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二十六章圍困白雲寺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354
  神都城白雲寺,這裏是整個北平府最為鼎盛的寺廟,但隻要是這裏常來的香客都知道,這裏其實不是供奉如來佛祖的寺廟,而是供奉彌勒佛的寺廟。

  這裏是彌勒教的所在,但現在已經門庭冷落,原本好多的善男信女此時也不再前來上香捐錢,相反路人便算是經過白雲寺也要躲著走。

  隨著大宋交通的發達,消息的互通也變得頻繁起來,報紙上天天都有關於揭露彌勒教本性的文章出現,還有揭露彌勒教所謂的“顯靈”都是騙局的文章。

  文章講解之相信,即便是一般人在家稍稍嚐試之後也能輕鬆做到,障眼法就是這樣,看似神秘奇特,堪稱異術但隻要揭穿背後的秘密,那便是再尋常不過的道理。

  地裏冒出彌勒像之類的手段簡直是就是在侮辱人的智商,原本那些被欺騙的百姓在明白是豆芽作祟後,便立刻放棄了信仰。

  被欺騙其實不會太憤怒,但被侮辱那就不一樣了,彌勒教不光欺騙百姓,還在侮辱百姓。

  人被欺騙和侮辱之後本能的反應便是憤怒,神都城的報紙不斷的揭露彌勒教在曆史上留下的斑斑劣跡,同時強烈的譴責彌勒教蠱惑人心的行為。

  報紙已經成為大宋百姓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而掌握這一強大輿論工具的人不是別人,正是趙禎本人。

  從報紙剛剛出現開始,趙禎就沒想過讓這東西成為別人染指輿論的工具,在某種意義上這就是朝廷的口舌。

  心理學上說,人一百天堅持做同一件事,那這件事就會變成一種習慣,而習慣的力量是強大的。

  大宋的百姓在某種程度上已經相信報紙中的文章一般是正確的事情,於是乎眼下報紙就成為神都城中抨擊彌勒教的最好工具。

  相對來說趙禎對待彌勒教的手段還是溫和的,並沒有派遣大量的兵力對所有彌勒教的信徒進行圍剿。

  麵對這種魔教的傳播,屠戮是簡單粗暴,但卻不能根除後患,同時也對一些普通百姓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在神都城中對彌勒教的打擊主要通過死騎以及皇城司和黑手的配合,做到精準打擊,這時候情報的重要性就被凸顯出來。

  也幸虧黑手在之前做了大量的準備,所以死騎並不擔心情報的問題,他們眼下隻需要執行就好。

  白雲寺的門前冷落其實並不能給死騎提供多少的幫助,相反他們無法滲透到其中。

  當然,對於白雲寺中的僧侶情況黑手也已經掌握,夜幕籠罩之下的白雲寺頗為幽靜神秘。

  死寂的大街上悄然出現一大隊騎兵,黑衣黑甲的他們連同胯下的坐騎都是漆黑如墨,在黑夜中提供了最好的掩護。

  因為要經常開設道場,法事等原因,白雲寺的四周非常的空曠,一些百姓家的房子也被白雲寺買了下來。

  師橫並不擔心會打草驚蛇,馬蹄鐵上已經被包裹了厚厚的棉布,這些馬是特意經過訓練的精銳戰馬,即便是腳踩棉花也沒有一絲慌亂。

  棉布和地麵隻能發出悶悶的聲響,以最靈巧輕快的速度接近白雲寺。

  黑影重重,勢不可擋,這就是死騎的標誌。

  當合圍成功之後一顆紅色焰火拔地而起,同時發出尖銳的嘶鳴,死騎立刻開始了進攻,戰馬衝向白雲寺寬大的寺門,馬上的騎士猛然拉住了韁繩,戰馬的前蹄高高的豎起重重的落在大門上。

  一匹馬的重量,再加上馬上的騎士以及馬的衝擊力,白雲寺看似結實的大門發出一陣淒慘的呻吟聲。

  馬上的騎士見大門未破,調轉馬頭便走,另一匹戰馬重複同樣的動作,這需要極高的協調性。

  在三輪衝擊之下,大門轟然倒塌,而白雲寺中的彌勒教信眾也蜂擁而出,他們不是在逃竄,相反彌勒教信眾們手持各種各樣的兵器,舉著盾牌衝殺出來,口中呼喊著:“彌勒降世,殺人得道!”

  這群人如同不知疼痛,即便是被弩箭射中也依舊奮力向前,這樣的狠辣果敢便是當年的黨項人也要退避三舍。

  但他們遇到了死騎,這是一群被趙禎訓練出來的屠戮機器,精準而致命,他們在戰場上不擅長大規模作戰,但在這種手術刀式的小規模作戰中卻是戰力極強,他們是趙禎訓練出來針對特殊戰爭的精銳部隊。

  騎兵最大的有點便是靈活性,在狹小的地方就要考驗騎術是否精湛,顯然彌勒教的賊寇是打算利用狹小的地形和人數的優勢把騎兵的機動性降到最低。

  但很可惜他們失敗了,破門的騎兵並沒有衝殺進去,而是在最短的時間裏撤離了戰場。

  接著便是早已準備好的騎兵衝殺過來,人數不多,也就五十來個,但卻有著排山倒海的氣勢。

  長槍瞬間貫穿彌勒教賊人的身體,然後再被甩開,數百人的彌勒教教眾如同被刀切豆腐一般破成了兩半,在他們還沒有喘過氣的時候,死騎已經開始了圍剿。

  高強度的作戰使得他們很快就潰不成軍,對於死騎來說,隻要向他們亮刀子便是必死之人,在這裏沒有無辜。

  屠戮開始的快,結束的更快,數百人被殺光之後,死騎便開始整隊,他們並沒有攻入白雲寺的打算。

  因為裏麵還有更多的人,以及被武裝起來的巡城司兵卒。

  這些人才是神都城彌勒教最大的力量,這些人已經被彌勒教給洗腦了,所以才會在歸咎於彌勒教的麾下。

  一十三位巡城司虞侯的死亡自然是彌勒教下的手。

  圍而不打這是最正確的選擇,因為這些巡城司的士兵不是自己一個人,還有家眷,他們的家眷並不在白雲寺,也不在神都城,而是同樣投入到了北平府彌勒教的麾下,成為死忠的信徒。

  師橫之所以在這個時候進攻彌勒教,一來是給他們壓力,二來是最大程度上的圍堵彌勒教,這三便是為了等待他們的家眷到來。

  北平府對彌勒教的清剿要比神都城的更早一些,當然也更為隱秘,否則消息必然會泄漏,在北平府一府之地執行的是皇城司。

  別看他們早已“威名遠播”,但要說隱秘還是可以做到的,畢竟這些人都曾經是禁軍中的精銳。

  在白天的時候他們就通過黑手的情報,對北平府範圍內的彌勒教進行了圍剿,而且非常高成功,接下來就等著他們把白雲寺中巡城司兵卒的親眷帶過來了。

  今夜的進攻隻是前奏,師橫並不打算現在就攻伐白雲寺,相反,官家說了,要在白天,眾目睽睽之下讓神都城的百姓瞧見彌勒教是一群什麽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