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八十三章利益相關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30 17:14      字數:2126
  趙禎對宗室的改革在神都城中掀起一陣驚濤駭浪,這不光是影響宗室本身,更是影響了整個神都城的經濟乃至整個大宋的經濟情況。

  宗室在稅收上是有特權的,他們的一部分稅收因爵位而減免,這給他們帶來了無數的好處,當然這樣的特權也有不少人鑽空子……把自己的商號掛在宗室的名下,並且還特意寫了兩份契約。

  如此一來自己的商號便能減免許多商稅,至於宗室侵吞他們產業的可能,這些商賈根本就不會考慮,因為在他們看來,宗室不會這麽愚蠢,隻要吞並了一家,那所有人都會對這個破壞規矩的宗室群起而攻之。

  甚至連一寫宗室都會去唾棄甚至是懲治破壞規矩的宗室,這是在斷大家的財路,你自己的貪婪可不能讓所有人跟著你背黑鍋…………

  之前便出現過一次這樣的事情,那個從天水剛剛抵達神都城不久的偏門宗室便被神都城中的商賈給盯上了,紛紛和他商議投獻事宜。

  這裏的投獻和農人把土地投獻給官宦不同,而且意義也完全不一樣,並且手續繁雜,還要請來一些身份地位較高的人到場佐證,算是做了萬全的準備,一旦出了事,不光是壞了人規矩那麽簡單,還打了中人的“臉。

  但事情就出在這個宗室的身上,他是從天水而來的趙氏,論輩分和趙禎及遠,乃是宣祖兄弟的後輩,大宋的宗室極為龐雜,這些人便也被算到了宗室之中。

  說起來不過是“皇帝的窮親戚,在天水過的還行,一直是個什麽都不知道的富家衙內,這次到神都城來也是因為少有家資打算開個商號。

  但沒想到被神都城中的商號給找上門來,他可不知道神都城中的規矩,隻是知道有人要把商號掛在他的名下。

  於是便以為這和農村的投獻是一樣的,商號便是自己的了,每年賺多少錢分一些給人家便好,這商賈便相當於是自己的佃戶一般。

  開始還相安無事,每年商號掌櫃送來的錢財也不在少數,於是他便習慣了,把這商號當成了自己家的產業。

  而且還有不少人也相繼把商號掛靠在他的名下,對於他來說過每年什麽都不幹便能從一家商號賺取數千貫,這是他想都沒想過的事情。

  數千貫!這在天水乃是一筆巨款了,而這還隻是一家商號每年給他的“貼補錢,隨著手中掛靠的商號越來越多,他便決定賣掉一個商號在神都城中置辦一處更大,跟體麵的宅邸。

  於是乎他便信手把第一家商號給賣了………………

  在他看來,自己手中有這商號的契約,那這商號便算是自己的,但他不知道店鋪的地契,房契卻依舊是留在商號的東家手中。

  他賣出去的隻是商號以及商號中的貨物而已,事情便一下變得複雜起來,苦主直接找上門來。

  這來自天水的遠房宗室二話不說便命人打出去,一下便招惹到了整個神都城中的利益集團。

  這個利益集團的規模有多龐大?凡是神都城中的宗室,勳貴,以及商號都把他視為眼中釘肉中刺,甚至連尋常的店鋪都覺得他是壞了規矩的人。

  很快這個來自天水之地的遠房宗室便消失在了神都城,從此以後便再也沒有人敢在掛靠商號這件事情上打歪主意。

  而趙禎在這個時候宣布對宗室的改革,讓原本最為收益的宗室一下子失去了自己的“金飯碗。

  趙禎下旨之後,許多還未得到冊封的宗室便嚎啕大哭,他們的爵位沒了,而爵位是他們享受一生的東西,官家給的賞賜再多又有何用?

  至於現在還掛著爵位的宗室還好一些,最少他們這一輩是吃喝不愁了,隻是到了自己的曾孫之後便要失去了爵位的繼承權利。

  唯有王爵的繼承者還能一直延續下去,與國同休,隻不過這種繼承還是打了折扣的,畢竟這樣的王爵已經不是親王,而是嗣王。

  這種改革從上到下的打擊了宗室,而趙禎給出的條件也是極為苛刻,至於補償的賞賜,再多能比得上爵位的承襲和其帶來的源源不斷好處?

  那些掛靠在帶有爵位的宗室門下的商賈心中惶惶,他們擔心宗室爵位的特權會被削減,但卻並沒有得到消息。

  於是那些淒惶的商賈立刻興奮起來,這意味著自己之前的決定是正確的,以後大宋帶爵位的宗室便越來越少。

  而爵位的高低也影響著減免稅收的多少,聰明的商賈便會在這件事上看出來,以後想要獲得更多的減免是不可能的了,爵位在大宋隻會變得越來越少,而且越來越值錢,越來越不凡。

  宗室已經不是香餑餑了,大宋的爵位又不是隻有他們采用,勳貴之家也是帶著爵位的。

  而且和宗室不同,朝中重臣到了一定程度都會被官家上次爵位的,這些爵位雖然是虛銜,沒有多少食實封,但卻依舊是爵位,依舊能給商賈們帶來減免商稅的機會。

  所以在某些程度上,這件事對商賈的影響從一開始的劇烈逐漸變得平淡起來,沒有人會在一棵樹上吊死,既然宗室這棵大樹要倒了,那就換一顆大樹便是!

  於是乎並沒有多少人正真的關心宗室的死活,而宗室中也有一部分人覺得官家的這次改革與他們無關,或者說是他們一下變成了受益者!

  那些能直接繼承王爵之位的人,那些依舊“頭戴光環的宗室,他們和商賈一樣也知道以後爵位這東西隻會越來越少,而宗室的數量也會減少但不會有爵位減少的那麽快。

  爵位是爵位,宗室是宗室,一個是官家的賞賜,另一個則是與生俱來的東西,隻要是大宋的宗室,那就必會,宗正有籍,玉牒有名,宗學有教,郊祀、明堂,遇國慶典,皆有祿秩。

  於是原本應該關乎整個宗室的大事情便沒有得到宗室中一些人的重視,而這些人都是地位顯赫的王爵或是王爵一脈的繼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