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九章 木家後人
作者:絕域輕騎      更新:2021-03-20 05:46      字數:3528
  第二天一覺醒來,已經日上三竿了,大家洗漱完畢便來到酒店餐廳,蘭陵和木丁西已經笑吟吟地在那裏等候多時了。

  大家悠閑地吃完早飯,那木丁西便自告奮勇地當起了導遊,帶著大家去遊覽當地的名勝古跡。

  胡白水和雷霆倆人一直都以為這次到L市來就是為了遊玩,現在木丁西帶大家去旅遊,與自己此行的目的不相衝突,所以他們想都 沒想,便爽快地答應了。李子木見大家玩得那麽開心,那麽自然,所以也不忍 心掃大家的興,也就順水推舟地隨著大家一起到四處閑逛了起來。

  那木丁西本來嗓門就大,再加上他今天又特別興奮,說起話來也特別帶勁,所以經常左一句“嘿,這敢情好!”右一句,“嘿!這敢情好!”引得旁邊的人紛紛側目觀看,弄得大家都有點不自然了,而他本人,卻仿佛沒事一般,看來他早已習慣了別人異樣的眼光。

  “老木,你既然是本地人,那為何操著一口純正的北方口音呢?”美女隨口一問,倒是說出了大家的心聲。雖然大家都沒有問,但不代表大家對這個事情不關心。

  “這事說來話長,要不聽我慢慢道來!”木丁西好像是為了吊大家的胃口,故意賣了個關子,帶著大家一邊遊玩,一邊給大家講起了他的身世來。

  原來這木丁西是當地土生土長的木家後人,他們木家在當地是一個世家大族,他家裏的長輩非常重視下一代的教育,再加上家庭條件也允許,所以在他上小學的時候,家裏便把他送到北京去上學了。

  由於北京離雲南老家實在太遠,所以他假期也沒怎麽回家,他有個姑媽在山東棗莊安家(也就是蘭陵的媽媽),假期裏他便會去姑媽家,很少回L市,就這樣直到大學畢業,這十多年的北漂生活,便讓自己學了一口標準的北方話,成了一個地地道道的北方人。

  在大學裏他學的是計算機專業,所以他對電子產品,編程都很感興趣。畢業回來以後,由於他的性格原因,所以找不到合適的工作,他便在景區裏當上了保安隊長。但在工作之餘,他還是喜歡搗鼓那些傀儡木人,並給它們裝上電腦芯片,控製那些木人傀儡的行動。

  沒有想到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學校裏所學的知識對他的實際工作倒沒有太多的幫助,但他製作木偶傀儡卻從中獲益菲淺。特別是經過他不斷的摸索、改進和實驗以後,這製作木偶傀儡的技術是越來越成熟,效果越來越顯著。他的這個業餘愛好,倒成了他揚名立萬的特長,憑他這門手藝,也足可以在江湖上立足了。

  這麽些年來,他最值得驕傲和炫耀的成果便是,做了一隻能載三四個人在天上飛翔的木鳶,放在他爺爺那裏,專供他爺爺外出代步使用。這一點,他完全可以與魯班相提並論了。

  木丁西的姑父(蘭陵的父親),因為早年經常到湖裏打魚,天長日久便得了寒濕病,一旦遇到天氣驟變,手腳便痛得幾乎不能正常運動。

  這麽些年來,一直到處尋醫問藥都不見好轉,後來經過多處打聽,說是一種叫燭陰玉蟾的動物,加上他們家祖傳的琥珀玉釀對這種病有奇效,琥珀玉釀倒不難,就是用他們家鄉最好的高粱和紅棗做原料,在用他們蘭家釀酒的密方去釀造就是了,而這燭陰玉蟾卻極其罕見,隻有在L市附近的玉龍雪山上才有。

  為了給她的父親治病,蘭陵不惜隻身從山東來到L市,四處尋找燭陰玉蟾的下落,這一尋就是幾年過去了。而那燭陰玉蟾既為神物,當然沒有那麽容易 得到,所以蘭陵便在這裏開了一家酒吧!一邊做生意,一邊尋訪燭陰玉蟾的下落。

  ……

  一邊說一邊走,不知不覺大家來到了木府大院的門前,站在遠處一看,木府大院那恢宏的氣勢,壯麗的外觀不禁讓人嘖嘖稱奇。

  一道高大的紅牆矗立在麵前,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灰色的瓦背仿佛要伸入天際,遮住了所有人的視線。而前麵不遠處,還有一個大大的石牌樓,這個石牌樓更是古代建築中不可多得的精華。上麵飛簷俏立,平壁橫陣,上麵還雕刻了一些瑞獸的圖案和花紋,正中間最大的一塊橫梁石上,還刻著“忠義”二字。兩個大大的字上麵刷著藍色的漆水,看上去非常的醒目。木府石牌坊通體皆石,結構三層,是國內石建築的精品;

  而在不遠處,有一個個子瘦小,穿著花裏胡哨的人,一直尾隨在他們身後。那人膚色較黃,眼眶較深,眼珠子還帶有一點藍藍的顏色,頭發和眉毛都帶有一點黃色,就像是秋天原野裏殳不盡的一叢幹草一樣。

