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遠赴荊楚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624
  兩日後,隴縣城外南三十裏騎軍大營。

  宏闊的營寨此時再不複夜間安寧,如同一鍋沸水蒸騰。得知要遠赴荊楚後,所有人都心懷不安,隻有那割首取爵促使著他們熬過這兩天。

  從隴縣先去長安,再南下武關道,遠赴江夏,其間不下兩千裏。這麽長的距離,著實嚇著了不少人。須知從隴縣到玉門關也就三千裏,而大多數人都沒去過玉門關。

  甚至武威郡也少有人去過敦煌,河西四郡對於他們太陌生了,更遙遠的西域都護府,好像隻存在於傳說之中。

  遠在兩千裏之外的荊楚,是更加陌生的環境。沒有黃沙與原野,隻有過不完的河,但聽說那裏很是繁華...

  正式軍令在今日辰時下達到高誠手中,同時還有別部司馬印信、關防文書。

  印信以及關防文書,是己部行軍必要之物。這些都是昨日剛剛從洛陽送來,以作行走州郡之用。

  待到送達物件的使者離開後,高誠這才有心思查看大營。

  多了一千人馬的軍營,比起往前要熱鬧不少。所有人都在收拾行裝,甲胄披掛於身,換洗衣服則是裹成一團,掛在其中一匹戰馬左側,右側又懸著水囊、箭袋等雜物。

  一個時辰的功夫,一千五百軍卒便已收拾妥當。各曲分列四方,靜候軍令。

  後方又有一百馬夫照顧著三百多匹戰馬,其中半數戰馬背上都負著一個個包裹,其中所裝之物多是精料、豆類。

  “高司馬!“趙胡子榮登假司馬之位後,此時是百依百順。

  跟著這小白臉半個月來,別的不說,光是這升官就足以讓人喜樂開懷。如此一來,原本打算給上司整點小動作的想法,早就被老趙仍在腦後了。

  “唉~走!”

  高誠翻身上馬,來到校場正前,凝望著場內的一千五百將士。

  “聽說,遠赴兩千裏,讓有些人嚇尿啦?”高誠縱馬漫走,側身盯著第一排的將士,高聲問道。

  聽到沒人說話,高誠反倒是微微一笑:“怎麽?被老子說到痛處了?一個個都成娘們了?告訴我,嚇尿了嗎?”

  “沒有!”“沒。”“沒有。”場中眾人聲音參差不齊...

  “都他娘的沒吃飯嗎?告訴我!嚇尿了沒有!”

  “沒有!”

  高誠聽著震耳欲聾的齊喝,這才稍感滿意。

  “哼,沒尿就好,免得一會該走了,還要回家一趟找細君洗褲襠!”

  冷哼之後,高昂闊音依舊漫傳:”去荊楚遠嗎?還比不上去玉門關呢!想要博個軍爵,豈能瞻前顧後。“

  “另外,荊楚之地最多的還是要數美嬌娘。那裏的小娘可不是咱們這的粗糙女漢,能不能抱兩個回家生娃,就看汝等本事了!”

  “走!”

  講完,高誠一馬當先,從諸將士身旁穿過。身後親衛緊隨而去,旗手揚起將旗,上書’高‘字的旗幟,伴隨著微風,漂蕩起伏。

  “娘的,弟兄們,走!”趙胡子帶著親衛以及所屬部曲,當即整頓開拔。

  年歲僅有二十的張安,榮升軍侯,掌握一曲之兵。此時,環首左右一番,大聲喝道:“弟兄們,老子還沒娶細君呢!誰要是耽誤老子找細君,俺跟他沒完!”

  說完策馬而行,帶領著一曲之兵,隨在趙胡子所部身後。

  其餘諸部曲,皆先後而行,一千五百精騎,近五千戰馬狂奔,震的大地都發抖...

