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費無極害伯郤宛(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203
  消息迅速傳到潛城戰場。費無極早已不能忍受長期辛苦乏味的軍旅生活,他急於回到郢都繼續過墮落的生活,於是對囊瓦說:“燭庸和掩餘都是吳子僚的嫡係。光刺殺吳子僚,則斷然不會出師援助兩人,兩人也不敢再回吳國了。既然吳師戰敗已成定局,我軍舟師在此久留毫無意義。君王幼小,國內空虛,王師勞頓,對民力和財力傷害都很嚴重,所以請令尹先回楚國吧!”

  囊瓦覺得他說的在理,於是把指揮權交給左尹伯郤宛(因為大司馬和右尹都不在前線,左尹的官階最高);他則調轉船頭,領著艦隊返回渚宮基地。

  吳軍官兵此時已經陷入無限的絕望之中,外圍部隊已經發生多起士兵逃跑事件,楚軍正在縮小包圍圈;如果不出意外,接下來就要發生大規模嘩變。掩餘和燭庸萬念俱灰,但是兩人絕不肯向楚國人投降,正向楚國人也不會接受兩人投降一樣(因為他們手上沾滿了太多楚國貴族子弟的鮮血)。兩人抱著最後一絲希望,決定向伯郤宛請求不要趕盡殺絕。

  掩餘以身犯險,悄悄找到伯郤宛,匍匐在地上請求道:“夫子出身名門,世代顯赫,以知禮仁愛聞名於天下。如今吳國發生大喪,寡君不幸遇刺;按《周禮》規定,大國也不應當繼續加兵於我國了。吳國雖然無禮在先,但是君王已經為無禮遭受了懲罰,不要再使著災難降臨到大國君王身上吧!楚國從來沒有討伐過發生大喪的國家,就不要從夫子這裏開先例了!況且我等已經無法返回吳國了,我等逃到徐、夷以牽製吳國,對楚國也是有利的;我等得生,夫子又能取得美名。夫子一個決定可以成全三件好事,為什麽不去做呢?”

  伯郤宛的迂腐和心軟最終使他允許吳軍朝著東北方向撤退,這個決定卻最終害死了他(就在本年)。沈尹戌聞訊火速趕到伯郤宛處,他責備道:“‘一日縱敵,數世之患’,我們消滅了這支吳軍,就等於消滅了吳國一半的軍隊。夫子究竟受到了吳國人怎樣的蠱惑,才做出這種縱敵禍國的決定?況且王室日衰,奸佞當道,夫子的做法很容易為家族召來禍患。所以我請立即追擊吳軍,以挽回局勢。”

  但是伯郤宛卻說:“我的做法和於禮,禮可以保護我的安全。”

  沈尹戌退出去搖頭自言自語道:“我聽說夫子的祖父(伯宗)和父親(伯州犁)都是恪守禮儀的君子,可是哪位得到善終了!”

  燭庸和掩餘率殘兵輕裝簡行,一口氣行跑出去五十裏。到了晚上,兩人見楚軍並未追趕,於是下令宿營。次日清晨,兩人把軍權交給狐儉,命他把軍隊帶回吳國,然後繼續北逃。掩餘逃到徐國,燭庸說:“我們兩人在一起不安全,還是分開為好。”他便逃到鍾吾(今江蘇宿遷東北)去了。

  楚師返國後,囊瓦對伯郤宛的決定感到不滿,他斥責了伯郤宛幾句,不過沒有做出繼續追究他的表示。但是楚國那個最大的惡棍費無極卻嗅到了巨大的機會,他想要借此除掉伯郤宛,並把自己的死黨及女婿鄢將師推上左尹的高位。

  費無極雖然作惡多端,但是膽子卻小的像豆粒。他永遠是躲在幕後教鼓動別人衝鋒陷陣的教唆犯;而鄢將師則是個窮凶極惡、殺人不眨眼的暴徒。費無極看中了鄢將師這一點,為了將他拉攏到手,不惜把最寵愛的女兒嫁給他;他從成為費無極女婿那天起便死心塌地追隨起老丈人,願意為他幹任何壞事。

  伯郤宛特別不擅交際,也從不巴結權貴。囊瓦某次在朝上主動與他攀談時,他竟然慌亂得手足無措,就像犯了錯誤的學生麵對破了案的老師似的,連一句話都沒說,就紅著臉匆匆離開了。

  事後有人對他說:“我們想與令尹交談都沒有機會,夫子卻放棄了大好機會。我們真是替夫子惋惜呀!”

  伯郤宛卻說:“我從來都不想要什麽機會,因為我不知道要機會幹什麽。”

  伯郤宛在那個人心不善、腐化墮落的宮廷中完全是個另類;他之所以能升到左尹的高位,除了憑借自己的才幹和品行,再有就是靠前令尹陽匄的大力提攜。

  費無極決定利用伯郤宛性格上的缺陷和信息不對稱來除掉他。費無極首先去見囊瓦,對他說:“伯大夫對自己的決定感到後悔,他希望宴請大人以表達自己的歉意,但是又不好意思親自對大人說,所以請我來代為轉達。”

  囊瓦絲毫沒有懷疑這番話的真實性,因為這的確是伯郤宛一貫的行事風格。他說道:“請夫子轉告伯大夫,我會準時到場。”

  費無極去見伯郤宛,對他說道:“令尹大人對那天責備夫子的做法感到很抱歉,所以想與夫子緩和關係。大人命我轉告夫子,他將到夫子府上做客,與夫子暢飲長談。請夫子早做準備!”

  那個善良又不諳世故的好人根本猜不透費無極的險惡用心,他反而為對方的“好心幫忙”而道謝,臉上不禁露出忠厚的笑容。他問道:“我的地位低下,令尹屈尊光臨我府乃是極大的恩惠,我應當送些什麽樣的禮物給他?”

  費無極說:“令尹特別喜歡收集兵甲,夫子有什麽好的武器盔甲可以拿出來,我幫夫子挑選一下。”

  伯郤宛命人取來數件兵甲,費無極從其中挑出五套甲胄和幾件武器,說:“這些就可以了。夫子把兵甲陳列在門外,令尹大人到達之後必然會駐足觀看,到時候夫子把令尹看中送給他就好了。”

  伯郤宛仍然沒有產生任何懷疑——費無極提出的每一個要求、他都照做了。

  舉行宴會的日子到了,伯郤宛一早就把要了命的兵甲懸掛在門外。伯郤宛的兒子伯嚭得知情況後對父親說:“在楚國,但凡與費無極搭上邊的事都不會有好結果。他本來就是以害人為生,怎會成全父親的好事?其中必有陰謀!而且父親宴請貴客卻把象征著暴力兵甲置於門外,父親如果是客人,會有什麽感覺?所以還是把兵甲收回來吧!免得被費無極鑽了空子!”

  但是伯郤宛那單純的心就是不往壞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