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華 向之亂(五)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076
  華多僚親眼目睹兄弟相殘,一個兒子被另一個兒子所殺,他跌倒在車裏,真是心如刀絞,痛不欲生。華貙滿身鮮血,跑過來對父親說:“我對不起您了,但這都是被那個惡棍逼的!但是既然開始了,就讓它進行到底吧!”

  幾個人隨即劫持大司馬,衝出商丘城,占據了封邑發動叛亂。

  華貙派出信使去召喚流亡者。六月二十日,華亥、向寧率領叛軍攻克了宋國的兩個邊邑;華登當時還在遊說王僚,希望他出師支持叛軍。華貙率軍從封邑出發與叛軍聯合在一起,首領們準備從西麵進攻商丘。

  宋平公命樂大心、豐愆、華牼在都城以西四十裏處的橫邑構築防線。叛軍發動了幾次進攻,但是由於準備不足都無功而退。叛軍繞開橫邑,轉而占領了商丘南郊的盧門和南裏一帶;而宋人又加固南部的舊城,並在桑林設防。

  雙方都沒有必勝的把握,所以都沒有發起主動攻擊,但是都在積極做著進攻準備。

  華氏一個一個地進攻宋國南部的城邑,封君官吏如果敢於抵抗,就將他們消滅或趕走,否則就保留他們的封地和權力。華亥、向寧征集甲士、武器和糧餉,修建要塞和防線,等待華登和吳軍援軍到來。

  華登逃到吳國後,王僚的堂兄弟公子苦雂把自己的愛女嫁給他。要知道,政治聯姻都是以利益交換為核心的,一方在國內保有地位對另一方有很大好處,因此當華登向吳王僚提出請求出師時,公子苦雂第一個跳出來表示支持。

  公子光則采取了默認的態度。他先前已經否決了伍子胥進攻楚國的提議,不能再提反對意見了——他不能總是阻撓王僚對外用兵,否則會被懷疑有與君主唱反調的嫌疑。

  冬十月,華登與吳國將軍公子苦雂、偃州員率師侵入宋國。吳國的軍製是仿照楚國建立的(由楚大夫申公巫臣設立),但是裝備卻是晉國式樣的(由晉國引進的製造工藝);軍士相貌凶狠、舉止粗魯,頭發普遍很短,衣服下偶爾能看到刺青。

  宋元公也在積極尋求外國幫助。他派樂宜到齊國去、派公子城到晉國去請求支援。齊國大夫烏枝鳴不久率領先鋒軍趕到商丘。

  公室方的部署是:人們在西、南、東三麵環繞都城設置了一條半圓形的防線,防線上建有一些要塞;防禦重點在南麵,東麵是烏枝鳴率領的齊師。

  公室的防線雖然拉得很長,而且敵我雙方間的地勢也很平坦;但是由於今年雨水很大(天知道與七月的日食有沒有關係),很多地帶都十分泥濘,很難通過。

  叛軍首領和吳軍統帥舉行了一次戰前軍事會議,他們經過研究認為應該速戰速決。這是因為他們的人數目前還占優勢,而且吳師士氣正盛。他們也探聽到晉、衛和齊的後續部隊正向宋國趕來,拖延下去將會使人數的優勢喪失殆盡。

  叛軍開始為行動做最後的兵力配置工作,宋國人感到憂心忡忡。宋元公有名近臣叫濮,是他一個寵妾的哥哥,因被封在廚邑,所以被稱為“廚人濮”。

  廚人濮進言說:“《軍誌》中有言:‘先人有奪人之心,後人有待其衰。,敵人雖然士氣高漲卻身體疲憊,他們未作修整又匆匆擺成進攻隊形、勞而未定,正是我們進攻的好機會!而我們的防線太長,漏洞很多防不勝防,一旦被敵人突入而穩住陣地,以華氏人數之眾,我軍必敗無疑,那時後悔就來不及了!

  烏枝鳴也同意他的觀點,但是宋元公還是希望等諸侯援軍到來再進攻。

  廚人濮說:“華氏不會給我們機會的,他們頻頻調動兵力,進攻就在這一兩天了。”

  宋元公說:“我們的兵力不足可怎麽辦?”

  廚人濮說:“我們集中力量打擊吳師。吳國人遠道而來,身體疲憊而且不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感染風寒的人很多,應該是很容易就被擊敗的。華氏隻倚仗吳人,而且內部各懷心事,一旦吳師戰敗,華氏必然作鳥獸散。”

  宋元公被說服了,他發出命令,將部隊悄悄集結起來。第二天的黎明之前,宋齊聯軍借著點點星光吃了昨晚多做出來的冷飯,然後安靜地在初冬的寒風中排列整齊。當東方浮現出第一絲魚肚白時,聯軍猝然向吳軍營地發動進攻。

  敵人完全沒有料到聯軍會先於自己發動突襲,因此營地都沒按標準程序設置深溝壁壘,甚至連瞭望哨都沒有;而且軍隊大多還處在調動、部署過程中,相互之間沒有建立有效的保護和應急措施。由於上述原因,吳軍頓時陷入極大的混亂。

  公子苦雂從軍帳中跑出來,看見周圍亂成一團,到處都是跑來跑去大喊大叫的士兵和奴隸。片刻之後,衛隊和軍官們就在他身邊聚集起來。他命令軍官們回到自己的隊伍中去,一定要穩住軍心,建立起有效防禦;然後就跳上戰車開始擊鼓。

  吳軍的鼓聲為聯軍的進攻指引了方向,因為他們的首要任務就是殺死吳軍統帥。為了製造更大的混亂和傷害,有人開始向軍營中扔火把,立即有更多人效仿這個舉動;於是強烈的北風使得大火迅速蔓延。

  這樣一來就沒有人可以組織有效抵抗了,軍官不是逃跑或被燒死了。聯軍不敢太深入敵營,因為大火可不是有選擇燒死目標的,而敵人卻是有選擇殺死目標的,他們隻是盡力在外圍和淺營製造混亂,殺死僥幸從大火裏逃出來的吳國士兵。

  公子苦雂看到已經無力抵抗,隻得傳令鳴鐸撤退。當他逃出軍營時,剛好碰到一支搜尋他的宋軍,為首的百夫長大喊道:“殺了這個句蠻頭子,叛軍就完蛋了!”軍士們緊握武器蜂擁而上;可憐這位吳國公子,除了頭還是完整的,其餘的部分都被撕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