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權旁落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2620
  在軍營的日子,一點都不會好過。與那溫馨悠閑的家中相比,總是多了分煩躁。

  這半個月來,高誠感覺自己的頭發都快揪光了。四百騎軍並不多,管理起來無非就是恩威並濟,又有那嚴苛軍法的震懾,出不了什麽大問題。

  唯有那些戰馬才是祖宗,一個比一個難伺候。

  全軍四百人,擁有戰馬千餘,按照一人雙騎的標準來配。多餘的馬匹,則是負責輜重運輸,以及備用。

  這麽多戰馬日常所需要的物資,比四百將士還要多上一倍。因此自己每天的工作除了安排士卒訓練外,然後就是賴在隴縣,找上麵要輜重。

  雞蛋、精料、幹草、豆類,這些都是戰馬每日不可缺少的東西。

  聚集在隴縣的軍隊,有兩萬七千步軍以及三千精騎。步軍由十二位校尉統領。三千精騎則是夏育手握最精銳的兩千騎,自己這裏四百騎,還有六百騎分配在各軍之間,充為斥候。

  如此一來,騎軍之間的輜重爭奪,更是激烈如火。

  夏育所部作為騎軍主力,無論是蕭禦史,還是張使君,都無比看重這兩千精騎,輜重也就不再話下。

  而夏育那廝,偏偏還想將三千騎的輜重全部吃下,可算是苦了自己和那六百後娘養的騎兵了。

  不過還好,自己這支部隊怎麽說也有一曲的編製,規模並不小。縱然有些缺口,頂多厚著臉皮子多要幾回也就有了。

  今日一大早,高誠就早早的出了營地,幾名親衛跟在身邊,朝著隴縣而去。

  四月即將過去,軍中的物資也日漸減少,自己可不能坐等著那些糧官送來物資。不然,鬼才知道那幫孫子會不會隻給你一半的東西。

  .....

  而此時,隴縣刺史府內,諸軍校尉,統軍大將早已匯聚一堂。

  主將禦史中丞蕭瑗,依然處於上座。左側乃是刺史張澤、太守範津領首,張澤其下有蓋勳、夏育兩員大將,又有其族弟張原。範津身後則是傅燮、蘇則兩位青年才俊,再後麵才是蕭瑗身邊的兩員家將。

  右側乃是河東太守董卓麾下大將,受蕭瑗之請,前來助陣。

  董卓此時正值並州刺史,隻是涼州出身的他,在並州一點都不好過。

  當頭一員大將,年歲三十有餘,滿麵滄桑,劍眉星眼,鼻若懸膽,鬢如堆鴉,披堅帶甲,手握寶劍拄於地麵,此人正是董卓麾下大將徐榮。

  其後,李蒙、王方、胡珍、楊定,皆乃猛將。

  可這個時候,李蒙等四人卻是憤恨不已,盯著上首的蕭瑗,恨不得一刀宰了這老王八蛋。

  自家主公應這廝之邀,派吾等前來助陣,不受重視也就罷了,還多有汙穢之語。尤其數這廝身邊那倆家將,屁點本事沒有,還張狂的不行。

  徐榮閉目養神,一言不發,靜靜的佇立在堂上,思忖著一些事情。

  “諸位,某剛收到朝廷急書。廬江匪盜黃穰領山野逃民勾結江夏蠻叛亂,攻掠江夏四縣,聚眾十餘萬。又有五溪蠻叛亂,結蠻兵十餘萬,攻打臨沅。”

  “如今江夏危急,荊州各郡兵馬又與五溪蠻戰於荊南,無力援助江夏。朝廷要求吾等,遣一軍奔赴江夏,以安穩局勢。待到廬江太守陸康,整頓廬江、丹陽、吳郡、九江四郡郡兵後,再以雷霆滅之。”

  蕭瑗說完朝廷命令,環首一周,繼續說道:“諸位,汝等以為該如何行事?”

  “哼,一群蠻兵,居然使得益州、荊州糜爛至此!”

