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九十三章 南征祭文
作者:絕域輕騎      更新:2021-07-05 14:24      字數:4326
  在龜鶴丘井陣裏麵,劉忠義已經到了油盡燈枯的地步,氣若遊絲的他看來已經撐不了多久了,但他仍然竭盡全力地振作起精神,在繼續著自己的講述。他不想留下遺憾,他想趁著這最後的一點時光,把自己想要表述的內容全部表達出來,要不然就再也沒有機會了。

  ??“看來我們的祖先早已料定了今日之事,所以才會留下這兩個罐子在這裏,既然先祖已經有了這樣周密的安排,那就按先祖安排的辦吧!把我們的骸骨燒成骨灰,裝有這兩隻小罐子裏麵帶出去吧!至於葬在那裏就順其自然,聽天由命吧!記住無論在什麽時候,無論麵臨多麽困難的處境,你們都不能逃避,尤其是在對付東瀛人方麵,必須要全為以赴,必須要爭鋒相對,哪怕是自己粉身碎骨,也要不惜一切代價去破壞東瀛人的陰謀,我們中國人絕對不能做賣國賊,更不能做東瀛人的幫凶,華夏兒女,誓與東瀛倭寇不共戴天!”

  ??“記往咱們的祖訓,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咱們不僅要說到,更要做到,而且還要一代一代傳承下去,今天我就把它交給你了,今後就要靠你把它傳承下去了。”

  ??劉忠義用最後的一點點力氣說完了最後的一句話後,便閉上的雙眼,那張飽經風霜的臉上也沒有一了絲血色,身上僅剩的一點點體溫也在漸漸退去,那張像陣年的老黃紙一樣的臉龐上早已浸滿了淚水,甚至打濕了大家身上的衣襟。

  ??文立抬起頭來,仰天長嘯一聲,然後便靜靜地呆在原地,沒有了下文,他這一突然的變故,可嚇壞了雷霆,雷霆連忙走上前去伸出自己有力的手臂,小心地扶著文立,生怕他會有什麽不測,或者有什麽意想不到的反應。

  ??過了一會兒,文立才收住了眼淚,轉過身來,對著雷霆說道:“家父既已仙去,還煩請雷霆兄弟與我一起處理家父的後事。”

  ??“文立哥哥見外了,有什麽事盡管吩咐就是了!”雷霆也不含糊。

  ??倆人合力將棺材裏的骸骨請了出來,然後再用手中的劍將棺材劈開,接下來將其點燃,那些木材剛好能將劉諶和劉忠義的遺體焚燒完畢。

  ??文立先後將二人的遺骸燒成了骨灰,並分別裝在兩個像眼珠子一樣的罐子裏麵,這時他們才發現,那兩個罐子的下麵分別寫著“黑”和“土”兩個字,隻是當時文立過於悲痛,而雷霆又過於粗心,所以兩個人都沒有把這件事放在心上。

  ??兩罐骨灰裝好以後,文立又跪在了兩罐骨灰麵前,畢恭畢敬地磕了三個頭,然後再抬起頭來,用那雙血紅的眼珠子,看向遠方,盡管遠方什麽也看不到,但那眼裏全是堅定執著的眼神,仿佛可以穿透黑暗的夜空,直達遙遠的天際,看到光明的未來。

  ??文立將兩個罐子小心地放進了自己的背包裏麵,倆人收拾好行裝準備再次出擊。

  ??正欲轉身之際,文立發現地上居然還刻有很多密密麻麻的字,隻是先前上麵放著那個大大的棺材,大家都無法看到,現在把棺材搬開了,這些字便顯露 了出來。

  ??文立停下腳步,仔細地觀看了起來,其內容如下:

  ??《南征祭文》

  ??“南中不服王化已久,荒蠻失序,數生反側,以武平之固易,欲長治久安卻難。倘若遣將不當,恐反而複反,驟生大亂,故而臣欲親往,竭盡所能,以保南中長久太平。

  ??南中曆來歸屬大漢,數百年之間朝廷在此設官分爵,牧民養卒,百姓欣然戴之,此番王師南進,皆因南中豪強欲念過重,欺君罔上,窮兵瀆武,屢興叛亂,以致邊民受苦,疆土幅裂,邊地有風塵之急,荒野有犬馬之驚,故而我奉天子聖詔,揮義師敉平叛亂,以為兵燹銷滅,重造升平。

