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開始
作者:姚廷芳      更新:2020-12-26 12:49      字數:2328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

  姚廷芳審視著貞娘的表情,看得出來她對吳光陽摔到這事兒心有防備。.huangjintong.他前世雖然常年駐紮在軍營,但是並不是魯直之人。他隻轉念之間,大概就摸清楚了貞娘的心思。

  她想來是怕吳光陽摔到一事傳到吳家人耳朵裏,吳光陽的長輩不好責備旁人,卻將歹事兒黴運一說附會到頭上吧。她如今可是村民口中熱門八卦人選呢。

  一人背,吳光陽的感激之情隻落腳於一人之身。若是眾人皆出力,將這樁意外摔倒由意外變成一樁玩樂事兒,大家都參與進去了,那麽吳光陽在向家人傳遞信息的時候,不會隻落腳於一人,在某種程度上大家都分擔了吳光陽家人隱藏著的怒火和抱怨。事出有因,著實是一樁意外事兒,這麽多人見證和分擔,吳光陽家大人的指責也就沒有明確的目標,而貞娘也在此事中降低了存在感。這就是所謂的“法不責眾”之理。

  她也太小心謹慎了。

  姚廷芳如此想著,目光從貞娘身上掠過,和蔣家來一道接替了阿春和阿秋的工作,來抬吳光陽。

  貞娘並不覺得自己多聰明,反而覺得有些羞恥,為了防患於未然,為了免遭非議,跟一群孩子或者半大孩子耍這等心眼子。當然不敢說是前世今生第一遭,但也讓她覺得有些勝之不武。

  蔣家來等人到底是小孩子,便是有幾分機靈,也不如貞娘這般大人心思,兜兜轉轉,計算所有得失。總的來說,遇到意外,這群小夥伴都有些蒙了。

  姚平津和姚平興在當下社會來說,已成丁,屬於社會人士,思想意識上比蔣家來有更多的防範心理。他們主觀上來說並非真的不想管這群同村小孩子,隻是不想在結婚之際惹上不必要的麻煩,比如訛人。但是,也隻是猶豫了須臾,見吳光陽等人沒有惡意攀扯之意,又見姚廷芳去幫人了,也立馬行動起來。

  姚平津要背人,但是蔣家來卻被貞娘提供的方法點燃了好奇心,與他推讓一番,還是依著貞娘提供的辦法而行了。

  其他小夥伴見狀,玩心漸起,很快就衝淡了剛才的愁悶之氣。

  這一來,姚平津和姚平興就幫著貞娘背著魚簍子,與他們一道邊說笑邊往家回。

  貞娘一路麵上放手,心裏頭多少還是有些緊張。

  進村後,眾人先去了家住在村西南的方郎中家,確認了吳光陽與另外一個小夥伴的傷情,並無傷到骨頭,大家夥的心這才算是徹底放了下來。

  貞娘做主將二十多條泥鰍都送給了方郎中當診金和藥錢,方郎中推讓了一番,倒也接了。

  眾人這才一窩蜂地去了吳家。

  見吳家長輩的時候,貞娘隱於人中,聽吳光陽一板一眼地說明了事情經過,根本沒有過度攀扯誰。

  而在貞娘記憶中,吳光陽愛罵人的阿奶居然沒有罵人,隻斥責了吳光陽幾聲笨,就了事兒了。她暗中猜測,大抵是因為姚平津和姚平興也跟來的緣故吧。

  姚平津和姚平興雖然一個當小二一個做學徒,但是在村裏頭來說,已算是有出息的人。既然事情是在這兩位頗有前途的後生見證發生的,她大概就不怎麽懷疑蔣家來這群人胡鬧而致的吧。

  不管怎樣,事情沒起波瀾,貞娘的心便跟著放了下來。

  出吳光陽家門之際,貞娘感覺有人在看自己,抬眸望去,不期然與姚廷芳四目相撞。

  她察覺到他眸光裏的探究,但是他很快就偏過頭了。

  貞娘看天色也不早了,喊了阿春和阿秋,便沒再停留,而是大步流星往家回。

  晚上,她還為今日之事輾轉一番,有些煩躁。

  一樁意外的發生,總伴隨著諸多可能的好壞。對未知的恐懼,便是人們對安全感的追尋的動力。

  翌日,貞娘還擔心著吳光陽的阿奶事後發難,擔憂了一天並無任何事情發生。她不由得笑自己杞人憂天,也很快調整心態,將熱情投入到掙錢大業上去了。

  邁出第一步,首先要克服自己的畏手畏腳。小心謹慎固然好,但是思慮太多,便容易裹足不前,那樣就會固步自封。她現在的處境就是坐等死,行動起來或許能有一個不錯的出路。

  至於路在何方,她也隻能盡力一試。畢竟無論哪個時代,創業都是一項艱難之事兒。

  她思慮了兩日,還是決定穩紮穩打,柿餅的做法還是等曬秋結束以後,接外來商人來當說辭。而當下她決定除了茱萸燒田螺肉之外,還是定下心來將套圈圈賣貨的主意作為突破口。

  貞娘擬定的說辭是從推竹圈開始,說自己靈機一動想出來的,絲毫沒隱藏和掩飾自己的聰慧之意。藏拙並不適合她當下的處境,她應該漸漸展露鋒芒,隻有你有了鋒芒才能有話語權,才可以參與到家庭甚至家族的事務中去。

  肖氏本聽得漫不經心,但是貞娘將套圈圈的規則說的很細。貞娘還打著“這個主意便是咱們用不成,吳叔家能用成了,也算全了咱兩家情義”這等說辭的幌子,戳中了肖氏的心思——想要報答吳家雪中送炭的情義。

  貞娘說完,看肖氏有些動心了,有意要說給蔣氏聽時,又囑咐她別說是她想的,就說聽外頭人說。她畢竟是個小孩子,不具有說服力,但要是外頭有見識的人,蔣氏或許會重視一二。

  看,即便你有個絕妙的主意,你也不能處於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處境才行。不然,無資源可用,再好的計劃也是白搭。

  蔣氏聽了肖氏的話,並未立馬給肖氏答案,說要和吳文水商量一下。蔣氏雖然精明能幹,但是涉及到家中生計,卻十分謹慎。

  貞娘並沒有坐以待斃,等待幸運光臨,而是招呼蔣家來這群小夥伴,以玩遊戲的名義用竹圈套石子。一組三人,誰套的準,誰套中的次數多,誰就“坐花轎”。

  就是那種“井”字形花轎。

  遊戲,娛樂,在孩子間總是互通,這東西不過一日就在清溝黎流行起來。

  這日,午休之際,貞娘正在家裏頭翻曬板栗,在村口玩“套圈圈”、“坐花轎”遊戲的蔣家來,突然跑回來,神神秘秘地對貞娘道“你知道嗎?西頭阿福和阿滿家回來了,兩人外家都來人啦。”

  阿福,全名黎佳福,是貞娘親二叔黎定田的兒子。

  阿滿,全名黎定滿,是貞娘親三叔黎定豐的兒子。

  。

  最快更新農家奮鬥日常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