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五章 品經論道2
作者:絕域輕騎      更新:2021-03-20 05:46      字數:3577
  “道長,晚輩請教了,剛才道長所說老子的名言是何意思?”李子木雖然對對方身份和目的心存懷疑,但也不能因此而失了做人的禮數,還是禮節性地回應了對方兩句,免得讓對方尷尬。

  但對對方的論點,他既沒有附和,也沒有反駁,而是落落大方地進行請教,算是站穩了自己的腳步,盡到了自己的禮數,這樣既能讓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且也不傷對方的麵子,是一個雙方都樂易接受的場麵。

  “這句話是告訴大家,自然的法則是對待世間萬象一切平等,在人的世界裏,就應當如此,才符合正道”!那個道士繼續心平氣和地說道,看來他也很喜歡這樣的交流氛圍。

  “你認為這個世界是平等的嗎?那為什麽每一個物種都有強弱之分,有的站在食物鏈的頂端,而有的又處於食物鏈的底層,這算平等嗎?甚至連人都有高低貴賤之別!”李子木繼續用請教的口吻問道。

  “這正是大自然平等的表現,你付出多大的努力,就會取得多大的成果,每一個人都 隻看到猛獸吞噬牛羊的幸福時刻,但誰也不知道,當牛羊在草地上愜意地吃草曬太陽的時候,猛獸卻在荊棘叢中鍛煉奔跑,在磨煉自己的爪子和牙齒!”道長麵無表情地說道。

  “那為什麽會有好人命不長,壞人活千年的說法呢?而且曆史上這樣的例子還不勝枚舉,這種情況更是比比皆是,大家耳熟悉能詳的就有民族英雄嶽飛慘死,而殘害他的秦檜卻得到了善終;難道這也算公平嗎?”李子木提出了一個更為尖銳的問題,想駁倒對方的論點。

  “夫積善者,天賜綿壽,壽終正寢,這隻是最普通的一種體現。然而寢延餘蔭,澤被子孫,成為萬世楷模這才是人生的最大贏家;然累惡者,天奪紀算,算盡則死。死有餘責,殃及後人,這些都 是當事者看不到的惡報。”

  “嶽爺的英名家喻戶曉,嶽 爺的故事童叟皆知,嶽爺的功績為萬代稱頌。《精忠報國》的旋律唱遍了大江南北,《滿江紅》的精神時刻激勵著萬千華夏兒女,這便是嶽爺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嶽爺的英雄事跡和他那偉大 的胸懷,能流傳千年而不衰,傳頌萬世而日盛,並被曆朝曆代尊為民族英雄,為其建廟立祠,這本來就是對他的一種肯定和褒揚。”

  “而嶽爺墓前的那幾尊跪像肯定是要遺臭萬年的,這是人心好惡的最直白體現,也是民心所向。‘我到墳前愧姓秦,人於宋後羞稱檜,’這一幅對聯便是後代世人對這件事的最好評價。”

  “人故有一死,或生於泰山,或輕於鴻毛,人生成功與否,並不在於他活了多少歲,或者是活著的時候有多麽的輝煌,多麽的牛逼,更不在於他吃了多少的苦,受了多少難。而在於他為人類社會的發展,作出了多大的貢獻,形成了多麽深遠的影響。有的人能青史留名,萬代敬仰,有的人卻隻能遺臭萬年,人人唾棄。有的人隻是贏得了眼前一時,卻輸了後世萬代,有的人隻是輸了當下一時,卻贏得了千秋萬代的稱頌,成為了一個民族的精神象征!”

  李子木完全沒有想到,這個道士居然有這麽強的理論功底,一時竟駁得自己啞口無言,看來自己剛才小看對方了。對方可能還真的有一些真才實學,這樣的人理當受到大家的尊重與敬仰,何不趁此機會好好請教,看對方能不能助自己走出困境,找到曙光呢?

  “道 長高見,晚生佩服!敢問道長,晚生近日心中恍惚,可否請賜一簽!以解心中疑惑?”聽那道士的一番宏論,李子木居然有了主動求簽的想法。

  “道士解簽不求財物,也不貪名利,隻為緣份,隻為濟世安民,請自便吧!”那道士說完,便伸手指了指桌子上的簽筒。

  李子木也不答話,拿起桌上的簽筒搖了幾下,一根竹簽便掉了出來,李子木連忙撿起來一看,簽頭上寫著下下簽三個字,而後麵還有四句揭語:

  禍福兩相依,

  起止不隨意。

  蕭蕭風雨狂,

  牆內現危機。

  李子木一看是下下簽,心裏便喀蹬了一聲,再無心思去研究那四句揭語的意思,便雙手將簽呈給了道士,希望道士來幫他解簽。

  那道士接過簽來一看,眉頭緊皺,整個額頭幾乎皺成了一個核桃皮一樣,看來這支簽上的內容確實不盡如人意,連那個理論深厚,見多識廣的道士都感到為難,不知道該怎麽樣開口了。

  “禍福無門,唯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正邪之分,僅存一念。業從心起,心為業用。曲直是非,司命有辨。報應無差,毫厘不爽。”那個道士又說了一些看似不著邊際的而又深奧難懂的話,仿佛是在忽悠李子木一般。

