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共葬一土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76
  清晨,天色微亮。

  隴縣高府某一院落內,一少年手持長矛,劈橫掛挑,矛影重重,凜冽之聲更是接連不斷。

  高誠赤膊上身,打了一套矛法後,便拄矛停下。

  旁邊清漪見郎君稍歇,握著略濕帛布,走上前去。

  冰涼的帛布在身上遊走,讓高誠因劇烈運動生起的燥氣立消三分。

  高誠低頭盯著清漪,握住那擦拭身軀的玉手,親昵說道:“小白,起這麽早作甚,何不多休息片刻?”

  清漪微微一笑,說道:“郎君尚且早起勤練武藝,奴家又哪能安然歇息?”

  聞言,高誠嘴角一揚,攬清漪入懷,低聲說道:“小白還真是賢妻良母呢!”

  “郎君切莫胡言亂語,奴家能常伴郎君左右,便已心滿意足,又怎敢窺視正妻之位。”

  額,好吧,這個時代說賢妻良母還真不合適。對此,高誠無奈的搖了搖頭,擁抱清漪的雙臂不禁又緊了一些。

  就這樣,兩人親昵了兩刻之久,直至天色放亮,清漪才害羞離去。

  吃過朝食,趙安、韓遷二人便來到高府。

  “卑職見過將軍!”

  二人衝著上首的高誠見禮。

  今日,高誠專門穿掛甲胄,腰佩寶劍,看著下麵兩個副手,神色略微深沉:“如何了,可曾告知弟兄們的親屬?”

  “回稟將軍,陣亡將士的親屬都已告知了,他們已經聚到營寨內。”張安應聲說道。

  高誠點了下頭,說道:“好,那吾等也過去吧。”

  “諾!”

  隨著高誠的起身,張安二人亦緊隨其後,往府外去。

  城東三十裏的大營。

  一千悍卒分列兩陣,身上披掛劄甲,胄上纏著白布,矛柄、旌旗更是喪布亂舞。

  士卒身後則是聚集著大量百姓,有老有幼,皆是悲痛欲絕,傷心落淚。

  高誠於途中披桑帶麻,頭上兜鍪亦裹著白色布條,縱馬穿過軍陣、人群,來到一處石碑之前。

  石碑高一丈,寬三尺有餘,其上書‘吾等袍澤,生則同取富貴,死亦共葬一土’,下方落款乃是漢振威中郎將高誠。

  碑前擺放桌案、香爐,又有三牲五畜。

  左有聯幅曰:馭馬八千裏征途為袍澤相惜

  右有聯幅曰:度舟三百尺黃泉亦三生同往

  生死與共!

  高誠觀了良久,唉歎一聲,取來焚香,插入香爐。

  隨後轉身道:“開始吧!”

  “諾!”張安應了一聲,轉身向後大喝:“迎袍澤!”

  “謔!”

  一千將士齊齊轉身,對立麵相,定住手中長矛,目光轉向陣尾。

  “咚!咚!咚!”

  三聲鼓落,張安手持名冊,大呼:“漢振威中郎將麾下軍侯,秦豐!”

  陣尾轉出三人,一老者,一婦人,又有一十來歲的壯小夥。

  隨後一名士卒,雙手恭捧著一個灰色壇子,闊步向前。老者、婦人、孩子望著那灰壇,頓時落淚,哭泣不已。

  “請軍侯秦豐歸位!”

  張安率先起調,下麵眾將士盡皆高呼:“請軍侯秦豐歸位!”

  士卒捧著灰壇,走上前來,身後兩名士卒分別攙扶著傷心的老者與婦人。

  高誠上前兩步,扶住老者,低吟說道:“老丈,小子無能,未能將令郎安全帶回,請您責罰!”

  “將軍差矣,差矣。吾兒能隨將軍,實乃三生有幸,將軍無需自責!”老者堅定目光,停下抽涕,拍著高誠手背說道。

  “即日起,吾袍澤之父即是吾父,吾袍澤之子即是吾子,吾袍澤妻兒老小,吾高誠奉養!”

  高誠抬頭挺胸,麵視周邊,聲若洪雷。

  “將軍高義!”老朽抱拳稱讚一聲。

  自漢室立國以來,立碑著名者皆乃將軍,何時有人為士卒立碑?

  他們拚殺在戰場第一線,用自己的鮮血、生命,為將軍們書寫功績,得來的或許隻是些賞賜、撫恤。沒有榮耀,隻有那一捧黃土,一張馬革裹屍。

  而今日,高誠打算送給麾下袍澤這一份遲來的榮耀。

  攙著老者,高誠目送士卒將秦豐骨灰放置背後墓中,口中喃呢:“兄弟,一路走好!”

  三百一十二名陣亡弟兄,依依安置一墓之中。

  隨著塵土的掩埋,營中親屬更是抱首痛哭,舍不得他們的兒子丈夫就這樣走了。

  黃土覆上,又有士卒取來墓碑,埋於前。

  碑上文:漢光和三年,諸君隨振威中郎將高誠,破江夏賊黃穰十萬眾,以為英雄!

  高誠接過親衛遞來的酒,敬於碑前,大喝:“諸將士,禮!”

  一千將士麵朝高誠,右臂拍在左胸,連作三響。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

  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

  一曲秦風.無衣成為束語...

  “唉,張安,多照顧一下那些陣亡袍澤的親屬,還有那些受了重傷退伍的兄弟。若是錢財不足了,盡管與吾開口。吾等不能讓弟兄們在戰場上拋頭顱灑熱血,回到家裏還為生計難為!”

  時至午時,高誠目送一名名遺屬離去,對著身邊的張安沉聲說道。

  張安點了點頭,應道:“將軍放心,卑職會處理好的!”

  “嗯~吾還有要事,權且先回,這裏你在照看一下!”

  “諾!恭送將軍!”

  ——————————————————————————————————————————————————

  回到家中,高誠吃了些東西,便來到父親書房。

  “辦完事了?”高衛放下書簡,低聲問道。

  高誠行了一禮,說道:“阿翁,辦完了!吾等何時出城?”

  “先不急!”高衛瞥了一眼自家兒子,繼續說道:“子明,汝今日收買軍心,恐怕會為小人所趁啊!”

  高誠挑了下嘴角,淺笑一聲說道:“阿翁無須擔憂,孩兒現如今官拜中郎將,怕是早就為人所不滿。再則,等平定板盾蠻之亂後,孩兒打算借機辭去這中郎將一職。”

  “年歲十七,官拜振威中郎將,委實有點太高了,是需要沉寂一番。也好,吾兒心中自有定數,為父就不操心了。”高衛聽著這番話,頗為讚同,繼續說道:“先回去稍歇片刻,臨到出發時,為父會遣人通傳於你!”

  “諾,孩兒告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