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叔孫僑如之亂(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9      字數:2446
  欒黶在鄢陵之戰前出使魯國,請求魯成公出師聯合抗楚。

  魯成公將要帥師出征的時候,穆薑(魯宣公夫人,成公之母)設私宴為成公踐行。宴會即將結束的時候,穆薑借著微醉的酒意突然提出要將季文子和孟獻子驅逐出國,罪名是兩人到處傳閑話,侮辱和汙蔑她這個尊貴又無瑕的未亡人。

  原來魯宣公去世時(BC591),穆薑正值琦玉年華;她望著幼小的成公,心中一直哀歎命運多舛、造化弄人。正當她準備在暗無天日的後宮渡過寂寞難耐的餘生時,年輕的叔孫僑如卻向她伸出重燃生活之光的希望之手。

  叔孫氏在叔孫得臣時期恢複了卿士地位。叔孫得臣去世後,叔孫僑如繼承了父親的卿位。叔孫僑如身材高大健碩、麵容俊朗、聰慧而有膽識;總之,在他身上可以找到叔孫得臣具有的、除了人品以外的一切優點。

  叔孫喬如和未亡人的私情漸漸傳遍魯國大地,這樁宮廷醜聞成了魯國人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話題。

  大夫們惱怒不已,他們想要懲罰通奸者,但是由於兩人身份尊貴、地位崇高,哪一方都是他們無法撼動的。退一步講,就算叔孫僑如得到應有的懲罰(流放),那麽情欲熾烈的宣夫人物色的下一個獵物又會是誰呢?

  “為了防止更多的人受害,還是犧牲喬如一個人算了!”大夫們就拿這種不靠譜的理由來安慰自己,“夫人何罪?要怪就怪宣公去世太早吧!”

  私情的公開和大夫們的放任使得他們不再顧忌任何危險和顏麵,兩人不久便開始像夫妻一樣手拉著手、公然出雙入對。

  後來,叔孫僑如的兄弟叔孫豹因為厭惡兄長的醜惡行為,又擔心災難不期而至,於是逃到齊國去了。

  隨著勢力進一步增大,叔孫僑如的野心也與日俱增;他嘲笑季文子的禿頭卻嫉妒他的地位;對於形象英武卻地位低下的孟獻子,他就有了相反的嘲笑和嫉妒的理由。

  魯成公一天天長大,兩人的壓力也一天天增加。他們從魯成公的眼睛裏看到了與日俱增的厭惡和憎恨。君主總有羽翼豐滿、大權在握之時,那便是他們末日來臨的時刻;而大夫們也都盼望著叔孫僑如倒黴的那一天快點到來。

  兩人於是開始密謀,準備盡快清除季文子和孟獻子,以使叔孫僑如能夠獨掌大權。兩人甚至開始謀劃,魯成公一旦發難,兩人就將廢了成公,立宣薑的小兒子公子偃為君。

  話題重新回到踐行宴會上。

  魯成公心中惱火:“如果季氏、孟氏的忠誠都可以稱之為‘侮辱’的話,那叔孫的行為又算是什麽呢?難道效忠國母的奸夫才能算作‘忠誠’嗎?”

  但他還不敢當母親麵說出這種話,隻是說道:“現在晉楚戰事正緊,等寡人回來,一切聽從母親安排。”

  穆薑那任性狂妄的脾氣突然爆發出來,她指著堂下邁著小步匆匆走過的公子偃和另一位公子說:“如果你不照我的吩咐去做,他倆都可以成為魯侯!”

