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本宮的天下(14)
作者:居閣蘭      更新:2020-12-26 03:51      字數:2262
  蓉嬪一身黑袍將自己包了個嚴嚴實實,剛回到宮中連自己的寢宮都沒回去直奔棲鳳宮而來。

  宮殿內菜香四溢,連清坐在飯桌前正在毫無形象的大快朵頤,快一天沒有進食的蓉嬪一下就餓了。

  宮裏用正餐都有一個規定時間,就連陛下也不例外,像這種我行我素想什麽時候吃就什麽時候吃的人怕也隻有皇後娘娘獨一份了。

  “臣妾見過娘娘。”

  蓉嬪行禮的那一瞬間,連清十分確定自己聽到了一聲肚子叫。

  “來了,坐下吃飯。”

  “臣妾不敢。”

  “和我提要求的時候也沒見你不敢。”連清向來不吃這一套,“坐下來吃吧,順便談談正事。”

  “謝娘娘。”

  蓉嬪確實很餓了,也沒再推辭便落了座,然後萱萱也坐了下來,拿起筷子就開吃,動作自然流暢,一看就是平時沒少幹這種事。

  都說皇後做事從來都有一套自己的準則,如今見到萱萱與皇後同桌吃飯,蓉嬪信了。

  許是這幾天習慣了種種驚喜,蓉嬪早已見怪不怪,淡定的吃著。

  隻是雖然餓了,但心裏懷著心事,蓉嬪吃的有些食不知味。

  連清給萱萱遞了一個眼神,後者回憶,放下筷子,“蓉嬪娘娘,這次出宮有答案了嗎?”

  “有。”蓉嬪也緊接著放下筷子,站起身來,鄭重的跪了下去,“還望皇後娘娘能給簡白一個出人頭地的機會。”

  “很好。”連清就喜歡這種不矜持直奔主題的人。

  一直笑眯眯的連清突然嚴肅,抬起蓉嬪的頭,讓她直視著自己的眼睛,薄唇輕啟,“第一,本宮做任何決定,容不得別人質疑,不管對錯,能做到嗎?”

  “能。”

  蓉嬪幹脆回答。

  “第二,本宮與夏瀛利益並不相關,不管你們做什麽事,首先想到的是本宮可否從中得到好處或是牽連,而不是下意識的從夏瀛的角度從夏國子民的角度出發,能做到嗎?”

  “能。”

  蓉嬪依舊回答的毫不猶豫,她和簡白都恨夏瀛,怎麽會關心他怎麽樣。

  “第三,本宮最討厭欺騙,不管初衷是善還是惡,隻要是欺騙,在本宮這裏就相當於背叛了本宮,所以,實話實說在本宮這裏很重要,當然了,偶爾開一些無關緊要的小玩笑本宮也不會介意,能做到嗎?”

  “能。”

  比起彎彎繞繞,在可以選擇的情況下,蓉嬪反而更喜歡這種實話實說。

  “第四,本宮這裏從來容不下廢物,本宮也從不和別人打感情牌,你和簡白最好做好心理準備,一旦你們自己的失誤會牽連到本宮,本宮會毫不猶豫的將你們扔掉,決不留情,如果你們覺得本宮絕情想出賣本宮,那麽很好,最好祈禱你們有足夠的承受能力,懂?”

  “懂,娘娘放心,臣妾和簡白永遠不會背叛您。”

  “最後一點,跟著本宮混,是你們這輩子做過最對的決定,你和簡白,會在一起的。”

  蓉嬪的臉上有了喜色,“謝娘娘。”

  “不過本宮還是得事先提醒你,那是在合適的時機本宮會成全你們,在那之前,最好管住你們心裏那點悸動。”

  “娘娘放心,臣妾會的,簡白也會的。”

  蓉嬪全程直視著連清的目光,雖然中途被連清眼裏閃爍的精光嚇到了好幾次,但每次回答都沒有紛紛心虛,這讓連清很滿意。

  她放開鉗製住蓉嬪下巴的手,臉上又揚起了熟悉的眯眼笑容,瞬間變得平易近人了起來,“那就吃飯吧,吃完早點休息。”

  蓉嬪走後,連清和萱萱坐在宮殿的門前搖著扇子乘涼,一點形象都不顧就一屁股坐在地上,各扇各的,為這個炎熱的夏季增添了一些涼意。

  “娘娘,蓉嬪可信嗎?”

  萱萱總覺得不能這麽快就相信一個人,但看連清的態度她對蓉嬪還挺好的,這讓萱萱多少有些擔憂,萬一蓉嬪有點自己的小心思。

  “不可信。”

  連清回答,“人這一生可以真正信任的人不多,究其一生或許就隻有那麽幾個,又或許連一個都沒有,我們和蓉嬪也是一種利益交換,她和簡白想在一起,夏瀛是他們在一起的最大阻礙,而我又給了他們最需要的許諾,所以為了彼此的利益,我們背叛對方的可能性幾乎為零。”

  不是說一點都沒有,如果真的就那麽倒黴占了那麽微乎其微的可能性,那連清也隻能自認倒黴。

  “但萱萱你不一樣,你陪著我走過了那麽多年,我信任你甚至超過了父皇母後和兄長們,因為我身處夏國,你是唯一陪在我身邊的人。”

  連清多通透啊,萱萱對她做的決定向來不會多問,今晚多嘴這一句無非就是因為蓉嬪感受到了一種落差,覺得有些不舒服才會問出口。

  或許連她自己都不知道,但多數時候一些細微的變化是一個人失去一個得力助理的關鍵點。

  所以連清有必要給萱萱一顆定心丸。

  果然,當連清明確表態萱萱是自己最信任的人時圍繞在她身邊若有似無的酸氣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興奮的粉紅泡泡。

  夏夜還很長,繁星璀璨,亮晶晶的光芒照不透的,是連清內心的算計。

  科考結果出來的那天,所有人都嚇了一跳,無論是狀元郎還是榜眼,都是百姓根本不熟悉的人。

  狀元郎還好,是某個縣城知縣的兒子,可榜眼卻確確實實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人物。

  這麽些年了,這是第一次科考前三名隻有一個探花是他們熟悉的人,剩下兩個平時連名號都沒聽過。

  民間議論紛紛,朝廷裏也沒好到哪兒去。

  夏瀛倒是挺滿意看到這個結果的,殿試的時候他就特別看好祁淵這個人,雖然出生一個小縣城,但在見到他的時候卻沒有一絲膽怯,直視著自己目光的時候眼裏閃爍的是誌在必得。

  還有那個簡白,雖然和祁淵比起來有些遜色,但是背後一點兒勢力都沒有卻能靠自己考入殿試的時候夏瀛就覺得這個人一定是有一些過人之處。

  相反,好幾個大臣家的家族親戚都紛紛落了榜,夏瀛早就想整治整治這些倚老賣老的前朝大臣了,此次這科考結果不管別人舒不舒服,反正他夏瀛是滿意極了。

  “丞相對這個結果有何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