  ??然爾等一敗再敗,卻不思悔改,區區螢火之光,豈能與日月爭輝,綿綿蚍蜉之力,豈敢與天威抗衡,若執迷不悟,此徒增糜爛而已,望爾等懸崖勒馬,洗心革麵,漢夷攜手,永創太平。

  ??為蕩清奸佞,重樹日月,還萬民以太平,攜吾皇之天恩,奉華夏 之威靈,折衝宇宙,氣衝霄漢,長戟百萬,旌旗千幡,鐵騎動而北風起,劍氣衝而南疆平。暗嗚則山嶽崩頹,叱吒則風雲變色,橫掃三江而布天威,踏破五嶽而諭皇恩。

  ??既有人心,當行人事,毋得不為南中數萬百姓思量乎?使兵戈接踵,元元披荊,嗷嗷瀝血,試問誰才是肇難之首,誰又該擔此難赦之罪?”

  ??自此,漢家兒郞,不分老幼尊卑,不分強弱貴踐,戮力同心,忠君愛國,傾黃河之水,決東海之波,吾誌不改。時刻征天伐之野心,討民誅之惡念,滅歁民之賊寇,剿結夥之強盜,遂滄海橫流。吾立身無愧,任屍覆四野,唯精魂可依。

  ??……

  ??吾雖不忍陷萬民於水火,亦不可辱國之土,喪國之疆,今,賊寇犯境,屠我子民,踐我國土,迫於無耐,憤然迎敵,隻為複我華夏山河,還我子民太平盛世,方不負天子之重托。

  ??吾軍所過之處,曉以大義,南中百姓無不信服,唯爾等狂妄之徒,不識時務,不辯是非,頑固不悔,屢興刀兵,屢毀太平之望!脅持無辜,為己作倀,考爾之戾舉,可為寒心,爾縱不思一己之私

  ??今遇丘井之陣,陣中所遺陶罐兩隻,罐體有字,一黑一土,方知乃墨家所留,卻不知其意,故加持陣型,保而存之,待後來者察之。 觀陣中丘井,如桑梓家園,方知軒轅黃帝創陣之真諦,乃感桑梓養育之恩,念百姓民生之苦。

  ??惜戰火一起,家鄉父老,誰無失親之痛,誰無毀家之諛,然爾等狂徒因一已之私,擅起刀兵,至天地昏暗,烽煙四起,燹骨成丘,溢血盈江。家園隻剩一片瓦礫,黎民不餘寸骨,此,汝等之罪過也。

  ??孟獲七城,俱為墨家所建,處處選址,皆極有深意,其中鬼斧神工,機關林立,吾有幸破之,七擒孟獲,然七城中秘密高深莫測,一時難以探明。恰逢國事頹糜,軍情緊急,不容我等在此細查詳究,特留孟獲所告之揭語於此,望後來有緣人解之。“五行聚首,七星花開。九州浮沉,黑土同在。”

  ??北鬥迷蹤引,五行鎮邪 扇,二者神物,金玉所製,集天地之正氣,日月之靈光而成,得之,可開七城,完達使命,望 後來者慎之!慎之!