  由於這句話說得過於瘋狂,魯成公認為不過是母親的醉話而已,覺得她不可能為了一個奸夫廢黜自己的兒子。

  但是他又不得不加以提防,作為對母親的回應,他把宮廷衛隊的指揮權交給仲孫蔑,並等仲孫蔑布置好防衛工作之後才與季文子率軍出征。鄢陵大戰爆發時,魯軍剛剛到達邊境的壞饋城;魯成公在半路上收到戰爭結束的消息就下令回師了。

  七月,晉、齊、魯、宋、衛五國諸侯齊聚沙隨,謀劃伐鄭事宜。

  當時郤犨為新軍將,並且主管東方諸侯的外交事務。叔孫僑如給他送去一份厚禮,並誣陷魯成公,說他遲遲不肯出師是因為他對晉國懷有貳心,並準備在戰事結束後投靠勝利者。

  郤犨欣然收下賄賂,轉而向晉厲公報告了情況。晉厲公本來就對魯國人的拖拖拉拉感到不滿,現在又爆出這個內幕,他就命令魯成公不得出席會議。

  七月底,魯成公與諸侯率師伐鄭。大軍將要出發時,穆薑再次要求魯成公驅逐季氏和孟氏,而魯成公還是像上次一樣布置好防衛工作後才離開。

  這次隻是一個象征性的報複行動,晉國隻派出半個下軍,諸侯們派出的軍隊並不是很多。晉、齊、宋、衛聯軍駐紮在鄭國西部,而魯軍進入鄭國東南邊境時就不肯繼續前進了,因為他們害怕經過鄭國南郊時遭到襲擊。

  當時叔孫豹正在齊國軍中,公孫嬰齊派人去見叔孫豹,請他說服晉人派兵護送魯軍(就像保護一支娘娘隊伍似的)過境;並說晉軍一日不到,自己就一日餓著肚子等下去。這個懦弱的舉動雖然會遭到諸侯們的恥笑,但總比出師未捷身先死要好。

  叔孫豹熱情洋溢地接待了祖國的使者,他得知情況後立即驅車載著魯使去見晉人。叔孫豹在路上詢問了國內發生的一些事情,然後感歎道:“公孫大夫真是用心良苦啊!他這是在為召我回國做準備哩!我可不能讓他餓壞了。”

  欒書得知情況咂咂嘴,然後派出一支兩千人的軍隊去護送魯軍過境。當晉軍到達魯軍營地時,時間已經過了四天。公孫嬰齊已經餓得腰彎背弓、兩眼發花;他為晉國軍官準備好了宴席,等對方吃完自己才開始用餐。

  魯軍過鄭後,聯軍重新集結。智罃率領聯軍首先入侵陳國(因為他沒有參加鄢陵之戰,所以晉厲公給了他一個立功的機會),大肆劫掠一番後又入侵蔡國。最後聯軍來到鄭郊,打算耀武揚威一番之後便各自回國。

  鄭人堅守不出,諸侯們便放鬆警惕。各軍紮營時隻是挖了一道連條狗都藏不住的淺溝作為界限,也不設崗哨。齊、宋、衛三軍營地相接,晉、魯則駐紮在另一麵。

  聯軍的狂妄激怒了鄭人,敵人的懈怠又助長了鄭人的戰鬥欲望。要知道,鄭國從來就不缺乏優秀的將領和尚武精神啊!但是,鄭人不想刺激晉人,就把襲擊目標定為另外三國軍隊。

  七月二十四日夜,天氣悶熱無風。知了有氣無力地哼著,鳴蟾興高采烈地和著,營地裏鼾聲如雷,篝火也顯得昏昏欲睡,很多士兵都打著赤膊睡在帳外。

  新鄭南門悄悄開啟,一支穿著各國軍服的“雜牌軍”在公子喜的帶領下溜出城外,他們從三軍交界之處分別潛入敵營並同時發起攻擊。士兵們迷迷糊糊地爬起來,卻發現白天還在一起談笑閑聊的“友軍”,此刻竟然發瘋似的殺害他們。

  士兵們來不及多想便抓起武器奮起反擊;而那些偷襲者也不敢戀戰,紛紛逃回“自己”營中去了。受害者就亂哄哄追殺過去。

  而正當他們要跨過營界時,卻看到對麵的盟軍也衝過來追殺自己的“戰友”了,結果三個軍營就爆發了一場大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