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諸侯諸事(2)
作者:沈處默      更新:2020-12-23 21:17      字數:2604
  趙盾無意探究君主姐姐的愛恨糾葛,可是有一點倒是提醒了他。自從“河曲之役”挫敗後,晉軍一直休整。最大的外事就是將士會從秦國智取回來,結果還算是非常圓滿。

  身為霸主,晉國已經很久沒有舉行盟會宣示地位了。從這個角度來說的話,君主的提議也未嚐不可。隻是,其中的微妙,他要如何在‘六卿’會議上讓其他人明白,進而站在他這邊?尤其是已經有人提出,很可能是魯國有錯在先。如果真的不過問,裝作什麽也不知的聯合盟國去往邾國,顯然有些窮凶霸道。

  不愧是趙氏的家臣,臾駢第一個領會過來。“大將軍說的可是君主施加了壓力?”君主雖年幼,畢竟已經慢慢過問政事。對此,趙盾向來不敢馬虎。但凡君主有些不了解不明白的,他一定說明解釋到清楚明白為止。臾駢想,此事關涉宗親,君主必是嚴加關切,肯定給了大將軍許多指示。

  “君主對此事格外重視,吩咐本帥,務必要將此事處理圓滿。”趙盾不想把話說得太露骨,他相信,該懂的人一定會懂。

  “既然牽涉君主至親,邾國不過區區小國,如果不趁機給他們點教訓,身為霸主,我國顏麵何在?又如何向魯國交待?”一直沉默不語的荀林父,忽然快人快語。

  荀林父心裏清楚,今天召開這個會議,目的不是要探究誰是誰非。而是主旨已定,隻是要大家統一意見,口徑一致而已。君主一定有了明確的決定,趙盾的想法也是不謀而合。今天的會議不過是枚煙幕彈。宗親利益疊加外交謀利,手段強硬的趙盾怎會放過大做文章的機會?

  “荀將軍所說,未免有失偏頗。”郤缺頗不以為然,“向魯國交待,從何說起?如果是魯國因事得罪,我國也要為此勞師動眾,恐怕才有失霸主風範吧。”

  趙盾轉達君主的話時,隱藏了諸多信息。縱然荀林父說中了七八分,郤缺也認定,對魯國交待這一點,顯然不是最重要的。何況這是公開場合討論事情,如此直言,顯然不經大腦,非常魯莽。再者,如此說話,完全不給主持會議的趙盾麵子。

  果然,趙盾立馬回應道:“此事涉及到君主至親不假,也關係著晉國的霸主顏麵。剛才已經說明,其中原委還不清楚。既然未有定論,談何為魯國出頭一說?”這荀林父不出聲便罷了,一開口就橫衝直撞,趙盾不禁有些氣惱。

  “拋開魯國與邾國的恩怨不說,我們可以好好的利用邾國做大文章,倒是不假。”士會明白,荀林父對趙盾有心結。所以,會時不時出來刺他一下。此舉有點類似小孩子的惡作劇,未免幼稚。

  不過,士會也借此了解到趙盾的傾向。如果晉國想要借題發揮,此事的確不失為一個好機會。他站出來,一是要緩解氣氛的尷尬,二是表明自己的立場。

  “依士將軍所說,我們該如何利用呢?”荀林父也察覺到自己似乎一下成了眾矢之的,收到士會拋下的台階,接過話頭。

  “眾所周知,最近幾年,我國忙於內務整治,革故鼎新,與諸侯的盟會本來就少。”對秦一役的戰敗,士會巧妙的避開。趙盾與他眼神接觸之時,兩人均輕輕點點頭,算是達成共識。“與各諸侯國漸漸疏離。加上之前不少小國在晉楚之間搖擺不定,也不定時聘問,也無暇顧及。”

  “現在不一樣了。西麵無戰事,最有可能造成威脅的楚國,又是內訌不斷,疲於應付。各諸侯國是人心搖擺。如果此時我們借邾國一事,召開盟國大會。再以邾國為靶子,號召各諸侯國對他的不義進行討伐,便可以趁機收複人心,重振旗鼓,號令諸侯。昭告天下,晉國仍是不折不扣的霸主。”士會不疾不慢,娓娓道來。

