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武候遺策2
作者:絕域輕騎      更新:2020-03-15 18:20      字數:3368
  聽到此,李子木想起了大殿門口那具屹立千年不倒的骷髏,那柄大刀,還有那個九洲連環門,以及門外的那些白骨,再加上劉忠漢給李子木講的他當時上岸看到的那些情景。稍加聯係起來一想,不難想到,當時關索保護著劉諶的長子到大殿外,正想鑽進九州連環門的那個小洞口時,追兵來了,他們一行人無法脫身,所以關索隻身一人擋住追兵,讓其他人護著劉湛長子逃走。關索雖然梟勇,但也是雙拳難敵四手,終究寡不敵眾,最後也英勇就義了。

  那些親兵護著劉諶的長子跑過連環門之後,便在清水池邊等候關索,等了許久不見關索過來,他們知道關索可能已經戰死了。關索一死,就沒有人能約束到他們了,那些親兵可能也不想再過這種忘命天涯的生活了,再加上他們看到劉諶長子身上帶了那麽多的財物,所以起了貪財之心。於是親兵內部起了內訌,互相大打出手搶奪財物,最後竟落得兩敗俱傷、無一生還的下場。

  那些追兵追到連環門前,無法打開那連環門,可能亂按一氣,最後觸動了機關,紛紛中毒而死,所以在連環門的另一麵也留下了一堆堆白骨。

  而劉忠漢給李子木的那塊項鏈很有可能就是諸葛懷給劉諶長子的那件信物,最後竟輾轉流落到自己的手上。想到此,李子木不由得伸手摸了一下藏於貼身口袋裏的項鏈,這個莫非就是遺策裏提到的複國信物之一?

  唉!真是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諸葛懷安排的再完美、再詳盡,也沒有想到關索會戰死,親兵會反判,以至於他那天衣無縫的複國計劃會出現了一個大大的漏洞,同時也留下了一個大大的遺憾。

  讀完了這一切,他們心情不知是輕鬆還是沉重,諸葛一門對蜀漢是忠心耿耿,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態度的確實讓人值得尊重。當初諸葛亮初出茅廬的時候,就知道興複漢室難度有多麽的大,而他還義無反顧地接受了這個極具有挑戰性的任務,並且差一點就完成了這個明知不可為而為之的重任。

  若不是後來劉備不聽勸阻,一意孤行,與東吳開戰,致孫劉聯合破壞,又使蜀國損兵折將,國力大減,這後事還真不好說,不一定魏國和司馬氏就能一統天下。

  現在這個諸葛懷比他老爸更執著,人家諸葛亮出山的那個時候;將,還有關、張、趙;兵,還有幾大千;地,還有個新野縣;現在諸葛懷什麽也沒有,他還初衷不改,真的不知道說他什麽好,是欽佩?還是嘲笑?

  但是唯一有一點可以肯定的是,這裏的確還有密秘逃生的通道,諸葛懷和劉諶等人肯定就是從這條密道逃走的,這是美女他們讀完了這段話之後最大,也是最振奮人心的發現。

  而且,從那段文字中不難看出,這後麵的路肯定是一片坦途了,不會再有危險了,因為諸葛懷再牛,也不會在自己逃走的專用通道上再設陷阱吧?想到此,李子木他們的心情也好了許多。

  往前走了一段,前麵牆上有又一段文字,前麵赫然幾個大字映入眼簾《武候遺策》,緊接著下麵

  是一道序,隻是字跡相當潦草,像是慌忙之中胡亂刻畫上去的一樣:

  大意是說,家母黃月英在彌留之際,把諸葛懷叫到麵前,告訴了他父親生前的安排,並把《遺策》交給了他。看了之後他才知道《遺策》裏麵有很多關於當年諸葛亮南征孟獲時的記錄;行軍打仗的戰略戰術;還有一些對今後時局發展的見解和征戰的經驗總結,可以說是傾注了諸葛亮大量的心血,極其具有價值。

  黃月英死後,這《遺策》全文就隻有諸葛懷一人知曉,現在形勢危急,前路吉凶未卜,敵人咄咄相逼,他怕從地宮裏出去以後被敵人擒獲,《遺策》落入壞人之手,那可就助紂為虐,遺禍萬年了,所以他焚毀了原稿。

  原稿焚毀以後,他又後悔不已,畢竟那是家父親筆所留的遺物,是諸葛亮一生的心血所在,自己此去吉凶未卜,若因此而失傳,實在是對不起先父,這樣的結果也非諸葛亮所願。

  因此,在匆匆忙忙之中,諸葛懷又悄悄地把它原原本本地刻在了這個石壁上,以期待後世有緣人來見證那一段跌宕起伏的曆史,來見證諸葛亮是如何的料事如神,如何的運籌帷幄,創下了如此的豐功偉績。

  《遺策》全文如下:

