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98章 訪談(2)
作者:通吃道人.QD      更新:2020-09-01 19:32      字數:2291
  尋常人來央視演播廳不是戰戰兢兢便是如履薄冰,生恐言辭錯漏,輕則鬧笑話,重則攤上麻煩。

  av的主持人則習慣了居高臨下的提問方式,覺著自己天然正義,掌握話語權,見誰都高半截,動不動就代表亞洲。

  可這套在周大爺麵前不好使,這位是想說啥就說啥。

  主持人也幹脆放棄按套路來,選擇激進點的問題,“周總,您好像對國內媒體多有不滿?”

  “坦誠點,把‘好像’去掉,我就是不滿。”

  這真是嘴炮無敵了。

  “為什麽?”

  主持人聽到如此放肆的話語,也算是激起了強烈的采訪興趣。平常的采訪對象規規矩矩,四平八穩,哪有這位刺激啊?

  “因為你們媒體壓根不專業。

  理工農醫等自然學科的從業人員不管水平高低,都知道要拿數據和事實說話,否則很容易出錯。懂的就說懂,不懂的不敢隨便亂講。

  偏生學文科的媒體從業者大多‘一瓶不滿,半瓶晃蕩’,總以為自己啥都懂,一張口卻胡說八道。

  現在流行誇西方,可誇起來都一個調調。

  西方的啥啥啥就是好啊,國內的啥啥啥就是比不上啊。為什麽比不上啊?因為國人不行啊。為什麽國人不行?沒道理的,就是不行啊。

  要麽就是‘西方那麽強,所以一切都是好的。不接受辯駁,辯駁就是你被洗腦了。你得看看西方的書。國內的書都是錯的,西方的才是真的。’”

  周青峰跟耍口技般活靈活現,把這段話說的惟妙惟肖。坐他對麵的主持人是呆若木雞,當場傻眼——敢這麽嘲諷媒體的,頭一回見啊。

  在av的地盤說這話,不怕被打麽?

  還真不怕。

  可總裁閣下還沒完呢。

  “不就是覺著國內待遇低,想出國去享受麽?何必把那點嫌貧愛富的小心思打扮成高尚追求?要出國就直說嘛。

  真想出國,其實很簡單。

  與其絞盡腦汁跑門路,不如來‘聖光’。

  隻要工作績效好,不但工資收入高,頂多五六年後就有出國機會。歐美日等發達國家都可以去,外派機會多得很,入籍國外也容易。”

  這不是周青峰第一次說類似的話了,但每次都能帶來轟動效果。哪怕是這錄播現場,主持人,攝像師,節目導演,以及蕭金浪,都發出低聲輕歎。

  “按很多人的邏輯,有錢人的話更可信。我現在身家已經超過千億,西方也沒多少人能與我相比,那麽我的話基本可以算真理。”

  周青峰故意沒說身家的貨幣單位。觀眾大多覺著是軟妹幣,要是知道按美元算,隻怕會暴動——比如匯豐絕對坐不住。

  “很多人對聽大道理有逆反情緒,我自己也不愛。所以來聽我的低俗之言吧,總比聽那些身家不到百萬的公知強。

  那些家夥都是窮鬼,出國對他們猶如鍍了金身,故作驚人之語其實是做生意。但他們在我麵前根本不值一提,猶如低能兒。”

  ‘千億’這個數字果然具有震撼性,旁人隻知道‘聖光’夠強,卻不知道‘聖光’竟然如此之強——富可敵國說的就是周大爺了。

  ‘千億’鎮場,一貫自信的主持人都覺著矮了幾分,不自覺的問道:“周總,你怎麽賺到這麽多錢的?”

  周青峰為此哈哈大笑,“這個問題提的好。在很多國人眼裏,自己腳下的土地貧瘠,落後,窮苦。但在我眼裏,這裏處處都是發財的機會。

  有幾個人想過,十億人口的統一市場是多麽難能可貴的金礦嗎?很多人知道‘聖光’搞了vcd產業,但集團介入的產業太多了。

  舉個例子,成年女性用的衛生巾。為了衛生和健康,這個產品是剛需,但國內能生產的企業很少。

  ‘聖光’從兩年前就通過入股企業或自建工廠的方式,快速進入這個市場。我們從原材料入手,拚命的擴大產能,壓低成本。

  年初,我們的原材料工廠陸續建成投產。無紡布,絨毛漿,吸水紙等等的生產線立刻全負荷生產。

  今年才上手,光這單項產品的上半年銷售額就做到五億軟妹幣。明年我們還要繼續爆產能。因為全國市場是在太大了,又沒人能跟我們競爭,真是賺錢賺到手軟。

  衛生用品的相關工廠在魔都,廠門口二十四小時堵著經銷商拉貨的卡車。由於產品供不應求,很多客戶寧願加價采購。你說我掙不掙錢?當然掙錢啊!

  類似產品,集團能做到質優價廉,打得國外品牌毫無還手之力。我們明年擴產後就會想辦法出口,賺外匯也是輕輕鬆鬆的事。

  當初為了供應東歐和毛熊的市場,‘聖光’經營的輕工業產品真的是五花八門。從吃喝拉撒到衣食住行,我們全包了。隻有你想不到,沒有我們不做的。”

  這話說來豪情萬丈,霸道總裁就應該如此。

  主持人被周青峰抑揚頓挫的語調帶動,興奮的問道:“周總,再舉幾個例子。我們很想聽聽‘聖光’還在什麽行業獲得看似渺小,實則偉大的成就。”

  “沒問題。”周青峰也是談性來了,他翻手一攤,“墓碑,‘聖光’甚至出口墓碑。”

  “墓碑?”主持人真的驚訝了,“國外難道連墓碑都從‘聖光’手裏購買?”

  “當然了。我們在福建有專門的石材基地,隻用一年就占據了日本百分之二十的墓碑市場份額。再過幾年,這個份額肯定會更高。

  日本人的墳地需要大量石材,還經常翻新。他們自己的人工高,墓碑都靠進口。過去是從東南亞或者土耳其巴西等國購買,但現在這個市場被我們搶了。

  我們接下來要把石材產品賣到歐美去,賺更多的外匯。別小看墓碑,一年能有兩三千萬美元的利潤。福建有的鄉鎮就靠這個脫貧致富。”

  這聽起來像是玄幻故事。

  主持人驚訝了,瞪著眼睛不敢相信。但他看周青峰輕鬆的表情,卻不由自主的意識到這並非吹牛皮。

  光是賣墓碑就能發財,這太過挑戰想象力了。

  “在無能之人眼裏,隻有到國外端盤子洗馬桶才能賺錢。可在我眼裏,國內到處都是尚未開發的金礦。隨便幹點啥都能帶來不可思議的財富。

  所以嘛,自信點。我們比想象中強多了。”

  周青峰擺了擺手,表示——我就是這麽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