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連鎖反應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444
  時光日去,一月已過。

  漢光和七年八月。

  盧植的消息已經傳遍天下,去北中郎將之職,詔令入獄,不得出。

  其後,便是皇甫嵩和朱儁。

  兩人將兵,在倉亭外與卜己僵持月餘,終得一時機,大敗黃巾軍,陣斬卜己。

  東郡黃巾卜己被斬,中原已定。

  處於廣宗城內的張角,得到消息後,吐血三升,隻得將兵出城,與董卓率領的北軍大戰,希冀挽回敗局。

  這一戰,所有人都對北軍將士,懷著滿滿的信心。

  畢竟,漢軍的裝備、訓練等等都在黃巾軍之上。一連四月的平叛戰爭,也使得許多人看到了黃巾軍的不堪一擊。或許,唯一能占據優勢的便隻有人數吧。

  可人數,放到漢軍麵前,還真不算是啥。

  自從高祖劉邦,東進與項羽爭奪天下,仰仗兵力優勢取得天下外。

  之後,大漢帝國將士,在戰場上,大多沒有占據過兵力優勢。

  七國之亂、平定南越國、位麵之子的統一戰爭、班超定西域....

  其中以少數兵力,大敗敵軍的戰績,數不勝數!

  在朝堂重臣心中,漢軍以少勝多不是應該的嗎?

  結果!

  董卓狠狠的打了所有人一個響亮的耳瓜!

  北軍大敗,損兵折將近半,甚至就連董卓本人,都差點被黃巾軍幹掉!

  可以想象,劉宏心中的惱火!

  廢物、不堪一用...

  幾乎所有能夠罵董卓的詞,都被劉宏用上了。自己辛辛苦苦培養了十幾年的大將,居然一戰而敗!

  這董仲穎,還不如高子明呢。

  高子明雖然也有敗績,可起碼沒丟臉麵不是。那牛頭山一戰,大意之下,中了蠻兵奸計,險些慘敗。可人家高子明親自領三千兵馬,迎戰十萬蠻兵,堅守不退。

  不僅為大軍後退爭取足夠的時間,更是打出了大將之風。

  這董卓兵敗之後,隻顧自己逃跑,反而使得北軍主力失去指揮,慘遭黃巾軍掩殺。

  兩相比較,真是要多蠢,就有多蠢!

  至於,劉宏是如何得到戰場具體訊息,繡衣使者還是比較可信的!

  可惜,這一戰大敗,軍中的繡衣使者,也是損失了不少...

  董卓一敗,黃巾軍居然有起死回生之勢,這可就不得了!

  於是,一封詔書,連夜抵達皇甫嵩軍中。

  著皇甫嵩、朱儁領軍北上,剿滅賊首張角!

  對於董卓,劉宏還是留了一情。

  再怎麽說,這廝也是培養多年的忠臣,國事艱辛,忠臣難覓!

  同時,和皇甫嵩北上一同發出的還有一詔,直至高誠大營。

  看著詔書中所言,高誠笑了一下,朝著帳外喊道:“傳令,擊鼓聚將!”

  “諾!”

  待到眾將齊聚,高誠也已披甲戴胄,表情肅重的望著帳內眾將。

  “本將,剛剛得到消息,北軍被張角擊敗了!”

  “什麽?”

  “怎麽會?”

  ...

  徐璆亦是不敢相信,畢竟那是大漢帝國最精銳的部隊了,也是主力部隊。

  “賊首張角不過一區區道士,並不知兵法韜略,怎麽擊敗北軍?北軍主力,可是有著足足近五萬兵馬啊!”

  高誠看了一眼問話的徐璆,點頭說道:“本將亦是不知,但北軍確實敗了,傷亡近半!”

  “如今,陛下已去董卓東中郎將之職,命皇甫嵩、朱儁二人,北上統帥北軍。所以,吾等無需擔心北方戰事。此外,陛下也與本將下令,要求吾等盡快平定荊州黃巾,及時北上增援皇甫嵩!”

  高誠並不了解五萬北軍,是如何敗的,這其中定然有蹊蹺。

  畢竟,那可是五萬漢軍。

  先不說黃巾軍被圍困在城內,縱是出城攻擊北軍,北軍也有營寨以為依托。就憑借黃巾軍那本事,想要擊破五萬漢軍的大營,先來個一百萬再說吧。

  而即便是陣列而戰,大軍也不至於潰敗啊,畢竟有營寨可退。

  既然非戰之過,那便隻有人的原因。

  董卓,董仲穎!

  這位董老大,莫非現在就有了不臣之心?不然,憑借其本領,打死高誠都不信會敗於黃巾軍之手。

  那戰局,隨便來個穩重點的無名之輩,都不可能慘敗。

  隻是,這樣做,沒什麽好處啊!

  時間緊迫,高誠也來不及多想。

  話音一頓,繼續說道:“吾等將兵圍困宛縣,也有兩月之久。城內守軍士氣低迷,吾等又等來了後方的攻城器械,破城便在明日!”

  這話一出,帳內之人無不是笑容滿麵。

  北方戰事,關他們什麽事嗎?

  不關!

  北方打的再好,沒他們一分功勞。打了個慘敗,也不是因為他們。

  所以,自家自掃門前雪才是要事。

  這宛城隻要一破,功勞絕不會少。

  “將軍盡管安排,卑職等人,早就想攻城破賊了!”

  蔡瑁聽到攻城,是最開心的,他可是日夜想念著自己的先登之功呢!

  “德珪著急了!哈哈~”高誠笑著調侃一句,繼續說道:“嗯,明日便由徐使君與秦府君統帥荊州郡兵,攻打南城。本將親自將兵,攻東城。”

  “夏育、張任各指揮兩千騎,埋伏於西城、北城之外。”

  “德珪親率五百甲士,以為先登。其餘人等,各司其職。”

  “宛城,必須一戰而下!”

  “末將得令!”

  蘊育了兩月之久,這顆勝利果實已經成熟了。

  失敗?

  不存在的,此戰幾乎是必勝之局!

  在場的眾人,皆是知兵之人。對於城內黃巾軍的估叛,不會有太大誤差。

  士氣連續低迷兩月,早已無戰心。

  而守城,靠的便是士氣。士氣高,縱是城外百萬大軍,亦是難為。士氣低,便是城中有十萬人,亦是枉然。

  次日,漢軍列陣出營。

  推著井闌、呂公車、床弩、巢車、攻城雲梯,抬著簡易雲梯,列陣前行。

  城內守軍早已發現漢軍動靜,當即調兵遣將,分聚各邊城牆,靜待漢軍攻城。

  趙宏看著周邊眾將,以及城樓附近的士卒,歎了一聲,腦海中想著逃離這個必死之地。

  士氣太低了,自己、孫夏、韓忠,沒有任何守城的信心。將軍尚且如此,更不用提這些底下的士兵了。而且,他們今天都沒吃飯!

  沒糧了!

  城內沒有一粒糧食了!

  沒有糧草,還指望守住城池?

  這也是趙宏一心想著逃走的原因,因為肯定守不住。

  甚至,有可能漢軍剛一攻城,大軍就會潰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