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一百零三章登聞鼓聲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213
  神都城的“社”有上百種,五花八門,什麽社都有,隻要你能拉到幾位同好,就可以成立一個“社”,如此行為謂之結社。

  演雜劇的結成“緋綠社”,蹴球的有“齊雲社”,唱曲的有“遏雲社”,喜歡相撲的“角抵社”,喜歡射弩的可結成“錦標社”,喜歡紋身花繡的有“錦體社”,使棒的有“英略社”,說書的有“雄辯社”,表演皮影戲的有“繪革社”,剃頭的師傅也可以組成“淨發社”,變戲法的有“雲機社”,熱愛慈善的有“放生會”,寫詩的可以組織“詩社”,連妓女們也可以成立一個“翠錦社”……各種結社應有盡有,沒有你找不到,隻有你想不到的。

  這些社才是倒黴的存在,他們大多數也是妥當的,但這些社中卻最容易出厲害的狠角色,城狐社鼠,偷盜小賊,閑漢花胳膊聚集在一起也都結社。

  當然在這個時代,規矩是一等一的重要,即便是這碗飯不吃了,也不能壞了規矩,否則這世道就容不下你了,除了遠竄他鄉外留在神都城將毫無生路。

  這就是地下世界的生存法則,幾乎所有的黑惡勢力都在遵守,所以無論是團行還是結社,兩者之間的黑白實力劃分非常清楚。

  雙方之間也是互不打擾,唯一的交集還都是“正規”的業務辦理,隻要你有能力,有手段,能幫助商賈擺平麻煩事,一般的民事糾紛和小偷小摸都不會找到你的頭上。

  因為小偷小摸也結社,隻要你交了保護費,在你們店裏丟掉的東西,無論是客人丟的還是主人丟的,管保能給你尋回來,當然這例錢也是不少的。

  包拯的打擊幾乎是不分好壞的,隻要在街麵上出現的幫派全部被清剿一空,老實本分的團行和結社都不會在動蕩的時候出現在神都城的街麵上。

  所以在趙禎眼中處死的人中沒有無辜,但事實上並非如此,當趙禎的皇駕抵達神都城的時候,登聞鼓振聾發聵的聲音傳遍全城。

  由於神都城的規模空前,趙禎為了保證民怨得以有效的申訴,於是便把登聞鼓變成聯動機製,在神都城中置一十二處登聞鼓院,但凡一地敲響,則四周相近之處皆要敲響,直至帝王出宮審案。

  這是最有效的上訪機製,一旦登聞鼓被敲響,冤情誰也瞞不住,整個神都城都會被鼓聲所告知,有冤情。

  當然沒有天大的冤情敲響登聞鼓是要被治罪的,沒人會冒著被流放甚至是殺頭的罪過去欺瞞皇帝。

  隻不過這次登聞鼓敲響的時候趙禎有些意外,有人把指向歐陽修身上的矛頭調轉了方向指向了包拯。

  神都城經曆過血與火的洗禮之後,人們已經對歐陽修做的扒灰事不感興趣了,無論這事是真是假,都和大家沒有關係。

  畢竟是沒有證據的事情,以莫須有定罪豈不是有些不妥?

  而且官家不在神都城中,這些事鬧不起來,畢竟沒有一個合適的主審之人,所有人都把目光集中在了這次神都城的動蕩之上。

  華夏百姓就是這樣容易想起也容易遺忘,當神都城的動蕩平息下來的時候,所有人都忘記了歐陽修家的“私事”,就算是真的扒灰,以歐陽修在官家心中的地位也不會受到什麽樣的懲罰。

  私德有虧的情況下朝廷不會做出太多的反應,而當事人卻要自請出外遠竄偏遠的州府。

  所以無論是百姓還是官員都把目光集中到了這次神都城的動蕩上,眼前的這一切不可能是神都城幫派之間搞起來的事情。

  他們都是些什麽人?能有這般的力量攪動整個神都?答案顯然是不可能的,這些幫派即便是力量再大,也無法演變成一場禍及全城的暴力事件。

  其幕後一定有人在搗鬼,所有人都在向朝廷詢問,準確的說是在向包拯所在的衛戍司詢問,幕後黑手抓到沒有。

  這是包拯最難解答的疑問,畢竟死了那麽多人,最後卻不能給百姓以交代,這讓正直如蘭的包拯備受煎熬。

  大宋神都城中的報紙每天都在刊登有關這場動蕩的詳情,死了多少無辜人,都是在什麽地方做什麽的等等,還告訴百姓應該去什麽地方討回公道。

  直到現在,戰死的巡城虞侯家屬還披麻戴孝的跪在衛戍司衙門的門口,同時還有一些無辜慘死的百姓家屬不斷的前來申冤,向來執法無情的鐵林衛都無法硬下心腸驅趕她們,都是些老弱婦孺如何驅趕?

  百姓們常常前來聲援這些死難者的家屬,送來熱湯飯給他們吃喝,同時請包閻羅給神都城百姓們一個交代。

  這就是民心,這就是民情,不能置之不理,又不能告訴他們詳情,包拯是極為無奈的。

  所有的這一切終究導致一個問題的發生,登聞鼓被敲響了,敲響登聞鼓的是死難者的家屬以及神都城中的百萬民眾,他們忍無可忍…………

  巨大的鼓聲一直沒有停歇,一直在神都城中回蕩,因為皇帝沒有出來審理這個案件,同時太子也沒有出現代替皇帝行使這個權利。

  登聞鼓院有一個定死的規定,一旦登聞鼓被敲響,除非皇帝出來下旨審理案件,否則鼓聲不得停歇,為的是督促皇帝,也是為了提醒百姓。

  巨大的鼓聲不斷的回蕩,如同催促的鼓點,敲打登聞鼓的差人已經不知換了多少個,可依舊沒有接到來自朝廷的旨意。

  趙禎有些奇怪,這麽長時間過去了,趙旭在幹嘛?自己不出現難道他就不敢接下冤案來?

  當鄒同火燒屁股的來報“太子病重”的時候,趙禎終於知道為什麽了。

  從鄒同這裏趙禎才知道這段時間趙旭的辛苦,這孩子太過要強,沒日沒夜的處理政事,高強度的超負荷工作直接導致了他的身體被累垮,同時被累垮的還有範仲淹…………

  作為太子最重要也是最親近的輔臣,趙旭有不清楚的問題都會向範仲淹求教,為了方便起見,範仲淹這個耿直的宰執相公直接主宰了中樞。

  而六部相公也要有三位隨傳隨到,同樣累的不輕的還有韓琦,曾工亮,晏殊等人,唯有歐陽修這個原本身處旋窩之中的人反倒是獨善其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