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8章 先鋒與副先鋒
作者:海之朝陽      更新:2022-02-22 19:31      字數:1797
  經過綜合討論推演、計算思考,眾謀士給出了三套計策,分為上、中、下三策,各有其特點。

  袁紹選擇了看似最好的那一套上策,奇正相輔,分敵之兵,再聚集主力進攻關鍵之處,以點破麵。

  這一手真讓人挑不出毛病。

  於是自然無人反對。

  可惜袁紹忽略了這些人的私心,或者說袁紹故意放縱這些人的私心太大了。

  他打算讓這些人在虎牢關下消磨,畢竟死的人都不是他的,削弱的都是以後的敵人。

  對於袁紹來說這很有利,而且很簡單很容易。

  敗了是因為你們這些諸侯沒有盡力,畢竟我們兵多將廣,隻要效死力,拚命進攻,絕對能贏,這一點所有人都必須承認。

  畢竟十八諸侯合力,哪怕帶來的隻是部分兵力和大將,紙麵上的數據加起來也絕對在董卓之上。

  隻要眾人團結起來,將力使到一塊,那麽大概率就會獲勝。

  贏了,名聲大漲,九州傳唱,必是盟主袁本初指揮得當,率領十八諸侯聯軍打敗魔君董卓。

  輸贏都不會有損失,隻會讓自己的優勢更大,這從任何一個角度講都是一個良策。

  怪不得他要當盟主!

  其中汜水關乃是洛陽六關之一,臨近泗水,易守難攻,屬於硬骨頭,當然比起其他關卡來說,相對可以發揮出諸侯聯軍人多的優勢。

  當然,在正常的三國世界中,汜水關、虎牢關,都是一個地方!

  不過這方世界和正常的三國世界自然不一樣。

  不隻是有了超凡之力,有了武將和文士,地形麵積也變化很大。

  整個超武三國世界,是正常三國世界麵積的四五百倍。

  因此汜水關和虎牢關分成了兩地,自然也能理解。

  這方世界的麵積廣闊,遠勝正常的三國世界,汜水和虎牢距離變遠,的確應該多設立一個關隘!

  這個關卡就是眾人要進攻的第一個關鍵。

  能否打破,就是此戰能否取得勝機的關鍵。

  據聯軍派出的斥候打探的情報可知。

  董卓在河東郡布有重兵,由都督牛輔鎮守,這可是一位強力的天將。

  河內太守王匡和能力一般,兵力雖然不少,但並不精良,且無天將在。

  指望他們攻入孟縣根本沒有希望,能夠勉強憑借軍陣擋住天將的進攻就算不錯了。

  並且就算他們僥幸進入孟津孟津渡口,還要麵對黃河天塹。

  比起正常三國世界的黃河,這個世界的黃河太寬太急,不是此界最為頂級的大型樓船幾乎沒有機會可以渡過。

  唯有大型樓船憑借堅硬的基礎,加上體型大,布置在樓船上的法陣多,這才能渡過黃河。

  有這樣一艘大型樓船,起碼可以搭乘數萬人。

  可惜聯軍最少的也帶了十萬精兵前來,十八諸侯兵力加起來足足有三百多萬。

  大型樓船根本不夠。

  南路的軒轅關地勢狹窄,不適合展開大軍,屬於易守難攻的關卡,不能讓諸侯聯軍發揮出兵多將廣的優勢。

  因此眾人多加考慮,最終選擇了兩個地方,汜水和虎牢。

  這是三大計策的選擇。

  而袁紹選擇的計策正是先攻汜水關。

  這時候袁紹目光在所有人身上一掃,沉聲說道:“兩日之後,大軍西進汜水,需設立先鋒大將與副先鋒。”

  “經過本盟主的決定,孫文台久經戰場,素有江東猛虎之稱,當為先鋒大將!顏子淵眼光獨到,麾下天將眾多,當為副先鋒,希望兩位合力一起,攻破汜水,為大軍立下頭功!”

  大帳中的眾多諸侯聽到這話,不禁一愣,不由得把目光落在孫堅和夏羽的身上。

  落在孫堅的目光晃了晃又落在夏羽身上。

  孫堅孫文台久經戰場,勇猛過人,而且不隻有大將之才,更有大帥之才,統帥帶兵能力公認眾人最強,經驗也是最為豐富。

  畢竟無論是當年的黃巾之亂,還是隨後的大漢討伐西涼的戰役,他都參與其中並且均立下大功。

  這才能短短時間,憑借軍功升任至長沙太守。

  而且成為長沙太守後,他也是屢次率領軍隊剿滅叛亂,平定一方,可謂是帶兵能力從來沒有弱化,反而一直強化。

  而其他諸侯,除了少數幾位,可都是戰鬥經驗少的離譜的。

  隻要是消息靈通一些的勢力,都聽說過他的名聲。

  更不用說十八諸侯了,沒人會對他的能力有懷疑。

  故而他得了先鋒大將之位,沒有任何人有疑問。

  至於夏羽這個副先鋒的位置,眾人倒是沒有想到過會給廬江太守顏子淵。

  他們本來覺得副先鋒這個位置,會給公孫瓚的,畢竟他麾下的精銳屢次擊破塞北蠻人武士,自身實力很強,統兵作戰能力也絕對排在眾人前列。

  沒想到竟然是給了夏羽,這樣一個沒有多少名聲的廬江太守。

  有什麽資格擔任大軍副先鋒?

  夏羽這個太守位置其實是買的,他也就在黃巾之亂有過立功。

  不過功勞雖然大,但也不足以讓他升任一方太守之職,和孫堅一個級別。

  不過這個時代不一樣了。

  哪怕換了一個世界,但是曆史總是相似的。

  漢朝末期買官賣官成為了很普遍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