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晉國開拓史(十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952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晉戎騎兵在遭到攻擊時幾乎沒什麽損失,因為他們不是敵人進攻的重點。網耿軍對騎兵進行一次敷衍了事的進攻,然後就把他們放出包圍圈,轉而進攻晉軍主力。

  而正是因為被敵人所輕視,狐偃才感到極為惱火。狐偃看到敵人已經逐漸縮小包圍圈,認為使用蠻力攻擊敵人防線效率過於低下,於是帶著部下縱馬順著緩坡躥上丘陵,然後沿著另一道斜坡衝下去。由於地勢的原因,此處的敵人數量稀少,騎兵便以此為突破口殺進包圍圈。

  伏擊圈外的兩股晉軍也很快做出反應,紛紛從各個地點對敵發動進攻;敵人的戰車也從較遠的隱藏處趕來增援。

  戰場上最為激烈的戰鬥圍繞著晉獻公展開。太子揮極力想要活捉晉獻公,他把最能打的士兵全都投入到這個局部戰鬥中來,而且趕來增援的耿軍也越來越多;而晉國方麵也是如此,雙方軍隊幹脆攪成了一鍋粥,以至於後來交戰的士卒之間已經沒有一支戈的距離,而是用短兵器、拳腳和牙齒在搏鬥了。網</a>

  晉軍的防線終於被撕開一道口子,敵人的戰車和步兵正在飛奔而來。當時晉獻公的禦戎是趙夙,車右是畢萬;趙夙駕車轉過一片林地說:“君侯必須馬上下車,臣要引開敵軍。”晉獻公立即跳車,帶著幾個侍衛鑽進樹林。趙夙命令衛隊裏的一個士兵上車站在晉獻公的位置上,然後駕駛戰車奪路而逃。晉獻公看到追擊趙夙的戰車越來越多,不禁失聲痛哭。

  耿軍沒有料到把一次奇襲行動打成了全麵的對抗戰,如此一來不得不說他們製定的戰術計劃已經完全失敗。在河西地區,沒有一支軍隊能夠在與晉軍的正麵交鋒中取得優勢。晉戎騎兵的加入拉開了雙方實力的對比。

  狐偃把騎兵分成若幹小隊,各隊或分或合、各自為戰。騎兵還找到了倉皇無助的晉獻公,把他送回晉軍主力。晉獻公再次登上戰車,他立即恢複了霸王之氣,再次帶領軍隊衝入敵陣。

  晉軍對於放下武器的耿軍不再加以傷害,但是對負隅頑抗的卻絕不手軟;這種方式使得很多敵人見勢不利就主動投降了。網隨著時間的推移,戰場上各處的戰鬥逐漸平息下來。

  晉獻公幾乎跑遍了整個戰場,卻仍然沒有發現趙夙和畢萬的行跡。正當人們因猜測這兩個人已經遭遇不測而感到難過的時候,遠處傳來了歡呼聲。晉獻公登高一望,望見一群士兵簇擁著兩個人和一匹馬向他這邊小跑過來。

  獻公認出那是他戰車上的四匹馬的其中之一,趙夙和畢萬分列馬的左右;趙夙手持轡頭,畢萬的戟鋒上戳著太子揮的首級。三位英雄來到獻公麵前,趙夙從懷裏摸出兩麵君旗,把它們交給獻公;畢萬則把太子揮的首級獻給他。

  晉獻公摟著兩人一馬,不禁嚎啕大哭。

  晉軍稍作休整後繼續向耿國挺進。耿伯站在城樓上,要求晉獻公把太子的屍體還給他。晉人推出一口製作還算考究的棺材,掀開蓋子,然後耿伯就看到了裏麵身首異處的兒子。耿伯不禁大哭起來,哭完便縱身跳下城牆,摔死在兒子身邊。

  晉軍稍後便進入耿國。由於晉人在入城的過程中沒有受到抵抗,晉獻公傳令禁止侵犯耿人的人身和財產。

  不久傳來消息,申生的下軍在曲沃附近擊敗了鬥誌全無的耿魏聯軍。

  晉軍一次出征竟然滅亡了三個國家,取得了令人無法想象的巨大戰果。虢公醜並非沒有做出救援盟友行動,但是晉軍的作戰效率實在太高;當虢軍從都城出發時,三國已經被滅亡了。

  晉獻公把耿賜給趙夙,把魏賜給畢萬。誰又能想到,兩百餘年之後,就是這兩位為國事蹈死不旋踵的忠臣的後代,竟然夥同韓氏家族將晉國一分為三呢?

  趙夙的先人趙叔帶曾官居西周大夫,後來被周幽王罷官奪爵趕出王宮。他隻得帶領族人投奔了晉文侯。趙氏家族在晉國生活的一百餘年間已經逐漸沒落,這次趙夙被重新任命為大夫,是趙氏複興的開始。

  畢萬的先祖是畢公高,畢公高是周文王的第十五個兒子。武王在克商後將他封到鹹陽附近,國號為“畢”。畢國立三百餘年,後被西戎所滅;畢國的公族成員便以畢為氏,分散於華夷大地。

  畢萬的年少時代是在成周度過的,他受過良好的教育,體魄強健、精於格鬥。畢萬行完冠禮後打算到晉國謀求發展,但又不知道凶吉,於是請周大夫辛廖進行占卜。占卜的結果是“屯”變“比”卦。

  辛廖說:“大吉。屯為堅固,不怕遭遇艱險;比為親密,可以得到君主的賞識。恐怕沒有比這個更吉利的了,你的家族必然會興旺昌盛。這是公侯之卦,你的子孫必然會複興畢國。”

  畢萬受封魏國故地後,晉大夫郭偃說:“畢萬的後代一定會壯大。萬是盈數,魏即是巍,是為大名;上天用這次封賞來啟導畢氏。天子管理兆民,諸侯管理萬民;他的名那麽大,一定會聚集萬民。”

  太子申生在這次戰事中展現出卓越的軍事才能和非凡的戰鬥勇氣。好人們希望晉獻公能因此改變想法,放棄廢黜太子的念頭。晉獻公先把申生大大誇獎了一番,然後就又為他修繕曲沃城,這表明他仍然沒有把太子留在身邊的想法。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