  ??今當班師,作此文留與爾等,並融龜鶴於丘井之陣,注入吾之精氣,萬望爾等以此為鑒,世代勿忘今日之盟勢,感念漢夷永世之和好,罷刀兵於此間,唱頌歌於萬代。重開七城,尋得神物,匡複我漢家江山。

  ??——大漢丞相諸葛亮。

  ??這段文字的結尾居然是諸葛亮,而且裏麵還總結了南征的原因和自己想要達到的目的,以及他對後人的期望,可惜劉諶和諸葛懷雖然都知曉其中的利害關係,也明白自己的目標任務,但卻無法完成諸葛亮的心願。

  ??前麵一段顯然是討伐叛亂者的檄文,文中既顯示了不可抗拒的天威,又顯示了自己堅定不移的討伐決心,所以讀起來字字誅心,句句拷魂。那字裏行間自帶一股盛氣淩人之氣,雙目一看便覺得壓力山大,用心去讀更覺得讓人心驚膽顫,讀罷之後更是讓人汗流頰背。

  ??這段文章就連旁觀者讀起來也覺得難以承受,更不用說當事人是何感覺了。難怪陣琳為袁紹寫的一篇《討曹檄文》,曹操讀後會驚得毛骨悚然,以至於汗出如漿,久患隨即痊愈。

  ??看來這好的文章的確可以養人,也可以救人甚至是殺人。

  ??而中間那一段又體現了他心係萬民,心懷天下的一貫理念,看了之後方知諸葛丞相的愛民之真,愛國之切,真是讓人為之動容。

  ??而最後的兩段,才是他真正想留給後人的內容,裏麵不僅點明了這七座孟獲城的由來,而且還總結了這七座城裏的機關陷阱,同時還留下了那四句揭語,再次點明了這七座城裏麵包含的重要內容,以及他將龜鶴的元素融於丘井陣裏麵的初衷,便是為了給有緣人留下打開七處孟獲城的線索。

  ??大家透過這段文字可以感受到諸葛亮當時的心情,也體會得到他的處境,特別是他那平亂安民的決心,是無比的堅定;討賊複漢的信念,更是無法動搖;其吞吐天地,囊括宇宙的誌氣是讀起來讓人感慨萬千,更是蕩氣回腸。

  ??可惜謀事在人,成事在天,世道坎坷,事事難料,導至劉諶宏圖難展,壯誌難酬,隨著歲月的逝去,他也隻能草草葬身於此。

  ??強如諸葛亮也有失算失策的時候,更何況是劉諶和諸葛懷呢?所以這一切並不奇怪。所謂差之毫厘,繆之千裏,沒有想到,當年一個小小的失誤,卻讓事情的發展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也讓諸葛亮的一番苦心付之東流。

  ??事情到此,諸葛亮七擒孟獲的真正原因才得已經揭曉,這段文字裏麵每一字每一句都包含了諸葛亮對國家的忠誠,對人民的熱愛和對民生的關注,以及自己那滿腔的熱血。他真的是一個心懷天下,情係萬民的忠臣賢相,複興漢室就是他的唯一願望,以至於到最後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而墨家的秘密也由此牽出,看來諸葛亮當年的確是想通過孟獲這條線索,找到墨家消亡的原因,並且重新找到這一支墨家的傳人,然後通過他們的幫助,打開這幾座城,找到他想要找的東西,這才是他真正的想法。

  ??收拾好了一切之後,文立和雷霆又從龜鶴丘井陣裏麵慢慢地出來,雖然文立的情緒還有一些低迷,但目前事態緊迫,已經不容許再給他更多的時間去調整、去適應了!相信一個鐵骨錚錚的男兒,應該能夠經得起這樣的打擊。

  ??這時,空氣中煙火的氣息已經散盡,雷霆便聞到空氣有有一股淡淡的香味,那味道就和先前他聞到的風情木耳的味道一樣,他循著香味望去,原來在龜鶴丘井陣的另外一端,長滿了先前差點害死自己的風情木耳,而那些風情木耳還在以極其緩慢的速度向著他們所站的方向漫延過來。

  ??雷霆現在終於明白了,原來種植下這些木耳的人就是害怕有人從其他地方闖入龜鶴丘井陣,所以才會布下木耳的風情陷阱,而剛才因為有棺材存在,所以那些木耳無法朝這邊漫延,現在那具棺材已經被燒毀了,所以這個龜鶴丘井陣也即將變成風情木耳的天下了。

  ??文立沒有見識 過風情木耳的曆害,他還想過去看個明白,雷霆知道危險臨近,所以拉著不明究裏的文立一趟朝陣外跑去。

  書屋小說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