  “道長可否直言在下!”李子木顯得有一些急切。

  “天機不可泄漏!我隻能說到這裏,這簽 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了,你不是一般人,一切都 靠自己領悟,”那個道士居然與他打起了太極推手。

  “如果我猜的不錯,你現在正在進行一項萬難的工作,如果要想化解簽上的危機,最好是放下你心中所想,不要再去刻意挑戰,勉力而為,應當順勢而為,遵循道 法自然,遵循無為而治的至高境界,一切危機自然化解,”那個道士緊接著又說了一些讓人似懂非懂的話。

  老道長這話深合‘無為保身’之道。世人常說“競利逐名本是殺身之由,安貧樂道方為遠禍之法。”

  “道長,正如你剛才所說,一個人成功與否,不在乎他能活多久,活得瀟灑還是艱辛,而在於他能否做出成績,而青史留名。我曆來非常仰慕古代聖賢格物、致知、誠意、正心的內在德智修養。雖然做不到治國平天下的境界,但也時時刻都在追求修身齊家之道,共學先賢修己安人、濟世利民之術!如此而已,別無其他。而我現在正在從事的事情,正是我當前的追求,縱使萬難,我也要把它進行下去,絕對不會半途而廢!”李子木斬釘截鐵地說道。

  “不要讓貪欲壓彎了你的脊梁,‘心為形所累’,我們隻有保持一顆靜如止水的心,方能看透外界的浮華誘惑;用心去感受生活的那些細微處,才能找尋到生命的意義;剪去那些不安的枝枝葉葉,定然可以腳踏一方淨土,頭頂一片藍天。”那道士繼續在循循善導,希望李子木能明白他的一番苦心。

  “道長我行這萬難之事,不是為了個人的名利,更不是為了貪欲,而是為了對朋友的承諾,更是為了讓自己心安!縱使前途千難萬險,我也決不猶豫退縮,道家不是也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嗎?”李子木依然不為所動,反而用道 家的致理名言來與對方辯論。

  “做到‘自強不息’或許很容易,而‘以厚德載物’,卻不是人人可以做到的了。”那道長若有所思地說道。

  “道長,晚生以為:君子處世,不僅要像天宇一樣剛健強勁,運行不息。重要的是,即使身處逆境,也應不屈不撓,排除萬難,堅持正義,這才是‘自強不息’的要旨所在。而君子更應進德修業,其自身的度量,則要像大地一樣廣博無私,方可以承載世間萬物

  “看來你已經得到了這兩句話的精髓,那你就用你博大的胸懷去承載世間萬物吧!但有些人和事是你無論如何也承載不了的,你隻有把它清理出去,淨化自己的空間,重新積蓄起力量,才能繼續穩步向前。既然你已經下定決心,我也就無話可說了,隻是最後再送你幾句話,供你自己斟酌領悟,你自己好自為之吧!”

  “大其心究天下之物,虛其心受天下之善,平其心論天下之事,潛其心觀天下之勢,定其心應天下之變,方能成就你心中的天下,這是一個人宏觀的戰略目標,也是男兒的誌向所在。但最為關鍵的是要靜其心察身邊之人,耐其心做手中毫末之事,這樣才能成就你心中宏觀的目標,否則先前所就了那一切都將是無根之水,無本之木,不過是好高騖遠的黃粱一夢罷了。”道 長的言論越來越高深,越來越磅礴,讓李子木覺得自己好像維係著天下安危的責任,肩負著萬民生計的重擔一般,聽起來都 讓人渾身打顫,心中發虛。

  “謝謝道長賜言”!李子木雖然沒有弄明白道 長這最後幾句話的意思,但也恭敬地朝對方作了一揖,盡到了自己的禮數。

  “你我相見,既是有緣,不必言謝,簽上的四句揭語,望你好生參悟,憑你的所學所識,應該不難參透。”那道長說完這幾句話,便低頭收攤而去。

  李子木辭別了那個道長,一邊走一邊在腦子裏想著那四句揭語,不知不覺便已經回到了他們的住處,其他人都 還沒有回來,他一個人拿出筆和紙,將那四句揭語寫了下來準備好好研究。

  剛剛一寫完,他便看出了端倪,原來那是一首藏頭詩,其意思是“禍起蕭牆”,原來這四句詩的意思這麽簡單,難怪那個道長說自己能夠參透。看來他們的內部確實是出了問題,如果不肅清隊伍內部,不僅不能完成任務,而且還會給大家帶來災難性的後果。

  其實李子木早就有這種感覺了,隻是他個人遲遲不願承認罷了。前兩天蘭陵也提醒過他,以萬卷樓的安保條件,如果沒有內應是任何人也無法去盜取玉龍神駒的,而西西工作室地下排水渠的大小走向,也隻有極少數人知道,特別是“嘯天”咬人的規律更是隻有他們幾個當時在場的人知道,那個盜寶者能夠盜 寶後從西西工作室全身而退,這不就很好地說明了問題嗎?

  看來是自己下定決心的時刻了,千萬不能再有婦人之仁,常 言道,“慈不掌兵,義不掌財,情不立事,善不為官。”既然自己現在是這個團隊的負責人,就要切實對大家負起責任來,不能因為自己的一己之私,將大家都置於險地,更不能讓害群之馬,隱藏在隊伍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