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章 拜壽武當
作者:海之朝陽      更新:2021-04-09 09:55      字數:4608
  空聞方丈走到大門前麵,雙手合十,發出浩大的一聲:

  “阿彌陀佛!”

  表示少林寺的到來。

  這聲佛號清清楚楚的傳進大殿內部所有人耳中,又清又亮,代表了少林寺的到來。

  隨之,聽到這個佛號。

  從殿內就傳來一個略顯蒼老,但溫和大氣的聲音。

  正是張三豐所說。

  “原來是少林派空聞方丈到了,快快迎接。”

  方丈空聞沉聲道:

  “少林寺住持空聞,率同師弟空智、空性、空悟,和門下弟子,恭祝張真人千秋長樂。”

  空悟也就罷了,沒有名聲。

  但空聞、空智、空性三人,是少林四大神僧中的人物,空見大師已然圓寂,四大神僧隻剩三人。

  此刻三位神僧卻全部到來。

  登時讓殿內殿外的所有人都有所震驚,不知道為何少林寺如此鄭重。

  這時,殿內又有另一個聲音傳出:

  “久仰少林神僧清名,今日有幸得見,真不虛此行了。”

  方丈沒有開口,卻是空智回道:

  “這一位想是昆侖掌門何先生了。幸會,幸會!”

  “張真人,老衲等拜壽來遲,實是不恭。”

  “今日武當山上嘉賓雲集,老道隻不過虛活了一百歲,敢勞四位神僧前來?”

  溫和大氣的聲音又起。

  和其他人不一樣,雖然空悟籍籍無名,但畢竟是空字輩的,輩分很高。

  因此,哪怕空見不在,張三豐仍以四大神僧相稱。

  隻不過,夏羽此刻卻也勉強當得起這個身份,不管是實力還是輩份上。

  話音落。

  一個鶴發童顏,很像傳說中老神仙的老者走了出來,身後還跟著六個年齡不一的男子,俱都是儀表堂堂,鎮定自若,都是張真人的徒弟。

  在少林寺眾人打量張三豐和武當六俠的時候,張三豐等七人也在打量著他們。

  方丈空聞大師白眉下垂,直至胸前,好似長眉羅漢一般。

  空性大師身軀雄偉,貌相剛正,氣勢不凡。

  空智大師則是一臉苦相,嘴角下垂,好似眼前這些人都欠他錢了一般。

  所以即使從未見過四大神僧的武當六俠也能認出這三人,畢竟他們名聲不小。

  但是這次來了四個空字輩的高僧。

  不過他們好像沒有看到這第四個高僧。

  在哪?

  隻是看到和三人站在一起,穿著袈裟手拄禪杖,一臉正色,年齡估計二十三、四左右的青年和尚。

  登時七人全部都有些震驚。

  至於武林眾人,也是一樣的震驚失色,以為是錯覺。

  顯然,那個空悟就是這個和三大神僧站在一起的年輕和尚。

  但這是怎麽一回事呢?

  見在場的眾人都疑惑不解,滿臉寫的是‘不懂’。

  方丈空聞便給大家介紹夏羽:

  “這是老衲的師弟空悟,年齡雖小,不過確實是少林空字輩無疑。”

  四周之人聽聞,登時一陣驚訝之色,不過卻也不再震驚了,畢竟隻是輩分高而已。

  當然驚訝之色還是有的。

  這麽年輕英俊的和尚竟然真的是空字輩,那可比在場九成以上的人輩分都要高了!

  那他的師父莫不是渡字輩的。

  張三豐卻是深深看了一眼夏羽,笑著感歎了一句。

  “好一個少年大師,少林寺無愧是武林泰鬥,果真英才輩出。”

  張三豐卻是稍微看出了一下夏羽的厲害,沒有看出來太多東西,但是卻是看出了夏羽修煉了一門煉體之法,且成就不低,因此內斂的氣血非常強大,恐怕不遜色於宗師。

  至於夏羽看張三豐,也是不得不服氣。

  不愧是他從小就聽說過的人物,這境界高的就離譜了。

  雖然因為世界的限製,張三豐的修為境界隻局限於大宗師巔峰。

  但實際上,他的境界卻要更高一籌,隻要換一個世界,或者這個世界突破一個界限,他立馬能夠突破,成為比肩四階的存在。

  這一刻,夏羽在心中暗暗做下了一個決定。

  這等人物,天資無雙,不能留在這個世界浪費天資,後麵可以動用諸天門,將這位帶回洪荒世界。

  就是不知道在洪荒世界,這等人物未來可以抵達多高的成就呢?

