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銜尾追擊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362
  一隊隊俘虜被繩子綁成一串,被郡兵驅逐到城中。數以萬計的老弱婦孺,同樣被看押在城外原叛軍主力大營內。簡單的營寨之內,到處都是低泣聲,以及尋找親人呼喊聲。

  戰爭是世界上最殘酷的,沒有之一...

  方圓近十裏的戰場內,遍地都是殘肢斷臂,鮮紅的血液流過,大半浸入地下,將戰場渲染成暗紅色。

  殘破的旌旗,肆意丟棄的刀矛,躺在地上無力呻吟的傷員,堆積如山的屍體,共同繪出了這副世界末日般的景象。

  天色已暗,並不利於戰場的打掃。

  高誠統計了一下將士們斬首級數後,便率領部隊進入西陵城。

  作為江夏郡的郡治,西陵城區麵積還是很大,其內軍營也有兩座,倒正好足夠容納各軍休息。

  一場大勝,自然少不了慶賀,數不盡的肉食送到軍營,甚至還有一車美酒,足以犒勞奮戰良久的士卒。

  而高誠則是在江夏郡守的邀請下,來到刺史府。

  “果真英雄出少年啊!”宋輔望著眼前這位年歲不過十八的少年,心中不禁感懷而出。

  “高誠見過宋府君!”

  這是高誠第一次見到宋輔,一頭蒼白,兩鬢的銀絲肆意散亂。蒼老的麵龐一道道皺紋密布,如同溝壑一般。眼中泛著的血絲,看起來更是顯得憔悴不已。

  “好好,真好!”宋輔很是欣喜,畢竟前一刻還以為必死無疑,下一刻便再無生命之憂,的確乃人生喜事。

  “此次黃穰叛亂,實乃宋某失察。若非高司馬引西涼精騎,千裏來援,宋某怕是要丟城失地,愧對國恩了!”宋輔一想起這兩個月的經曆,便是滿臉慚愧。

  “宋府君何必自慚,麵對十萬叛軍,府君以三千郡卒堅守近兩月。便是城破,亦與叛軍決死與城巷,此等忠義,實讓小子敬佩!”

  對於宋輔,還有那西陵守軍,高誠還是很佩服的。

  這個年代裏,基本上沒有巷戰這一說。多是城門一破,城內守軍便喪失了堅守下去的信心,投降者不計其數。

  自己之前聽到城破時出兵,也是玩了一次心跳。叛軍正值攻破城池,戰心定然鬆懈。再加上其軍紀不行,入城速度定然不快。

  這樣一來,就給了自己機會。驅趕老弱婦孺衝擊賊軍主力,精騎尾隨而至。正在攻城的賊軍主力,根本沒時間退下來布陣阻擋潰軍。驟時,騎兵衝擊之下,沒有陣型的農民軍不足為慮。

  “唉,不說這些了。今日大勝,為高司馬慶功,請!”

  “府君先請!”

  二人謙讓一番,便就座落位。

  時值大勝,宴席中的諸人,自然使勁的挑著好話說,一時間倒也是賓客盡歡。

  ————————————————————————————————————————————————————————————

  相比於勝利的一方,戰敗方就顯得淒慘無比了。

  黃穰躲在城東二十餘裏外的一個破舊村莊內,身邊聚集著幾百人,各個垂頭喪氣,毫無精神。

  沒想到自己往東麵轉移一下,卻造成了全軍潰敗。早知如此,還不如聚集精銳,與那漢軍決一死戰呢!

  “唉~”

  “將軍,吃些東西吧!”

  看著親衛手中的幹糧,黃穰原本的饑餓感不複存在。昨天還是好酒好肉,今日不想就成了這般落魄模樣。

  突然,村外響起一陣吵鬧聲,黃穰一驚,急忙起身,說道:“去看看,是不是漢軍又追來了?”

  “諾!”

  不一會,親衛便回來稟報:“將軍,不是漢軍,張將軍帶著千餘弟兄來了!”

  “哦?”黃穰驚異一下,急忙走去屋子,卻見手下愛將吊著胳膊,拄著木棍,儼然一副受傷不輕的樣子。

  “大哥?真的是您?”

  “義弟,汝這怎麽了,可無大礙!”

  結義兄弟的相見,自然成了這幾個時辰內最開心的事情了。

  兩人互相噓寒問暖一陣,這才商討起後麵該怎麽辦!

  “大哥,咱們弟兄逃散的有不少人。等到明日,吾等再舉起大旗,召集諸將士,再向那漢軍報仇雪恨!”

  “嗯,好!待吾等聚起逃散諸將士,定然要讓那漢軍知道吾等厲害!”

  ......

  第二日一早,西陵城的百姓,就在官府的召集下,清理城外戰場。

  數不盡的屍體堆積在一起,然後放火焚燒。刀戈劍矛則是收集起來,由郡兵運送回城內武庫。遍地的傷員交由俘虜的老弱婦孺照顧,同時又有小吏對這些人登記造冊。

  江夏口數原本就少,僅有二十六萬餘。如今經曆兩月戰亂,人口更是損失嚴重。這尚餘的四萬多老弱婦孺,還有那近萬降兵,都是江夏日後恢複民生最需要的。

  隨著戰場的清掃,戰果也隨之而出。其中斬首有八千級,這其中不包括死亡的兩萬老弱婦孺。降兵有七千餘人,又有投降的老弱婦孺四萬人。傷兵有近六千人,都是輕傷,重傷者已經被斬下首級。

  也就是說,經此一戰,黃穰的十萬大軍,最多也就剩下兩萬餘人。

  另外,郡兵死傷兩千二百餘人,城內民夫丁壯戰死兩千餘人,傷者一千。而高誠所率領的騎兵部隊,也有三百人戰死,二百人受傷。

  看著完好的五百將士,高誠隻能放下繼續追擊黃穰的心思,待到韓遷率軍過來後,再做打算。

  戰死的三百將士並沒有被忘記,記錄名冊,火化裝壇後,高誠便將其放置在城內軍營中。

  .......

  次日巳時,韓遷帶領著五百精騎這才姍姍來遲。

  當天下午,高誠便率軍出城,尋找黃穰蹤跡。

  這一追尋便是數日功夫,當發現黃穰大軍時,已經進入廬江郡內的大別山區。

  西陵一戰後,兩日時間,黃穰才聚集了三千多散兵,根本不敢再靠近西陵城,隻好向東往大別山轉進。這一路上倒是又聚集了數千散兵,此時已有近七千人。

  高誠望著那驚鳥般的數千賊兵,並未直接出兵衝擊。

  數千人也不算少了,山林之中冒然衝擊的話,傷亡也絕對不會少到哪裏去。倒不如銜尾隨之,趁機以遊騎偷襲,用不了幾日功夫,這些殘兵敗將定然再次潰敗。

  於是,黃穰等人後有追兵,隻能埋頭快速前進。相反後麵尾隨的騎兵,卻是不慌不忙,時快時慢,一直吊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