  —————————————————————————————

  行至午時,隻用了兩個時辰,高誠便領兵行進六十裏,來到大震關前。

  大震關(隴關)位處隴縣東南,關西坡麵陡峭,四周山巒屏蔽,唯群峰間一條峽穀可達關隘,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抵”之勢。

  看著那高聳而立的關隘,這便是關中四塞之一。過了大震關,才算是進入關中。

  高誠引軍駐於關下,遣人送去關防文書、印信。同時,又找來趙胡子、張安、韓遷三人。

  全軍上下皆是剛剛征召之人,個人雖然悍勇,但部曲配合之間尚未熟練。遠赴荊楚一行,根本就沒有時間停留,讓自己訓練軍陣。

  如此一來,隻能是在行軍中訓練了。

  “過了大震關,吾等便入了關中。關中多是平原,不似這一路狹隘。驟時,各部曲一路訓練各種陣型,吾等沒有時間,隻能在行軍途中習練。明白了嗎?”

  “吾也不要求汝等行進如一,但必須做到三刻之內,陣型不散。若是行軍尚且三刻而散,那衝鋒陷陣之時,豈不是片刻不能持!”

  “諾!”三人應了一聲。

  騎兵的軍陣訓練可以說是最簡單的了,因為隻有一個錐形衝鋒陣型,以及一個波浪式衝陣。

  難的就是錐形陣,很容易一跑起來就散,這也是大多數騎兵采用波浪式衝鋒的原因。一排排的騎兵,分列開來,反複衝陣,簡單粗暴!

  當然,練習錐形陣,主要還是高誠擔心遇見突發情況,畢竟錐形陣是鑿穿陣型的速度是最快的。

  對於訓練,高誠懂得不多。兵法韜略是一回事,訓練又是一回事。兵書上可沒說怎麽訓練的,它們都隻講謀略、戰例以及行軍布陣。

  所以,基本上有關訓練的事情,都是交給趙胡子來辦。畢竟這家夥在軍伍中混跡十來年了,懂得東西肯定比自己多。

  關上都尉很快就遣人將關防文書、印信送回,同時打開關門。

  高誠僅是與那都尉匆匆問候了一句,便領兵過關。

  過關之後,一路平坦,幾個部曲也能沒事演練一下錐形陣型。作為全軍中唯一的老師,高誠、張安、韓遷皆是老老實實的聽著趙胡子高談闊論。

  雖然總是感覺很不靠譜,但按照趙胡子的說法,還是擺出了錐形陣的樣子。

  在低速行進之下,將士們還能維持陣型,速度隻要一上來就不行了。而到了演練波浪陣型時,一個個都成了大師。

  西北大地,除了漢軍騎兵會一手錐形陣外,其餘的所有騎兵要麽是波浪式衝陣,要麽就是一蜂窩的衝陣。

  一列百人,延綿有半裏之寬,其後百步又是一列,再後皆是如此。衝陣時,敵陣在受到第一波騎兵衝擊後,根本來不及填補陣型空缺,就會再次受到騎兵衝擊。

  這也是常說的反複衝陣。

  而步軍陣型前麵幾排步兵被衝散後,整個大陣也就為之告破。騎兵若是完成鑿穿後,便會再次重組波浪陣型,重複之前的行動。

  行軍到傍晚時分,天色未暗之際,便尋了一地,開始安營紮寨。

  騎軍的營寨與步軍又大不相同,步軍營寨主要防突襲,故此深溝高壘。而騎兵則分散部曲駐紮,一曲的戰馬聚集在一個地方,一根根木樁豎起,韁繩纏於其上。

  將士們們親自給戰馬洗刷身軀,喂食大豆、精料,隨後就近紮營,以便隨時上馬作戰。

  三個部曲,加上高誠的親衛部曲,分散於東南北三個方位,相距數百步,犄角相倚。

  明日午時,估摸著便能抵達汧縣,到時再沿汧水,直奔陳倉。渡過渭水,向東直抵長安。

  長路漫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