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士匄滅欒氏(五)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20:00      字數:2139
  羊舌虎剛對同黨布置完進攻任務,結果他們卻先遭受到了進攻。

  士鞅扯著尖利的嗓門,大喊大叫著命令屋裏人繳械投降。

  羊舌虎又驚又怒,他拔劍喊道:“範氏無道,殘害忠義之士;咱們先殺了範鞅,再去要老賊的狗命!”

  要知道,在場的人都是精於格鬥、到死不旋踵的勇士;一人振臂,全體高呼;勇士們從門裏湧出,從窗中躍出,怒吼著衝向敵人。

  士鞅大駭,不禁後退一步,身邊的族甲則回應著對方的吼聲,大步向前衝去,雙方立即劍對劍地纏鬥在一起。

  欒氏黨采取了以命相搏的凶狠打法,而且由於空間狹小,範氏武裝的人數優勢一時發揮不出來,族甲們不禁手忙腳亂、連連後退。

  士鞅隨即把後麵的甲士調到側麵去,又命令弓箭手爬上院牆,居高臨下對著敵人放箭。羊舌虎也冷靜下來,他認清了局勢,知道自己無法戰勝對手,於是大喊道:“後麵的人馬上撤退!欒主還有大事要做,還需要你們相助,你們不能白白死在這裏!”

  州綽回應道:“叔虎!我對天發誓,一定為你報仇!”說完帶頭向後門跑去。知起、中行喜、邢蒯等人緊跟著他。士鞅大急,又向後門加派兵力,但是追擊者的行動還是晚了一步,很多人都逃走了;羊舌虎與同伴們則竭盡全力拖住進攻者,最終全部光榮戰死。

  叔向的另一個兄弟羊舌鮒雖然沒有加入陰謀,但是由於害怕遭受無妄之災而逃走了。他逃到魯國,投在季武子門下;直到叔向後來被無罪釋放,他才再次回到晉國。

  戰鬥不久便結束了,甲士們把屍體拖到一起,辨認每個戰死者的身份,將名字記錄在冊。士鞅望著一具具鮮血淋漓的死者問道:“有生俘的嗎?”左右搖頭回答:“沒有。”

  士鞅感到胃部劇烈痙攣,不禁彎下腰嘔吐不止,連膽汁都吐出來了。他直起身,擦幹眼淚,啞著嗓子說:“欒盈從哪招來這麽多亡命徒?”

  士鞅命手下繼續打掃現場,他趕回家去把被殺者和逃跑者的名單交給父親。士匄看得心驚肉跳,連呼“萬幸”,又指著名單說道:“不出十年,這些人如果還沒有死,每一個人身後都會站著一百名勇士。那些逃跑的都是隱患,必須想辦法將他們幹掉。”

  在被囚禁的嫌疑人中,地位最高的、最無辜的就是叔向了。他聽到兄弟被殺的噩耗,不禁大放悲聲,便哭邊罵他愚蠢魯莽。他曾多次勸說叔虎不要與欒氏攪在一起,可是他就是不聽。

  伯華當時坐在一邊,他見叔向哭得差不多了,於是說道:“夫子別光顧著痛惜叔虎了,還是為自己的生死操操心吧!”

  叔向止住悲聲,回複道:“我的生死不在我,操心有什麽用?”

  正在這時,樂王鮒進來探望叔向了。這位公室新寵是晉平公的舞蹈老師,負責從藝術上教導君主墮落。他出生於沒落的士人家庭,靠著一個受平公寵愛的奴隸引薦進入宮廷。他這副德行幸臣曆來不受世卿大夫們待見,隻好尋找機會討好大臣們,以換取大臣見麵時對自己不要顯示出太過嗤之以鼻的嘴臉,但是結果往往適得其反。

  樂王鮒在叔向對麵坐下,卻見對方毫無反應,好像自己根本不存在似的。他說:“我可以為您向君侯請求寬恕。”叔向就像沒聽見一樣,也不答話。

  樂王鮒碰了個軟釘子,尷尬的不得了,他訕笑兩聲,便悻悻地站起來退出去了,叔向也不送客。

  伯華揶揄道:“夫子的命真是好啊,得罪了那麽個死娘炮!我卻沒有機會,都要羨慕死了!”

  叔向道:“晉國能救我的,隻有祁大夫。”

  叔向的室老剛好進來送飯,他聽說叔向已經拒絕了樂王鮒的好意,埋怨主人道:“君侯對樂王鮒言聽計從,他的請求沒有得不到滿足的。如今他為主人請求,您又不準許;那可是祁大夫做不到的,況且祁大夫退隱已久,您卻說隻有他,請問這是為什麽?”

  叔向說:“樂王鮒不過是君侯寵幸的奴才,他有什麽能力?祁大夫外舉不避仇,內舉不失親(在魯襄公三年),他不會單單拋棄我的。《詩》說:‘有覺德行,四國順之。’祁大夫是覺悟之人,一定回來救我。”

  樂王鮒回宮後,晉平公向他詢問叔向是否犯有叛國罪。樂王鮒一本正經地(就好像他真是個正經人似的)說:“臣方才去見他,他當時剛剛痛哭哀悼了兄弟,他不去反思與兄弟劃清界限反而悼念他,肯定是他的同謀。況且他見臣不為自己辯白,又不向君侯乞求寬恕,定是有罪無疑了。”

  與此同時,祁奚得到消息也從封邑匆匆趕到範氏府中。祁奚於晉景公執政前期入仕(當時士匄還是個滿地亂跑的小屁孩),至晉悼公時擔任中軍尉,官居上大夫,不久前剛剛告老還鄉。祁奚是四朝元老,他的兒子祁舉則在士匄手下任中軍尉。聽說祁國老到訪,士匄“噌”地跳起來、光著腳一溜小跑,跑到門口迎接貴賓。

  祁奚開門見山,說道:“我是為了叔向的事而來。《詩》說:‘惠我無疆,子孫保之。’《尚書》說:‘聖有謨勳,明征定保。’叔向為國謀劃大事而鮮有過失,治理家族沒有隱私。他忠於公室、勤於值守,乃是國家之棟梁。這樣的賢臣,應當保他十世無災,以作為群臣的榜樣;如今卻為了一件莫須有的罪名身陷囹圄,豈不是自毀社稷?夫子他日後悔都來不及!

  “鯀被殺而大禹興起;伊尹放逐了太甲,太甲改過自新後又重返君位,伊尹繼續為相,而太甲終無怨言。管、蔡成為階下囚,而周公卻成為輔政大臣。夫子為什麽要為了一個羊舌虎毀掉社稷重臣?夫子施行善舉,誰敢不盡忠職守?多殺人又有什麽意義?”

  士匄說:“國老教訓得是,沒有您,我幾乎犯了大錯。”他立即與祁奚同乘一輛車去見晉平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