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無知弑齊襄公(四)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835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庸廩本來就是齊襄公派到葵丘去與公孫無知作對的,他桀驁不馴的性情搞得無知極為不爽。網齊襄公死後,庸廩失去了靠山,無知就開始非常暴虐地對待他。

  無知之所以還沒有殺掉庸廩,一是因為庸廩確實是個有能力的人,能夠把葵丘治理的井井有條;二是因為虐人是件很有趣的事,他還要慢慢享受;三是因為他根本沒把這個小人物放在眼裏。

  高、國與大臣們進行了歃血儀式,對背叛盟約的行為發出了最惡毒的詛咒。然後二卿通過代理人婉轉地向“新君”表達了和解的意願。無知非常興奮,他就派出了比自己還無知的連乘,借著探病的旗號去見高傒。

  連乘複命時把自己大大地吹噓了一番,他說自己的幾句話就把高傒感動得痛哭流涕、頻頻稽首,說高傒表示要在他身體恢複之後馬上進宮麵君。公孫無知不住地微笑點頭,不停地稱讚他,又賞給他很多財物。

  這些做法引起了管至父的強烈嫉妒,因為他同樣是“有大功之臣”,連爵位都和連稱一樣,但是卻一直被連乘壓製著。連乘覺得,新君對自己的態度不溫不火、都是因為那個家夥出盡了風頭{當然,新晉夫人連妃也沒少在枕頭邊吹涼風}。

  當天散朝後,管至父悶悶不樂地回到家中。出乎他意料的是,庸廩竟然前來拜訪他了。由於兩人在葵丘的那段日子裏相處得還算融洽,管至父也沒多想,於是招待他喝了頓牢騷酒。

  管至父抱怨說:“連乘依仗他那顯赫功勳和妹妹的顯貴地位,現在已經狂傲得沒邊了。他連我這個老朋友也看不起,處處和我爭功。要知道,當初如果不是我救他一命,他墳頭上的樹都有一人高了!現在他就把我的恩情忘了,天知道以後會發生什麽呢!”

  庸廩說:“連乘就是個不折不扣的小人,這點我早就看出來了。小人一旦得誌,一定不會容忍別人和他平起平坐。連乘雖然一時得誌,但是必然不能長久,這是因為他居功自傲而連妃恃寵自傲。自傲就會貪婪,貪婪必然多求,多求必然逼上,逼上必然引起國君的怨恨。

  “要知道,新君也是個誰也瞧不起的人,他必然要除掉連稱。但是你仍然應當主動出擊,使這一天早些到來。我忽然想出個辦法,既可以壓製連乘的風頭,又能提高你在君侯心中的地位。

  “當年西伯昌在西岐稱王之後追認祖父為‘太王’、父親為‘王季’,以示自己不敢稱首王。現在新君地位還不穩,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的公孫身份——公子還有一大群,哪裏輪得到公孫登基呢?

  “既然如此,你為什麽不勸說新君追認先父夷仲年為齊侯呢?如此一來新君就成了公子,登基坐殿不就明證言順了嗎?此事成功後,你將成為最大的功臣!你一定要盡快去見君侯,因為連乘也很精明{起碼比你精明點兒},不要被他占了先機。”

  第二天,管至父就在朝會上得意洋洋地將此事提出來,連乘的臉立即變得如同泥塑一般,在朝臣的一致讚同下{當然各有各的原因},提議即刻就被通過了。

  公孫無知的宗廟建在葵丘,裏麵供著夷仲年的神主。無知見高、國已經臣服,認為國內已經沒有反對勢力了,他決定立即把父親的神主遷到臨淄,舉行追認和升廟儀式。

  此時已經是魯莊公九年{bc685}正月,公孫無知把連稱留在都城,自己帶著管至父和儀仗隊向著葵丘進發;庸廩則率領一支精兵在其必經之路上設伏。軍隊向毫無防備的儀仗隊發動突襲,無知和管至父當場就被殺死了。高、國的家族武裝則消滅了無知在臨淄的黨羽,其中包括那些毫無廉恥、見風使舵的人。但是仍有些人舵轉得實在太快了,他們搖身一變反而又成了剿滅亂黨的英雄。

  無知的君主夢隻做了百十天就破滅了。齊國人說無知這輩子隻做了兩件好事:一是帶著他那幫喜歡作亂的人渣們自絕於齊人,二是用齊襄公和自己的死亡為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鋪平了登基之路。

  齊國突然變成了一個沒有君主的國家。要知道,君主掌控著權力,權力維護著秩序,秩序代表著穩定。沒有君主的國家必然發生內訌,產生分裂;雖然沒有外敵入侵,後果卻比遭受強敵進攻還要慘重。

  齊國到了最為危急的時刻,大臣們在擁立新君的問題上爭論不休,高傒和國懿仲卻表示他們不參與討論,隻支持結果。結果就是大臣們分為三派,一派支持公子糾,一派支持公子小白,剩下的人因為前兩派人勢均力敵而不知道要附和哪派,所以自成一派。

  子糾派四處奔走,小白派上躥下跳;兩派經常一夥在太廟東廣場、一夥在太廟西廣場,同時向國人發表演說,以換取民眾的支持。高、國不得不派出大量士兵維持現場秩序。各派大臣誰也說服不了誰,因此他們決定用武力來解決問題。一場可怕的、全國性的災難正在醞釀之中。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