  下列胡珍冷聲嘲諷,絲毫不顧上麵蕭瑗的臉色。

  徐榮也皺了一下眉,這些郡國兵的確不足堪用。南方蠻族,相比較北方的羌族、鮮卑、匈奴等,差的太遠了。

  這幾年來,涼州三十六羌叛亂,應該是北方唯一一次大規模叛亂了。可即便如此,三十六羌的叛亂也隻是在金城、武威兩郡而已。

  哪裏像現在,幾個蠻兵動不動就能占據州郡。

  不過,縱然再看不起南方郡兵,徐榮還是咳了一下,示意胡珍別太過分。

  “蕭禦史,末將以為遣一校騎軍奔赴江夏,兩月可平此亂!”

  “哦?兩月可平?汝可知江夏多為江河,派騎兵過去,還不如派遣步兵呢!大言不慚!”

  上首的蕭瑗,本就被胡珍氣的不輕,心裏不斷暗罵這些西涼蠻子。此時再聽到徐榮所言,更是三分火氣直衝雲霄。

  涼州分兩種人,一種是世家豪強子弟,一種就是蠻子。世家豪強子弟多為良家子,而所謂的‘涼州蠻子’則是蔑稱那些貧困百姓。

  董卓身為隴西豪族子弟,蕭瑗自然會高看那麽一分。可對於其麾下的這些人,蕭瑗可是絲毫不放眼裏。主要還是這些人還桀驁不馴,對自己的命令視若無物。

  本來還指望董卓派來的人,能幫自己掌控部隊呢。現在倒好,這幾人手握萬餘大軍,根本就不聽調令,看來這董卓也不是個什麽好東西。

  “既然蕭中丞知曉兵法韜略,末將就不在這獻醜了!”

  徐榮冷著雙眼,臉上橫肉一緊,轉身冷哼一聲:“走!”

  話音一落,其後李蒙、王方四人皆是凝視一眼蕭瑗,緊隨而去。

  .....

  “混賬,汝等眼中,還有沒有吾蕭某!”蕭瑗拍案起身,怒視離去的五人,大聲吼道,卻是毫無作用。

  旁邊的張澤、範津看著蕭瑗的怒火中燒,心中恥笑不已。

  本就是一個過氣的禦史中丞,不過仗著陛下恩典,這才有統領三軍的機會,居然還在這涼州之地囂張。

  涼州豪強世族本就同氣連枝,張澤、範津在涼州任事多年,常與董卓交好。蕭瑗求將的那點事,早就被董卓傳給了二人。

  得罪了涼州世家豪強也就算了,這家夥居然還跟這些武夫較起勁來。

  哼,董卓為人豪爽仗義,收買人心的手段沾手即來。這些跟隨其征戰多年的武將,大多忠義之輩,又豈會聽一外人之令。

  張澤心中冷笑片刻後,便上前一步,笑語說道:“蕭禦史消消氣,這些邊地武夫,不知禮節,何必與他們動氣。”

  “哼,也是。一幫粗鄙匹夫!”罵了兩句的蕭瑗,火氣稍下,輕呡了口茶水。

  張澤嘴角一揚,說道:“不過,下官認為徐校尉所言甚是!”

  嗯~?蕭瑗抬頭怒視張澤,說道:“張元修,汝是何意?”

  “下官並無他意,隻是認同徐校尉的看法罷了!”

  “荊州江夏之地,距離涼州何止兩千裏之遙。而司隸距荊州不過千裏,卻遠調涼州之兵。兩千裏路,也隻有騎兵能夠一月抵達。”

  “此外,江夏之地,雖多是大澤山川,可吾等西涼鐵騎,也絕非下馬不能戰之輩!”

  蕭瑗聽著張澤的高談闊論,腦海裏壓根就沒再想著戰事,全都是自責。

  自己向那董卓求將,卻是忽略了那廝本是涼州人。如今,這徐榮等人,怕是已經與張元修等人蛇鼠一窩了。

  “哼,既然元修也認可此議,那便由爾等商議吧!”

  張澤會心一笑,誠心言道:“蕭公可放寬心,吾等自知如何行事,些許蠻族叛亂,不足以勞蕭公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