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秦國簡史(二)
作者:雲垂天地間      更新:2020-12-26 19:58      字數:1529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

  非子的曾孫秦仲在位的第三年,西戎因不堪忍受厲王的暴虐發動叛亂,西戎軍攻陷了犬丘。趙成的後裔成為王朝與西戎交惡的第一批犧牲品,犬丘的趙氏就被母係{薑戎}那支的勢力滅亡了。

  周宣王繼位不久便封秦仲為大夫,命他率軍進攻西戎。秦仲在取得了很多勝利之後遭到西戎的猛烈反撲,最終戰死了。

  秦仲有五個兒子,長子後來被追認為秦莊公。周宣王又把五兄弟召來,撥給他們七千勇士,秦莊公就帶著兄弟們和這支精銳大破西戎,把敵人趕進荒無人煙的戈壁裏去了。

  宣王於是把犬丘賜給莊公,任命他為西垂大夫,專與西戎對抗。

  莊公有三個兒子,嫡長子名叫世父。世父立誌為祖父秦仲雪恨,放言:“不殺戎王,誓不返家!”他把嫡子的地位讓給弟弟,又從父親手中接受了一支軍隊,四處出擊捕殺戎主。他取得很多次的勝利,殺掉了很多部落酋長,秦軍因此被西戎冠以“虎狼之師”的大名。

  世父回師休整時就住在城外一處簡陋的房屋中,害得他那年老體弱的父親不得不拖著病體、拄著拐杖出城去看望執著倔強的兒子。世父雖然戰功赫赫,但到死也沒有再次進入犬丘城——因為戎王始終安然無恙。

  秦莊公在位四十四年,他去世後秦襄公繼位。襄公與世父不同,他反對一味采用武力對抗西戎,主張以政治手段解決紛爭,而把戰爭作為威懾手段。他繼位之初就和西戎一個叫作“豐”的、很大的部落聯盟達成和解,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嫁給了豐王。

  秦襄公二年,西戎進攻犬丘,世父率軍出擊,兵敗被俘。但是西戎人卻不敢殺死這個秦城魔鬼,他們更想以世父做為籌碼進行談判。後來在豐王的斡旋下,世父被釋放。但是不久他就懷著對弟弟的怨恨和對被俘的恥辱溘然而逝。

  秦襄公七年便是周平王元年。

  襄公從中原回到國內,他在西畤向上帝奉獻犧牲,然後派出多支搜尋隊,尋找流離失所的西周難民。他把難民從危難和死亡邊緣解救出來,收為秦國子民,賜予他們土地,使他們安居樂業。秦國的人口突然增加了很多,襄公就建了一座衛城,西垂和衛城相為犄角之勢,使得敵人進攻變得十分困難。

  襄公安頓好國內事務之後就聯合豐等部落向西戎進攻——西戎內部也是矛盾重重的。襄公善於挑撥離間和賄賂敵人,他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沒有金錢買不來的叛徒。”五年後,襄公在征伐岐山附近的西戎時去世,兒子秦文公繼位。

  秦文公四年,文公在狩獵時途徑汧水、渭水交匯之處。那裏曾是西周主要的育馬場,是非子曾經治理過的地方,馬場已被廢棄,成為一片荒原、成為飛禽走獸的天堂;唯有雜草中的斷壁殘垣和廢棄的水井還能夠提醒人們不要忘記當初的那段曆史。

  文公說:“周王室當年封我先人非子於此,秦最終得以封為諸侯。看到秦國先祖的發祥地被廢棄荒蕪,寡人真是不忍!”他下令占卜:在此地營建新城是否吉利。占卜的結果是大吉,於是秦人就在此地築建了新的都城。新都落成後,文公就把西垂的人口遷移過來。

  秦本來是個半農耕半遊牧的國家,他們與華夏民族最大的共同點就是築城種地,與遊牧民族最大的不同點也是築城種地。華夏諸侯視秦人為戎狄,西戎部落視秦人為華夷。文公以前,秦人沒有開化,人民生活在野蠻蒙昧之中。

  隨著秦國東擴,越來越多的西周遺民或被解救、或投奔而來國。他們之中不乏博學多才的名士,這些人為秦國帶去了燦爛的華夏文明。文公不遺餘力地在秦國普及教育,推行周禮;他像當年的周文王一樣,在短的時間內就把國人的基本素質{起碼在表麵上}提升到一個很高的水平。

  文公十六年,秦國經過數次戰爭,終於收複西周岐豐故地。文公把岐山以東奉獻給王室,岐西劃歸秦國所有。此時這個三等爵位的小國,版圖已經遠遠超過了其他諸侯。

  秦文公四十四年入春秋。秦國的曆史就先介紹到這裏了。

  最快更新子午春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