  南中僻遠,雖為不毛之地,實為我蜀漢之根本,蜀漢地狹,人口稀缺,欲求北出庸涼,東向宛洛,一統天下,必先固本強基,以解後顧之憂。

  南人尚武有力,稍加調教,必為敢死之士,然其首領孟獲,不習王化,愧對皇恩,縷縷興兵犯境,占我邊城,擄我邊民。建興三年,親率大軍分三路平定南中。

  ……

  搬師之日,冤魂索頭阻於瀘水,以麵作頭賜之,方得解脫。恐路有不測,乃命軍中方術士,赴麗水尋得金烏玉盤石。此石乃女媧補天遺之,深藏陰陽日月之精華,內含萬物生長之靈氣,集天罡北鬥之霸氣,納天地五行之正氣,可克冤魂之怨氣。

  餘齋戒淋浴,擇吉日子時,月明星盛之際,以河洛厚土作七星五行爐,引朱雀之火,焚青木之炭融之,得赤金若幹。以先前所留模具盛之,再以極地之冰卻之,得二聖物。

  其一懸於纛,以天罡北鬥之氣,彰我王代天巡狩,奉天討賊之意……後因此物王氣太盛,不敢久留左右,置於成都。其一藏於身,以天地五行之正氣,驅邪避惡,維護正義。

  ……

  《遺策》大意是說:蜀漢國力虛弱,兵微將寡,為了完成興複漢室統一天下的遺願,不得不從長計議。南中大地雖然偏僻,且多數是荒涼的地方,無法生長莊稼,但是南中蠻人講義氣,尚武有力,可以收為已用,為蜀漢提供兵源。

  但由於他們的首領孟獲,受他人煽動蠱惑,出爾反爾,時常反判,騷擾我國後方,牽製了蜀國大量的兵力,也消耗了物力和國力,因此為了徹底解除後顧之憂,避免四麵受敵,才興兵南征。

  在南征作戰的過程中,諸葛亮發現孟獲呆的山洞選址優越、設計合理、布局講究、機關眾多,致使漢軍最後在

  進攻山洞的過程中死傷慘重。這讓諸亮感到十分驚奇,僅憑當時南蠻地區的生產力和南蠻地區工匠的能力是根本設計和建造不出這樣的地宮機關的。而這些地宮在史料上又沒有任何的文獻記載,因此,修建這些地宮和機關肯定不是官方或政府的行為,肯定是一些民間組織的傑出貢獻。

  所以,諸葛亮判斷這些地宮一定是有匠心世外高人或者說是一個神秘的組織幫助孟獲修建的。但這些人為什麽在孟獲兵敗的時候為什麽又不直接出麵幫助他呢?看來他們一定有什麽難言之隱,以至於不敢光明正大地出來直接參戰。

  要是能得到這樣的世外高人或者神秘組織來幫助積貧積弱的蜀國,那蜀漢一定會變得無比強大,所以諸葛亮想通過孟獲這條線索,順藤摸瓜,找到這個世外高人或神秘組織,希望說服他們為蜀漢所用。

  為了解開這個地宮的秘密,而又不為他人所知曉,也為了徹底征服南蠻人的心理,讓他們永不敢反判,所以諸葛亮在屢次擒獲了孟獲之後,又把他放了。

  孟獲也非常配合,帶著諸葛亮走遍了南中大地,也把自己辛辛苦苦經營的老巢一個一個毫無保留地展示在諸葛亮的麵前,所以才有七擒孟獲的故事發生。

  古人說狡免三窟,沒想到這個孟獲居然有7個大本營,而這7個大本營的設計建造個個一絕,經過7次戰鬥,孟獲終於無處可逃,也再無地可藏,最後終於心悅承服,答應永不再反判。

  孟獲臣服之後,諸葛亮追問孟獲這7處地宮是何人所建,想從孟獲口中得到答案,最起碼也能得到一些線索嘛。孟獲居然說他也不知道,隻知道這些山洞有些已經有400多年的曆史了,好像是他們先祖與某個神秘組織達成了某種協議,由這個組織負責對這些山洞選址、設計、建造,為這些南蠻部落建造安全的老巢,同時還挑選一些天姿比較聰明的南蠻人後代,充實到他們的組織中去,由那個組織幫助教育培訓,從而改善南蠻人落後的生產能力。

  而作為回報,南蠻人必須為他們這個組織提供藏身之所,安全保衛,生活所需,並為他們組織保守秘密。直到現在這個神秘的組織,住在什麽地方?有多少人?幹些什麽事?連孟獲也不知道。

  大約1、2百年前,這個神秘組織偶爾還會派人來維修、改造山洞裏的機關,後來他們就再也沒來過了,連各部落中派去學習的子弟,都再未露麵,所以現在完全失去了聯係。

  諸葛亮詳細考察了那7個老巢,發現它們的選址、布局、設計都是上上之選,可以看出這個地宮的設計者絕非泛泛之輩。

  諸葛亮想盡自己的平身所知,查閱了大量的史料,再經多方考證,並對那些建築和機關進行了綜合研究、拆解、再安裝,最後他不由得想起了一個神秘消失了400多年的,各方勢力、各路諸候都在不遺餘力,極力尋找的神秘組織…….。

  隻有這個組織才有能力在當時那樣的生產力條件下,設計並建造出這樣的建築和機關。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