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519-馮寶的心思(一)
作者:鍾山布衣      更新:2022-04-06 13:32      字數:3089
  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洛陽”與“衛崗鄉”相繼傳出一些重磅消息——首先是當朝宰相李義府的正室夫人與胡人女子,日後的“衛崗縣侯”正妻狄萱萱義結金蘭,成為異姓姐妹;其次,皇帝頒布詔令,召回謝岩、馮寶,同時任命賀蘭敏之繼任“神丘道行軍大總管”, 原“渤遼督運使”劉仁實改任“神丘道行軍副大總管”,兼領“神丘道安撫使”,林運亦擔任“神丘道副大總管”,領“軍丞”職;最後,皇帝詔令“左、右驍衛”,各自出兵五千, 奔赴“百濟”, 助力軍前。

  至此,整個大唐王朝,開赴“遼東”一線的總兵力近三十萬,任誰也知道,當今皇帝陛下,那是鐵了心要平定“遼東”。

  朝堂上發生的事情,馮寶和謝岩都不太清楚,此刻,他們二人,都在“登州”。

  謝岩大婚日期為“顯慶六年七月十一”,而眼下已進六月,滿打滿算,也隻有一個月多一點。

  在最初的“軍略”當中,唐軍立足“百濟”以後,謝岩即可以返回鄉裏完婚,明年待大戰正式開啟,方回歸軍前統兵。

  可是在一係列陰差陽錯之下,大唐快速平滅“百濟”, 致使時間有些不夠。

  因此,王福來他們前腳離開,謝岩隨後即安排“回朝”事宜,哪知道馮寶的動作更快,去了“熊津城”後,僅僅待了兩天,就帶領親衛以及他組織到的“商賈”,跟隨運送物資的“長安號”先一步回到“登州”。

  因為沒有戰事,所以身為軍中第二人,馮寶的自由度那是無可比擬,隻要謝岩不反對,誰也無話可說。

  可謝岩能說什麽呢?除了苦笑搖頭,隻能當做不知道。

  因為聽說謝大總管即將回“登州”,故傳旨宦官便沒有出海,而是等他到了,才當眾宣讀皇帝“詔令”。

  一天後,馮寶帶上石子和十餘名親衛,輕騎而出,直奔“洛陽”。

  當天晚些時候,謝岩同樣如此。

  他們兩個人,不約而同地將押送“百濟王室”的重任留給韓成,反正有“武平堡老兵”以及“衛崗鄉府兵”,那些人也玩不出什麽花樣來。

  緊趕慢趕,終於在七月初二,先後抵達“洛陽”。

  這一次,無論謝岩還是馮寶,都沒有選擇直接回鄉,而是分別通過“三省”,向皇帝遞交了正式覲見奏疏……

  隻是不知道出於什麽原因,李治並沒有召見二人,僅說一句“知道了”,便沒了下文。

  既然不知道皇帝心思,謝岩也就沒動那個腦筋,而是直接回鄉。

  馮寶原也作此想,卻臨時改變了主意,決定先去拜會李義府。

  馮寶從傳旨宦官那裏得知,狄萱萱與李義府夫人成為異姓姐妹,就猜出李義府必定有求於自己,再結合真正曆史實際來看,隱約猜出其意思,那麽,去見一麵,很有必要,因為,在馮寶的心裏,逐漸形成了一個較為成熟的計劃。

  午時,李義府前腳剛散朝回府,即聽聞馮寶登門拜訪,心中大喜,親自出迎,在一番熱情寒暄之後,二人於府內書房落座。

  馮寶先就夫人狄萱萱一事,表示感謝,而後道:“吾不日大婚,李中書莫忘出席才是。”

  “一定、一定!”別看李義府嘴上說的無比肯定,其實這件事,他還真沒有想好應該怎麽做,隻不過基本想法倒是有,那就是兩家都得去,不過先後順序需要思量罷了。

  “馮侯自西域歸來,又南下出海,一別多年為國操勞,實是可敬。”

  馮寶知道李義府開始將話題往正事上引,於是接話道:“哪裏,比不得李中書留在朝堂。”

  “嗬嗬,朝堂又如何?”李義府頗不以為然地道。

  “哦,此話怎講?”

  李義府等的就是馮寶這句話,當下言及自己苦處……簡而言之,意為朝廷內外,奸臣橫行,無端生事。

  馮寶聽得心裏那叫一個“樂”,心說:“你這個聞名千年的大奸臣,竟然說別人?真是有意思。”

  不過,這話當然無法直接說出口。

  馮寶想了一下,道:“朝堂之事,當陛下聖心獨斷,餘者皆不足慮。”

  “眾口爍爍,難保無虞。”李義府終於道出自己的擔憂。

  “那辭官便是。”

  馮寶看似極為隨意的一句話,嚇了李義府一大跳,好在不等他作出反應,馮寶緊跟著又道:“李中書以為,兵部高侍郎,今下如何?”