  "北有故宮,南有木府",果然不是徒有虛名,這木府能與故宮齊名,當然有它獨到的一麵。

  跨過清泉汩汩的流水小橋,突見一座木牌坊赫然立於土木瓦頂的居民之間。信步跨進朱紅色的木府大門,眼前豁然開朗了起來。

  隻見一片開闊的地麵上,巍然聳立著一座金碧輝煌的宮殿,漢白玉基座雕刻精美,那恢宏的氣勢,使人恍若置身於皇宮之內。如果說在L市的古城我們看到的是當地人世俗生活的一麵的話,那麽在木府,我們將翻閱到一個在西南地區曾經輝煌一時的大土司家族的興衰史,同時還會感受到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木府是一座輝煌的建築藝術之苑,它充分反映了明代中原建築的風采氣質,同時又保留了唐宋中原建築古樸粗獷的流風餘韻,而其座西朝東,府內玉溝縱橫,活水長流的布局,則又見當地少數民族傳統文化之精神。

  L市的能工巧匠經三年時間,精心設計施工,重建了木府,使木府如鳳凰涅盤般再現於世,據說當年的木府其雄偉壯麗,不亞於今天所見之重建後的木府。

  整個木府占地46畝,中軸線長369米,建築群坐西朝東,目的就是取"迎旭日而得大氣"的喻意。木牌坊上大書"天雨流芳" 四字,是當地少數民族語"讀書去吧"之諧音,體現納西民族推崇知識的靈心慧性,雲南木氏一族,在西南諸土司中以"知詩書好禮守義"而著稱於世。明末時期,這一習俗到時候是達到鼎盛時期,看來這木家果然是世代書香門弟,難道他們會把木丁西送到北京去讀書。

  再往裏麵走,便是木府的主建築之一的議事廳,該廳端莊寬敞,氣勢恢弘,是曆代土司商量國家大政方針,做出重要決定的地方,議政之殿;而後麵還有一間後護法殿又稱後議事廳,是土司議家事的地方。

  議事廳後麵便是木府建築中成就最高的——萬卷樓,該樓集兩千年文化遺產之精粹,裏麵珍藏了千卷東巴經,百卷大藏經,六公土司詩集,眾多名士書畫,皆是翰林珍奇,學苑瑰寶,這些藏品更加增添了萬卷樓的藝術氣息和文化價值。

  木府雖然有王者氣度,卻一反中原王城"居中為尊"的傳統,將府第建於城南一隅。而作為全城中心的則是商賈雲集的四方街,縱橫交錯的街道從四方街這一商貿中心向四麵八方輻射。

  從中可看出古城最初形成於鄉村集市,最終也因商業貿易而繁榮。這與古城千百年來作為"茶馬古道"重鎮的曆史密切相關,因此曆代建城者都將商業用途作為城市規劃的首選。

  木土司的宮廷式建築在明代已蔚為壯觀,明代旅行家、地理學家徐霞客在他的《滇遊日記》中就曾驚歎"宮室之麗,擬於王者"。明代古城居民已達千餘戶,民居建築頗具規模,徐霞客曾描述當時麗江古城"民房群落,瓦屋櫛比",可見民居繁盛之景象。

  “你們的祖先一直都姓木嗎?”看了這些巍峨壯觀的建築,再聽了這相關的傳說,李子木一下子想起了諸葛亮《南征記》裏麵那一段關於墨洽笫避禍南中,改後代為木姓的記載。

  L市木姓祖先是少數民族,他們本來不姓木,是由洪武大帝朱元璋賜姓木,這說來還有一體段故事,木丁西自豪地給大家講述了起來:

  “在明代以前,咱們是沒有姓的,咱們的名字實行父子聯名四個音字製。大明洪武十六年,我們的首領阿甲阿得歸順朱明王後,獲得了到南京去朝覲皇帝的機會,在朝覲的過程囊,朱元璋了解到我們整個族人都沒有姓,便問我們的首領想不想討個姓氏。”

  “皇帝都這麽問了,我們的首領當然是心領神會,他當即感恩戴德地懇求,希望皇帝賜我們一個姓了。皇帝為了考驗他,便問他想要個什麽姓,阿甲阿得為了表示自己的忠誠,直率地說要跟皇上一個姓。旁邊的官員一聽,可嚇壞了,連忙給他使眼色,我們的首領也是聰明人,急忙改口說請皇上恩賜。朱元璋也沒有和他計較,反而對他的坦誠感到高興,於是說道:‘你的心意我明白,從朱字中分出一個木,表明你是朱家骨幹,木字上加人字就是朱,表明你是朱家人,就賜你木姓吧’。”

  從此納西族有了第一個漢姓木。阿甲阿得之後代子孫相傳姓木,稱木氏。木氏認為,木姓為皇帝所賜,隻能為木氏貴族專用,對百姓木氏仿朱元璋另賜了個“和”姓。“和”表示木上添一撇,為戴上木家草帽,旁邊加一口,為背上木家筐籃。“和”即奴仆、勞者。所以當地人有“官姓木,民姓和”之說。

  木氏歸明以後,逐步接受漢文化,並有了漢字之諱。木姓建築古城時,如果仿照漢城四周高築牆,則木字就變成了“困”字,因此木氏自然就不願築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