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4章 宮家人
作者:六月離歌      更新:2020-05-12 16:10      字數:2261
  今早天氣有些悶熱,烏雲垂得很低,貌似在醞釀一場大雨。

  越往裏走,就像進了城,道路像極了平坦的官道,路兩旁稀稀拉拉有幾家鋪子。

  道口是一家茶館,木門虛掩,茅草搭成的棚子下麵有兩張破桌子,三四條長椅,可惜蒙滿了灰塵。

  茅草棚頂部有個碗口大小的洞,站在一旁透過洞口抬頭望,可以看見湛藍的天空。

  再往前,分別是雜貨鋪、糧油鋪、布莊、小飯館等。

  鋪麵簡單,但麻雀雖小五髒俱全。

  不過有一點讓人唏噓,就是這好幾家鋪子都年久失修落滿了灰,根本無人居住也無人經營。

  沒有掌櫃的,自然也沒有客人。

  走到悠長的青石路上,即便空無一人,也讓葉宸有種回到人間的感覺。

  這才是正常人的生活,而這幽冥之嶺居然曾經有人類生活氣息的存在,葉宸忽然回想起明月心曾經和她說過的話。

  “徒兒啊,你莫怕。

  別看幽冥之嶺是睚眥真君修行之地,但其實在他沒去之前,那個地方也曾是人類棲息地,稱作豐都嶺。

  那裏百姓民風淳樸,一直靠種地為生,後來慢慢的逐漸產生各種行業,曾繁華一時。”

  “後來睚眥真君為了躲避天神追殺,誤入豐都。

  他發現豐都陰氣略重,很適合他修行**,便使壞將豐都嶺百姓及所有生靈全部殺死。

  所有亡靈含冤而死,於是豐都嶺積攢下濃重的怨氣,空氣中常年彌漫著一種特殊的毒性,就是幽毒。”

  “幽毒其實是豐都嶺所有生靈的怨氣化結而成,隻要肉身凡胎遇上必化成水,除非提前服下解藥。”

  葉宸的解藥就是仙龍草,仙龍草早已認她為主,所以隻有葉宸能進入幽冥之嶺。

  葉宸徐徐往前走著,意外發現路旁遠處有一間單獨的破草屋。

  草屋很是陳舊,屋頂的茅草稀稀拉拉,四周牆壁用泥胚土建造,經過風吹日曬早已斑駁坑窪。

  葉宸望一眼沒有在意,準備繼續趕路。

  可忽然這時一陣陰風吹過,破草屋的門“吱扭”開了。

  葉宸隨即往門內看去。

  在幽冥之嶺這種地方根本沒有生命,就算有,也絕非正常人類。

  現在簡陋的屋門居然自己開了,讓她不由提高警惕。

  等了半晌,屋內沒人出來。

  葉宸心想,或許是被風吹開的。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趕路要緊。

  葉宸打定主意抬腳想走,誰知剛剛走了三四步,忽然一道男音從屋內飄了過來。

  “白夫人留步!”

  葉宸渾身僵住,認識她的人都稱她王妃。

  能夠稱呼白夫人的,得是幾年前。

  這道聲音有些年輕,她停下腳步望向木屋,想看看屋裏到底何人。

  很快從屋裏走出來一名男子,身著玉錦色長袍,腰間係掛一枚白玉佩,身材頎長麵若冠玉,一身飄逸氣息。

  葉宸望一眼,覺得有些熟悉。

  很快便想起來了,難以置信說道:“居然是你,宮以莘!”

  宮以莘,醫者世家宮家二公子,卻是庶出。

  宮家世代行醫,宮老爺醫術精湛現仍在太醫院任職。

  宮之勳宮之雲兄妹倆作為嫡子嫡女,自幼學醫,深受祖父父親熏陶,醫術精湛。

  而宮以莘則是妾室路姨娘所出,雖然和宮之勳同歲,也聰明伶俐的很,卻沒有機會跟隨祖輩學醫。

  在宮以莘八歲時宮家來了一位雲遊四海的高人,占卜相術十分了得,為兒子鳴不平的路姨娘忍痛讓兒子拜了高人為師,然後宮以莘便開啟了跟隨高人雲遊四海的生活模式。

  去年宮以莘要行弱冠禮,便拜別師父留在京城。

  因為外出多年,眼界寬廣不少,亦學到一些本事,京城很多達官貴族家中有大事發生,都會特意邀請宮以莘前去。

  或是幫忙看好日子,或者是撞邪捉鬼,反正隻要宮以莘到場的,所有事都能搞定。

  事後必然奉上大筆禮金以示感謝,就連宮老爺對這個庶子也另眼相待。

  路姨娘因為兒子的出色終於揚眉吐氣,如此風光了半年多。

  可突然有一日,城東頭的李員外夜裏外出歸來突然犯邪,臉色烏青還抻著嗓子學女人說話,家人立馬請宮以莘前去。

  宮以莘到了李家一看,說李員外是被女鬼附了身,需要做法驅鬼。

  李家人立刻應下,並備好黃金百兩當酬謝。

  宮以莘此時身價已水漲船高,當即收了錢準備布陣做法。

  可誰知就在驅鬼半道,一陣陰風刮過吹滅了法台上的燭火,接著連屋裏屋外所有點燃的燈火也全部熄滅,四處烏黑。

  一道黑影一閃而過,人們紛紛臉色乍變,現場一片躁動。

  李家立刻安排下人重新掌了燈,等院內亮堂之後,赫然發現正在施法驅鬼的宮以莘已經無影無蹤。

  而被綁在一旁床上的李員外不知何時已駕鶴西歸,雙目大睜死不瞑目,不知臨死前看到什麽可怕的東西。

  且耳鼻口有鮮血溢出,麵色比霜打的茄子還要難看。

  眾人聯想起那道黑影議論紛紛,說這女鬼太厲害,不光吸幹了李員外的精元,還把宮以莘捋走了。

  從此宮以莘下落不明,至今兩年有餘。

  唯一的兒子突然無影蹤,路姨娘差點哭死,後跑去城東頭李家大鬧。

  李家因為死了老爺也亂成一鍋粥,對路姨娘哪有好臉?

  當即說宮以莘已經收了李家的黃金,這事兒和李家沒關係。

  再說,李老爺也死了,若是不找宮以莘而去找別人,說不定還死不了。

  現在李家沒找路姨娘賠償就不錯了,路姨娘是哪兒來的臉找李家麻煩?

  最後路姨娘被趕出門,回府後便哭哭啼啼去找宮老爺說理。

  可這種事本就是雙方你情我願,宮以莘做得就是這行當,拿人錢財替人消災。

  雖然最後消災失敗,可當時金子也收了,人卻不見了,這事兒和李家並沒有直接關係。

  宮家是有臉麵的人,宮老爺又在太醫院當差,斷不能被人指著脊梁骨罵,盡管也有點兒心疼這個二兒子,但最終告誡路姨娘不許再鬧,這件事到此為止。

  後麵宮以莘若是能回來,皆大歡喜。

  若是杳無音訊,那就當這個兒子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