  然後張三豐就請少林眾人進入大殿,裏麵昆侖、峨眉、崆峒等派的人自然也是上前相見,互道仰慕之情,敘說‘鄰裏家長’之情,又是一番寒暄客套之語。

  不過卻讓夏羽心中有些無語了,麵上皮肉抽搐了一二。

  因為大殿內各派門人眾多,而方丈空聞又是個極重虛禮的人。

  對每一派每一幫的後輩子弟都要合十為禮,然後招呼幾句。

  弄了半天,數百人還沒見完。

  終於,空聞接見完了所有人,喝了口茶後,來到了正事。

  方丈空聞,看著張三豐,開門見山的說道:

  “張真人,貧僧和師弟們依年紀,都是你的後輩。”

  “今日除了拜壽之事,原本不該另提別事。”

  “但貧僧身為少林派掌門,有幾句話要向前輩坦率說明,還請張真人勿見怪。”

  張三豐向來豪爽,也不在意。

  直接說道:

  “幾位高僧,可是為了我這五弟子張翠山而來麽?”

  身後的張翠山聽得師父提到自己名字,便站了出來。

  空聞繼續說道:

  “正是,我們有兩件事,要請教張五俠。”

  “第一件,張五俠殺了我少林派的龍門鏢局滿局七十一口,又擊斃了少林僧人三人,這七十四人的性命,該當如何了結?”

  “第二件事,敝師兄空見大師,一生慈悲有德,與人無爭,卻慘為金毛獅王謝遜害死,聽說張五俠知曉那姓謝的下落,還請張五俠說說。”

  張翠山聞言,立刻辯解道:

  “張翠山一生受恩師訓誨,雖然愚庸,卻不敢撒謊。”

  “空聞大師,龍門鏢局和少林僧人這七十四口人命,絕非晚輩所傷。”

  “至於傷這七十四口性命之人是誰,晚輩倒也知曉,可是不願明言…”

  聽到這裏,夏羽就無語,且想笑了。

  別人不知道真實情況,他還能不知道嘛!

  實際情況確實不是張翠山殺的,但和他脫不了幹係,是他老婆殷素素殺的。

  而他知道真相。

  但現在的情況就是。

  張翠山明明知道了真相,還讓大家都知道他知道了真相也不肯說出真相的情況。

  站在他自己的立場上,站在一位丈夫的立場上,這的確是在情理之中。

  畢竟自己老婆,他自然是要維護的,這沒什麽問題。

  但少林的眾人可就火大了。

  你直接推辭說不是你做的,也不知道,還好。

  但是你知道真相,隻是因為某種原因不說,還存心說出來,這不是逼少林寺的眾人手下不留情嘛!

  接下來,自然是武當和少林一番唇槍舌劍的爭吵。

  少林說武當手段狠辣,滅了龍門鏢局滿門,雖然不是張翠山殺的,但絕對和他有關係,或者就是和武當有關係。

  武當就說少林寺用大力金剛指廢了俞岱岩(武當七俠之一)全身骨頭,硬生生敲碎的,慘啊!!

  其中張翠山和張鬆溪二人,口齒伶俐,能言善辯,將少林這些拙於口舌的和尚們說得沒法說。

  這倒是讓夏羽有些無語了。

  不是說佛門眾人擅長口舌之道嘛,能把死的說成活的,活的說成死的嘛!

  比如某位和尚動不動就說:

  “此物與我有緣。”

  然後就或拿走,或搶走,或強製換走。

  怎麽,劇本到這就不對了呢?

  果然謠言聽信不得,還是得看實際情況。

  夏羽沒辦法,屁股決定腦袋,既然是少林寺的人,自然要替少林寺說話。

  於是,從開始進入幾乎沒有說話的夏羽突然開口道:

  “張五俠,不知道殺害龍門鏢局和少林僧人這七十四口人命的凶手和你有無特殊的關係?”

  張翠山聞言登時心中就是一驚,背上有幾滴冷汗冒出。

  俗話說得好,咬人的‘狗’(就是罵主角狠、準)不叫!

  這人,看著年輕,但處事卻極為老辣,一開口,就掐住了他的七寸。

  不過張翠山盡管心中驚顫,但麵上卻是不動聲色,好一手臨危不亂啊。

  他拱手回道:“有關係。”

  夏羽淡笑道:“那麽這個凶手犯下的罪行,張五俠願不願意替他償還呢?”