  “如此說來,此次會盟,一定要辦得風風光光,人盡皆知。出兵邾國,勢必也要聲勢浩大,才可達到昭告天下的目的。”臾駢馬上領會。

  “正是。”士會向臾駢投以讚許的一瞥,“而且還要特意告知魯國國君,說是此次召集諸侯,目的是為魯國討個說法,請他負責聯絡各諸侯國。魯國國君自然是積極聯絡,不會辜負這番美意的。”

  “至於大將軍所說的‘枝節’,要何種方式解決,全憑大將軍處置。”士會說道。此話已說,算是結語。也就是說,士會不會就此再提任何看法建議。

  士會提出的主張,眾人紛紛讚同。趙盾的眼神火熱,表情仍肅然。

  如此做法,雖然符合晉國的利益,卻也暗含這樣的預設——邾國有錯在先,魯國是無辜的。

  從輕重來看,魯國與晉國關係甚密。晉國做了中原霸主之後,來往最頻繁最殷勤的就是魯國。除了效忠晉國,魯國還為其它諸侯國與晉國的裂縫做修補。

  所以,即便此次是魯國招惹的禍端,邾國已經偷襲了他,也不算全然無辜。晉國幫魯國一次,算是維持了平衡又幫助了自己的親密盟友。

  依據宗室內部連同貴族集團所有人的共識,必須以‘顯而易見’的方式,讓邾國為他們所犯的錯誤付出代價。這個錯誤就是——邾國不給晉姬好臉色,就是直接打了晉國君主在內所有權貴的臉,就是公然與晉國為敵。此仇不報,以後晉國如何立足於諸侯之林?

  這與士會的提議是一致的。不僅‘聲勢浩大’,還要天下皆知。至於士會提及的處理程度,趙盾一時半會卻拿捏不準。

  理論上來說,到了邾國,是虛張聲勢還是真的動起真刀真槍,全憑他一人作主,主動權可說是掌握在他們一方。聲勢到了,麵子贏了,霸主威風展示了,對方被逼就範了,自然就凱旋而歸。

  從現實出發,趙盾的第一感覺就是——邾國對晉國夫人無禮一事,疑點重重。邾國既然有心失禮在先,就算屈服於諸侯國的聲勢武力,暫時接納他們母子,也是口服心不服。實際還是不能容母子二人,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到底邾國為什麽要孤立晉姬,趙盾當真十分好奇。可是手頭上的情報又十分有限。晉姬和兒子歸來後,隻顧哭哭啼啼。具體是何原因,被邾國人如何對待,無人知道內情。就這樣貿貿然的憑一個婦人的一麵之辭,便要興師動眾,趙盾對此頗不以為然。

  婦人的啼哭和胡攪蠻纏足以混淆是非,顛倒黑白。趙盾吃過大虧,至今心有餘悸。從內心深處,他不想僅僅因此就大動幹戈。恰巧魯國與邾國發生爭鬥,所以魯國順理成章成了一塊擋箭牌。

  本質上,聯合盟友並不是為了向魯國交待,而是為了向君主和一幹宗室交待。如果沒有這個冠冕堂皇的理由,僅為一己私怨就去欺淩弱小,趙盾實在是不屑。

  看到趙盾陷入沉思,郤缺對臾駢使了使眼色,示意要他開口。

  臾駢一直仔細傾聽,細細觀察趙盾的表情變化。士會話音落下之後,趙盾的表情是舒展放鬆的,還不時點點頭。緊接著,他又蹙起眉頭,似乎難以抉擇,這個時間持續最長。最後,他又長長的舒了口氣。

  “不知大將軍意下如何?”趙盾鬆了口氣,表明他應該已經想清楚了某些事情。這時開口就不會打斷他的思維,於是,臾駢瞅準時機發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