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 宋華督之亂(一)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737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魯桓公元年{bc711}春,魯國使者紛紛離開曲阜到各個同盟國去通報魯隱公去世的消息。網鄭莊公對此深感震驚,他首先對隱公的遇害表示哀悼,對凶手的暴行表示譴責,然後又對新君即位表示祝賀。

  禮節性的套話說完之後,鄭莊公便說了一些陰陽怪氣的話,大意是:隱公無論活著還是死去都要符合鄭國的利益,否則他不是白死了嗎?鄭國對魯國的態度完全取決於繼任者是否能完成先君未竟的事業,而擺在眼前的就是兩國土地互換的問題。如果隱公仍然在位,問題今年就能得到解決;祊田已經修建了周公的神廟,天子也不再祭泰山了,那麽魯國人取得祊田就可以恢複對周公的祭祀了;如果魯國在易土問題上還是感覺吃虧的話,鄭國可以再奉上一塊寶璧。

  魯使答複說,他在出使前已經得到了新君的命令,新君要求他務必與鄭伯就兩國易土的之事達成一致,而且魯候邀請鄭伯在初夏之時進行會麵,就兩國關係持續發展的議題進行會商。魯使最後強調說,鄭伯是新君即位後首位會見的他國君主,新君用這種方式來表達他對鄭伯的尊敬和對兩國關係的重視。

  鄭莊公對魯國新君的立場感到滿意,魯使順利地完成了外交任務,便回國複命去了。

  夏四月,鄭莊公與魯桓公按約定在戲地{即越戲方}相見。由於魯桓公從未離開過魯國,鄭莊公也沒有去過魯國,這就成為兩國君主的首次會麵。

  鄭莊公看到的是一個高而消瘦的年輕人,多年的壓抑生活使得他內心是畏縮的,麵容是陰鬱的,談吐是謹慎的。魯桓公沒有一國之君的氣場,倒像是跟隨君主出訪的一個孩子;而公子翬則在他身邊縱聲談笑,完全沒有把年輕的新君放在眼裏。

  兩君重溫了隱公時期的盟約,並決定繼續推動發展兩國的同盟關係。最後,雙方君主舉行歃血儀式,在交換土地的盟約上簽字。

  魯國人終於鬆了口氣,因為隻要鄭莊公不發難,就沒有人去追究凶手們的罪行了。而鄭莊公已經得到了他想要的利益,至於這個利益是從受害者還是從加害者手中取得的,又有什麽區別呢?如果能取得更大的利益,鄭莊公才不在乎多死幾個外國人呢!

  公子翬犯下滔天罪行不但沒有受到任何懲罰,反而通過犯罪攫取了巨大的權力。這件事使人們發現:發動政變原來是奪取國家zheng an最簡單有效的手段。列國中懷有同樣野心的大夫們就開始蠢蠢欲動了——其中一位就是宋國太宰華督。

  華督是宋戴公之孫,是華氏始祖。他的地位不可謂不尊貴,權力不可謂不巨大,與宋殤公的血緣不可謂不密切,但是他仍然對自己的處境感到擔憂和不滿——因為他不受君主信任。

  華督的政敵是大司馬孔父嘉。孔父嘉是宋湣公的五世孫,是先公的顧命大臣,他的家族古老而強大。孔父嘉繼承了父親正考父留下來忠誠、素簡、謙和的高尚品質;無論在公室還是在國人中,他的聲望都曾蓋過了華督。

  但是孔父嘉與正考父所處的政治環境卻不同:宋國先君愛惜民生、與民同欲,而宋殤公不但喜歡與民爭利,而且視人命如草芥。他為了清除公子馮,在十年間與鄭國進行了十一場戰事。國家民力凋敝,死傷、被俘者不計其數,國人苦不堪言。

  國人曾經希望孔父嘉能阻止暴君繼續殘害社稷,但是他的愚忠使得國人逐漸失去了對他的期望和信任,人們甚至在把正考父比作周公的同時,把孔父嘉比作助紂為虐的惡來。

  華督便抓住機會,以一個憂國憂民的怠戰者{因為他不敢公開反戰}的身份出現,並且大力救助在戰爭中受到損害的人們;他便漸漸得到了仁愛的美名,支持者也越來越多了。

  本年年終之時,宋殤公又在策劃下一年的戰爭方案了,華督照例被排除在製定者之外。華督感到既慶幸又失落,他無事之餘在街道上閑逛。這天,他在行至孔父嘉的家門附近時,忽然看到一位絕色的女人在幾個侍女的陪伴下向他走來。

  華督不眨眼地目迎她而來,又目送她而去,看著她走進孔氏家門。他的侍從告訴他,那個女人就是孔父嘉妻子,華督咽了口口水說:“美得冒泡。”

  從此華督忘了國事,忘了宴飲,忘了田獵,專心縮在家裏犯他的相思病。他白天昏昏欲睡,夜裏輾轉反側;他不去治療,反而積極追求病情加重的結果,使自己沉淪於無盡的思念之中。

  正因為她是政敵的妻子,所以他對孔父嘉的憎恨就越加強烈了。在情與恨交織纏綿之中,他終於下決心除掉孔父嘉,奪取他的權力、女人和財產。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