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四十章驚人的巧合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235
  對於彌勒教的清剿已經能塵埃落定,整個神都城又恢複了原先的模樣,那些曾經信過彌勒教的人大多“回頭是岸”,無辜百姓被蠱惑當然是情有可原的事情,沒有人會把彌勒教的所有信眾全部繩之以法。

  在朝堂上的官員們眼中,百姓大多數是愚昧的,容易被蠱惑的,隻要把彌勒教的“本性”披露出來,再施以教化,那百姓自然就會對彌勒教棄之如敝履。

  但在趙禎眼中,無論是朝堂還是彌勒教的行為其實都是一種蠱惑,當然朝廷是站在正義一方的蠱惑,而且說的大多是事實。

  趙禎不認為彌勒教會死灰複燃,因為這個屬於佛門的教派在大宋已經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

  雖然彌勒教被清剿,事情已經過去,但無論是神都城還是大宋的其他州府,對彌勒教的容忍度依舊為零,隻要有人還敢公開的信仰彌勒教,甚至在家中悄悄的信仰彌勒教,那都會被治以重罪。

  趙禎每每遇到這種情況都是哭笑不得,作為帝王,你心慈手軟,法度寬鬆的時候,百姓非但不遵從,相反他們總是會以身試法,總會存有僥幸心理,而當你律法嚴苛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會謹遵法度,而這並非是因為法律的嚴峻,而是一種從心理上的理所當然。

  在百姓眼中,甚至是在臣子眼中,皇帝就應該是個冷酷無情的君王,就應該是個鐵血手腕的君主,就應該是個威嚴無比的皇帝…………

  說的難聽點,身為帝王的趙禎若是仁慈起來,百姓也就不當一回事,而若是威嚴起來,那整個國家的人都會為你喝彩…………

  最近一段時間法度森嚴,尤其是對走私和彌勒教的打擊力度加大,民間的叫好之聲是不絕於耳,在他們看來這是帝王在保護百姓的手段,再森嚴也是一件好事。

  而最受到衝擊的人不是百姓,也不是官員,而是商賈,或者說是一部分最賺錢的商賈,普通的商號規規矩矩的做生意自然不會有什麽損失,相反這段時間他們還是賺錢了的。

  彌勒教的被清剿,神都城中多樁案件被偵破,許多事情都找到了“腳跟”,原來都是彌勒教在背後操縱一切,都是彌勒教在使壞。

  無論是民間的雜紙,還是朝廷的邸報,都詳細的刊登了的彌勒教的罪證,並且有大量的文人墨客留下的評論以及對彌勒教的斥責。

  在大宋,還真沒有一樣東西能和報紙相抗衡,這是趙禎手中最強大的輿論工具,也是帝王的口舌。

  何況這些報紙上發布的內容大多數都真實的,即便是有一些不當的地方也是為了宣傳需要,比如把神都城以及宣毅軍中的動蕩全部歸咎於彌勒教。

  因為從眼下的證據和線索來看,確實是彌勒教在背後操縱了一切,這是十分肯定的事情,五證齊全,人證嘛……婁守堅已經攬下了全部的罪責。

  這個老頭當真是倔強的厲害,在大宋三大轄騎麵前好不變色的把所有罪責擔下,並且供認不諱,不光如此,他還把所有事情的詳情都能描述的一般無二。

  突然起來的變化打亂了趙禎原本的猜想,若是東城豪門栽贓,婁守堅不可能如此的應對自如,這說明所有的事情彌勒教也參與其中。

  趙禎一直以來都認為彌勒教和東城豪門之間的勾連便不深,彌勒教隻不過是東城豪門的棄子而已,但現在看來並非如雙方之間的應該有牽連,甚至是利害關係。

  但現在,婁守堅已經把所有罪狀全部扛下來,最大的受益人是誰?當然是東城豪門,他們已經從所有不堪的肮髒中脫身,變得“純潔無瑕”。

  師橫手中捧著一張人皮麵具,顫抖的單膝跪在趙禎的麵前,隨手看了看這人皮麵具,趙禎不由得對三才道:“這東西可比你皇城司做的要精湛許多,看來這個奎大始終沒找到,或許他就是那些彌勒教屍首中的一個,或許依舊逍遙法為,唯一的辦法就是從那些豪門之中得到消息。”

  師橫抱拳道:“官家,婁守堅還在大理寺的天牢之中,罪臣請旨提審妖僧!”

  趙禎擺了擺手:“不可能了,他什麽樣的酷刑都會承受下來,你們之前不是沒試過,此人已經如同朽木,根本就不會在乎自己身上的痛楚,朕早就說過沒有用這種最沒用的手段對付他,殺人要誅心!起來說話。”

  師橫無奈的起身,他隻是希望再試一次,但他也知道這個老和尚已經打定主意扛下所有罪責了。

  趙禎忽然轉身道:“婁守堅原本是佛門的主事人,但他既然已經皈依彌勒,那現在佛門的主事人是誰?”

  對於趙禎的提問,三才微微詫異,隨即想了想道:“應該是大相國寺的賢覺法師,此人當年和婁守堅……”

  “賢覺?朕當年大婚之後便在大相國寺遇到過他一次,而在遇到他之前,朕……在大婚之前還做了什麽?”

  趙禎陷入回憶,畢竟是數十年前發生的事情,許多細節他早已記不清。

  “官家在對付世家!”

  三才作為趙禎貼身內侍自然是記得許多事情的,尤其是這些事關重大,甚至影響了許多人的事情。

  世家這個詞在大宋並沒有消亡,這些世家和曆史上的門閥沒有太多關係,他們大多是從大宋立國之後才形成的。

  這些世家也是大宋的世家,是當年太祖杯酒釋兵權之後所親自造就的世家,當然其中也不乏一些曆史悠久的世家門第,比如王家之類,但他們遠遠算不上門閥。

  世家權貴還是能算得上的,而當時官家在大相國寺遇到賢覺法師之前,就是在對這些世家動手。

  現在看看這些東城豪門,和當初的世家都是一脈相承,華夏的曆史就是一部家族史,漢家王朝無論怎麽變化,在地方上的政策都是一樣的,宗族製度。

  而這些宗族製度就是世家大族的基礎,他們的存在就會醞釀出更為龐大的家族。

  這是浸透到漢家文明骨子裏的東西,即便趙禎這位帝王也無法改變,這時候回頭看看,當初趙禎對付世家的時候,賢覺和婁守堅便出現了。

  現在趙禎對付東城豪門的時候,彌勒教也出現了…………這是不是一種巧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