  “貧僧隻聽真話。”

  “張武俠,你今天就當著今天殿內、殿外所有的人說一說,你願不願意?”

  說到這,少林眾僧,卻是反應過來了,都直勾勾地盯著張翠山看,看他能說出個什麽來。

  跟對方說什麽道理,談什麽道義,人家不要臉皮,再怎麽說也沒用。

  還是空悟師叔厲害,一舉抓準了關鍵的一點,願意替她償罪嗎?

  而事情的正主,張五俠卻是騎虎難下了。

  他心中好想說‘他不願意。’,這樣對方就拿他沒有辦法。

  畢竟他和凶手有關係,但他並不是凶手。

  而且這個關係是怎麽樣的?

  親密嗎?

  還是兩人隻是認識?

  這些並沒有人知道。

  但他能說嗎?

  不能,妻子就在裏麵。

  至於說‘他願意替凶手償命’的話,他又有些猶豫。

  不是不敢,不是怕死。

  隻是下不了決心,他不想和妻子分離,也不想兒子沒有父親。

  因此張五俠一時間,陷入了沉默之中。

  見此狀況,少林這邊的人,終於放下了心,看你怎麽答?

  而武當這邊的眾人,則心急如焚。

  這樣的局麵,明顯對他們不利。

  六俠莫聲穀,這個時候心中倒是生出了一個急智,站上前大聲說道:

  “久聞少林武功精妙,今日不妨便由我們武當七人,來討教一下少林派十二位高僧的精妙武學。”

  他這是說不過打算動手了。

  他此言一出,大廳中眾人聽到武當竟然向少林寺挑戰,而且是七對十二,這可是大場麵。

  無不大為振奮激動,心想今日能見到正道武林爭論不下的第二和第一相鬥。

  實在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啊!!

  眾人的目光一齊落在空聞方丈臉上,看他是否允諾,隻見他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此言一出,夏羽心中暗忖:

  “武當倒是打得一手好算盤。”

  “武當弄出個七大弟子一起上陣,並讓少林派出十二人,顯得自己以少對多,看似表示自己不占便宜,實際上卻是另有圖謀,有些狹窄了。

  武當這邊,出人越多越厲害。

  這是因為武當有一門名為“真武七截陣”的武功,或者說是陣法。

  這門武功共分七套,各有特殊之處,可給七人修煉,威力隻能算平凡。

  但若二人合力,則師兄弟相輔相成,攻守兼備,威力便立即大增最少三成力。‘

  三人合力作戰的話,威力再次提升。

  ……

  若至七人同時施展,那怕七位都隻是先天級。

  也猶如六十四位當世半步宗師級別的高手同時出手,勉強可以媲美七位宗師級的高手。

  當世之間,算得上半步宗師的高手可不多,至於宗師級別的就更少了。

  整個中原武林的高手總共加起來也不不超過五十人。

  少林中三大神僧和渡厄三僧,再加上兩位天資頂尖的弟子算得上,或者還有掃地僧一樣的隱藏戰力,但加起來也不過九位。

  而在此的隻有四位。

  所以這場戰鬥。

  就算在場的少林弟子全上,麵對真武七截陣估計也是敗多勝少。

  而且這還是沒有俞岱岩,隻有六人,加一個其他武當弟子的真武七截陣!

  為什麽沒有俞岱岩,他骨頭被人廢了而已。

  不止是夏羽想到了這一點關竅,其他少林和尚也想到了,當然他們或許現在不知道這門陣法,但是其中有不妥之處是肯定的。

  雖然不明白其中秘密,但是不同意就是了。

  空智發言道:

  “那樣就太傷和氣了,不如我們師兄弟三人,逐一向武當六俠中的三人請教,一共打三陣,三陣中勝得兩陣者為臝,如何?”

  這個辦法呢?

  少林必勝!

  武當六俠中隻有宋遠橋是進入宗師多年的,他有把握能和三大神僧中的一人戰成平手,其餘人則全都非輸不可。

  而麵對必輸的戰鬥,武當六俠又不是傻子,怎麽會答應。

  其中張鬆溪出列道:“空智大師若是定要單打獨鬥,那也無不可。”

  “隻是我們師兄弟七人,除了三哥俞岱岩因遭少林派弟子毒手,以致無法起床,餘下六人卻誰也不敢退後。”

  “不如我們便六陣分勝敗,武當六弟子分別迎戰少林六位高僧,六陣中勝得四陣者為勝利,怎麽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