  “聖眷正隆,不日可任尚書。”

  馮寶微微頷首,再道:“李中書可想想高侍郎昔日種種,即可知所謂辭官之說,當為何意。”

  李義府那是何等人物,僅僅從這一句簡單話裏,完全聽懂了馮寶的意思。

  簡單來說——以退為進。

  退出朝堂,進入“皇家學堂”,而後伺機再起。

  李義府手撚長須,狀若長思。

  可是,馮寶並沒有給他思考的時間,而是忽然轉到另外一個話題上,問:“李中書可知吾之‘寶莊’?”

  “當然知曉。”

  “‘寶莊’四周,良田數萬畝,另有部分山地,實為不可多得的好地方。”

  “馮侯此言何意?”李義府聽出馮寶話裏有話,故而問道。

  馮寶笑了笑,反問道:“官道向西,至‘衛崗鄉’界,那一片地,想來也有‘衛崗鄉’大小吧。”

  “大體相當。”李義府頷首言道。

  “據吾所知,田地八成屬各家勳貴,百姓所有甚少,吾請問李中書,吾若租下,可有難處?”

  李義府知道,在掙錢這些事情上,馮寶那絕對是本朝第一人,所以幾乎不去多想,直接道:“田地大多本就租予農人,馮侯若有意,恐無人不願。”

  “既如此,吾租下田地,劃歸‘衛崗鄉’,不知可行否?”

  “嘶——何故如此?”李義府極為吃驚地道。

  “吾欲奏請陛下,設‘寶莊鄉’。”

  “什、什麽?”李義府完全跟不上馮寶的節奏,非常吃驚,連話也說不周全。

  “設‘寶莊鄉’,行‘衛崗鄉’之事。”

  李義府這一下是完全聽懂了。馮寶他這是向朝廷索要“權力”和地盤。

  不等李義府表態,馮寶繼續道:“警官掌‘衛崗鄉’,成效斐然,吾以為,可超越之。”

  李義府真是有些腦子不夠用了,在他看來,“衛崗鄉”難以效仿。別的不說,單就“皇家學堂”,皇帝陛下也不可能再一次設立。而沒有這樣一座學堂,任何一個地方想要效仿“衛崗鄉”,那個難度實在太大。

  然而,馮寶不僅想做,而且更說“超越之”,其底氣又在哪裏呢?

  嚴格來說,馮寶心裏隻有一個大概規劃,若是落到實處,還需要仔細斟酌完善,所以,他壓根兒就沒有解釋,隻是告訴李義府,未來的“寶莊鄉”,也會有一座學堂,甚至連名字都想好了,叫“大唐精英學堂”,並且盛邀李義府,出任“學堂督學”。

  李義府就搞不懂了,“皇家學堂”如今名義上是官辦,所以官員出任“督學”,在情理之中,可那個還不知道在哪兒的“大唐精英學堂”,又何來底氣,招募自己堂堂宰相任職呢?

  馮寶沒詳說,僅僅言道:“學堂之事,吾自有章程,李中書若有意,隨時可告知。”

  李義府嘴上雖然應允,心裏卻有些不以為然,不過他也清楚,馮寶提出的“以退為進”的方法,倒不失為一個好法子。

  馮寶到底想什麽?謝岩可不知道。他徑直回到“謝府”,屁股還沒坐熱,即有守門親兵來報:“洛、黃二位大掌櫃前來拜訪。”

  謝岩想都不用想,也知道他們目的。

  迎進書房,謝岩先是好奇地問道:“吾此番歸來,知者甚少,二位大掌櫃怎會知曉?”

  “侯爺,自聽聞之後,吾二人那是夜不能寐,不得已,隻能差人在‘洛陽’東門守著。”

  “正是!”黃守義接著洛克然的話問道:“馮侯怎未曾一起回鄉?”

  “唉——”謝岩歎息一聲道:“馮侯與吾有些許誤會,不過無妨,一切當如舊。”

  此言一出,謝岩明顯注意到他們兩個人那是各自鬆了一口氣。

  “二位,吾與馮侯之間,無論何事,皆個人恩怨,絕不會涉及其他,且請放心好了。”

  “哪裏哪裏。”黃守義趕緊言道:“二位侯爺情義深重,怎可因、因些許小事而致嫌隙。”

  “黃掌櫃所言極是,二位侯爺和睦,那可比什麽都強。”

  謝岩笑了一下,沒有再說,而是他很清楚,在沒有搞明白馮寶真實想法以前,隻怕回到過去,是不可能了。

  既然洛克然、黃守義登門,那麽有些事情,謝岩也就直接說了……重點是馮寶招募的“商賈團”,有近兩百人,很快將來到“衛崗鄉”。如何與他們合作,謝岩既道出自己想法,又劃出了紅線,以免他們行差踏錯。

  臨了還囑咐他們一句:“此事尚需問問馮侯,切不可自行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