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自訴
作者:慕寒千雪      更新:2020-12-27 05:58      字數:809
  徐榮的出場屬於慕寒自己臆想,別當真。因為在網上查了好多,都找不到徐榮這一段時間具體的事跡。

  自從舉薦公孫康後,徐榮就沒有任何記載,再次出場時,就是董卓麾下的中郎將,位居高位。那麽正常臆想下,徐榮應該是在董卓麾下立了不少功勳,升任中郎將。這裏我為了日後高誠招攬徐榮,隻好將其安排在這場板盾蠻之亂中。

  蓋勳、蘇則、傅燮等人的生平事跡,在這一段時間內也是找不到,都是為了給咱們主角勢力拉人,做鋪墊。

  結姻薑氏,前麵有為書友評論那一章寫的不好。這裏慕寒也隻能苦笑,第一次寫書,結姻這一段考慮的不太嚴謹。但現在走了一路了,也沒辦法再回頭了。再則,慕寒也沒打算讓主人公這麽早結婚。

  除了曆史人物這一部分外,對於板盾蠻兵的數量,慕寒也沒把握好,有點太多了,咳咳。將就一下吧,畢竟蠻人隻要是青壯,都能算作兵。諸葛亮平南蠻,孟獲也不是拉起好幾次十萬大軍嘛。

  此外,曆史上的板盾蠻,是為益州兵馬平定,隻是隔年再次反叛。朝廷欲遣大軍南下平定,有人諫言換個太守,對蠻人好一點,就可以安撫。網上的資料也正是這樣,所以,別信慕寒寫的這一段,這都是為了主角起步,要相信史書啊。蠻人名字都是自己想的,好難起。

  江夏黃穰之亂是有的,也的確有十萬眾,不過跟明末的李自成他們前期一樣,挾裹百姓湊出十萬大軍。黃穰是廬江太守陸康平定的,具體花了幾年時間不定。

  還有高誠的驟居高位,也是一個詬病,後麵隻能稍微填坑了。

  另外,對於朝堂上的書寫很少,因為實在找不到這個時期,朝廷重臣都是誰,換的太快了。主要求181年至184三公九卿的在職人員,若是書友有資源,還請幫下忙。

  大綱自己寫了,目前也僅僅隻到諸侯討董完畢,再後麵的還需要一些時間來思考。

  第一本書,自己感覺前麵幾章寫的還過得去,後麵就有點平平淡淡了,就感覺好像在平白的述說一般。慕寒也不知道這是節奏亂了,還是才盡於此,還有可能是其他原因,求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