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章 糧草問題
作者:海之朝陽      更新:2022-02-22 19:32      字數:1895
  說起來在這方世界,夏羽手下的兵馬不是野戰,和黃巾軍大戰,和土匪、強盜、馬匪作戰,就是防守各種敵人的進攻,還是第一次麵對汜水關這種堅固高大的城牆發起進攻。

  簡單來說,就是他手下的士兵是沒有多少攻城的經驗,這第一次攻城很容易出問題。

  所以夏羽那樣做,出手保護手下,不僅降低了很多戰損,將損失降到最低,同樣以戰代練,訓練起了麾下士卒的攻堅能力。

  若是麾下士兵這種經驗豐富一些,以後再攻城可會方便很多。

  有著孫堅麾下大軍作為參考,陳到、周泰還有蔣欽三個將領學習地飛快,攻城經驗迅速的提升,速度是蹭蹭蹭的,真快啊!

  相信經過這次鍛煉,他們這方麵的能力能上漲許多。

  ……酸棗大營,足足兩百多萬諸侯大軍正在緩緩移動,朝著汜水關而來。

  當然說是緩慢移動,但畢竟全軍都是煉體武者,哪怕準入門檻隻是最低的煉體初期武者,但是武者就是武者,和普通人還是不一樣的。

  煉體初期武者基礎力量就有四百斤巨力,加上體力好,恢複力強,全部這樣的煉體武者組成的軍隊有多強,是尋常人難以想象的。

  趕路的話,自然也快的很,估計再有半個月就能抵達汜水關了,和孫堅他們的速度完全不能比。

  一來孫堅他們是先鋒,屬於急行軍,而諸侯大軍這邊屬於正軍,行軍速度很慢,所以需要足足半個月的時間。

  夏羽這邊,和孫堅一起都隻是先鋒,來探個路。

  能立功那最好不過,不能的話,自然是大軍到齊了再行攻打。

  到時候有先鋒軍的攻打經驗,他們再次發起進攻,也會舒服不少。

  這個時候,袁紹、袁術還有其他諸侯都已經收到了孫堅傳來的戰報,或者稱之為捷報。

  孫堅打了勝仗,眾人有高興的,有嫉妒的,有心懷不軌的……。

  其中袁術在聽到前鋒大將孫堅親自戰敗了涼州大將華雄之後,大喜,神色興奮地很,似乎是他自己打了勝仗一般。

  不如如今孫堅可是依附他的勢力,現在小弟立下功勞,不就是他這個大哥立下了功勞嘛。

  麵子上光彩怡人,自然令前段時間不太高興的袁術臉上笑容滿麵,高興地很!

  孫堅派來的校尉把大軍糧草缺乏的消息稟報上來,袁術當即豪邁地表示,就算他手下的士卒缺糧,也不能讓孫堅麾下的士卒餓著,糧草一定有的。

  確實和原著中的袁術大不一樣了。

  當然其中也有著幾分想要收服孫堅的意思。

  跟著他袁術,別的不說,精良的裝備,充足的糧草是絕對不會少的。

  此刻孫堅雖然依附於他,但還沒有稱呼他為主公,袁術心中還是有幾分想法的。

  隻有等到孫堅真正口稱主公,他才會放心。

  不過袁術的老巢遠在南陽,如今諸侯大軍的糧草全靠附件的冀州供應,於是負責後勤的袁術親自去見韓馥,督促他把冀州的糧草運來。

  除了袁術,曹操也是很高興,他現在可是一心伐董,和其他諸侯不一樣,知道孫堅立下了功勞還是很高興的,因為這代表了伐董之戰有了進度。

  其他諸侯也基本上都是高興的,少有的幾個和孫堅合不來的才有些嫉妒。

  當然嫉妒沒什麽,又影響不到孫堅。

  關鍵在於袁紹。

  袁術高興了,袁紹反而心中有著一絲絲的不滿,中軍大帳內,正中處虎皮座椅上他手持一份書信,看完後,他眉頭微微皺起。

  當然隻是一點點的不滿。

  不滿歸不滿,他也不至於怎麽樣。

  此世的他,心胸沒有那麽狹隘。

  不過他本來沒有那種想法,但是身邊的人一勸後,他就動搖了。

  所謂袁紹,唯有在危難時刻,他才是雄主,其他時候,不好意思,不比袁術好多少。

  在他的身前左邊坐著謀士許攸,還有謀士審配在右邊坐著,都是他麾下的頂級謀士。

  審配沒有說什麽。

  不過許攸他看到袁紹的表情,不禁在心中微微一笑,顯然有了一定的想法了。

  當然麵上他沒有一絲表現,否則讓袁紹看到了他在笑,那可就要倒黴了。

  於是,他沉聲分析道:

  “主公,孫堅、顏海兩人此刻隻是剛剛立下功勞,倒沒什麽,不過這兩人一個是公路的人,另外一個是閹宦餘孽(參考前麵買官,夏羽走的就是張讓的路子)。”

  “他們此時的功勞作為先鋒已經足夠了,咱們不需要他們繼續立功了。”

  “要是提供了充足的糧草,再讓他們立功了,甚至如果因此,他們攻下了汜水關,他們將獲得首功,名聲大漲,而孫堅投靠的是公路,他立下了首功,公路的名聲定然也直線上升,有可能威脅到主公的盟主之位!”

  許攸對袁紹的性格知道不少,所以這會兒順著袁紹說道,娓娓道來,把因果關係說的很清楚。

  果然產生了效果。

  正如他所料,袁紹聞言微微一歎,說道:“公路倒是好運氣,孫堅乃世之猛虎,孫氏一門盡是超凡武將,他那兩個兒子都不簡單,還有四大武將於麾下,這樣的人才卻投靠了他,平白讓他立下了頭功,他們想要繼續立功,這可不行,問過我這個‘盟主’了嗎!”

  隨後他沉默了一會,接著目光一定,顯然是想通了,問道:

  “子遠,正南,可有好的計策,讓孫堅和顏海攻不下汜水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