯年的官員上前行禮言道,張溫一看,隻見其麵色姿容皆俱上等,溫婉儒雅,盡顯淋漓。

  “原來是樊公之後,德雲莫要多禮。”

  看一眼,張溫便已曉得此人是誰。京兆尹樊陵,乃是著名隱士樊英之後。而且此人履曆非凡,剛直不阿,善理政,唯愛民。

  與主要的兩人見過之後,張溫匆匆和府衙內其餘人略行一禮,便開始問起正事。

  “叔達、德雲,某來之前,已聞北軍將士正駐於長安。可如今,為何不曾見到?”

  “兩日前,羌軍擊破雍縣,直抵渭橋北岸。五萬北軍將士,已由宗員等將領兵進駐渭橋,與羌軍隔岸對峙。”

  何苗應了一聲。

  張溫擰著眉頭,點了點頭,心中感覺有些不太妙!

  “長安城內軍備物資儲備如何?”

  “回張司農,城內尚有糧草十萬石,洛陽方麵亦會持續轉運。兵器武庫之內原有兵器五萬件,劄甲兩萬副。”

  “自戰事一起,長安募集兩萬兵馬,庫存劄甲消耗一空,兵器兩萬餘件。所以如今武庫當中,僅有這兩月來少府匠戶於長安打造刀五千柄,矛兩萬,弓弩三千,劄甲三千副。”

  “另有矢五十萬三千六百餘,戰車二百架,戰馬七千匹。”

  樊陵上前,將武庫資備盡皆訴予。

  張溫點了點頭,糧草十萬石,足夠支撐很長時間了。而且下一批糧草,應該很快就會自洛陽送來。隻要糧草充足,兵甲戈矛少點也就少點了。

  反正如今自己能指望的也就是北軍的五萬精銳,也隻有這些身經百戰的士兵,才能從容麵對數量眾多的羌騎。

  隨後,張溫又詢問了一些其餘若有若無的小問題。

  直到傍晚,一群官吏才自府衙中陸續走出。

  張溫也一樣離開府衙,直奔何苗府上。北軍的獨自行動,委實太過了。

  兩人相商一夜,第二天,何苗便早早離開長安。劉宏的傳詔使者,要比張溫快上兩日功夫。

  待到何苗一走,張溫這才皺眉苦思起來。何苗先前已被升為車騎將軍,持節節製諸將。可即便如此,尚且不能完全壓製宗員等大將。

  這其中道理,自己當然明白,也更加深有體會。作為世家中人,對於那繁雜的世家關係,再清楚不過了。

  宗員代表的幽州世家,與冀州盧植交好,能力非同一般。張超乃是張邈之弟,為兗州世家中人。周慎是豫州人士,為袁家暗中培養的大將。

  孫堅孫文台,這個在短暫的平定黃巾戰爭中迅速崛起的名將,有猛虎之稱。雖是被朱儁提拔,可轉而投投向袁家。

  董卓倒是陛下培養多年的人,可偏偏孤身上任。其在河東的舊部、幕僚、部曲一人未帶,夾雜在世家子弟眾多的北軍中,亦是無能為力。

  唯一幸運的是,世家上下還不知曉自己已經成為陛下的爪牙。若是能借助時間差,到也能快速掌權。

  隻要打贏一兩仗,自己就能在軍中立足。驟時,這幾個家夥為了軍功,也不會與自己撕破臉皮。

  另外,羌軍居然已經殺到渭水北岸。這一點自己倒是出乎意料,看來這一戰必須要盡快開戰了。

  絕對不能拖延下去!

  不隻是為了自己的官位,更是因為渭水北岸有太多的帝陵了……

  帝陵要是出了什麽事,自己就算是立再大功勞,也會被陛下怨恨。

  到時候,還談什麽加官進爵?

  甚至,自己已經扔進去的數百萬錢,也要打了水漂啊!

  懷著著急的心態,張溫遲遲未眠。

  最終,心一狠,直接帶著親衛朝著渭橋,趁夜疾行。臨走前,也不過是遣人通知一下樊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