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零九十八章禍不單行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1      字數:2138
  天一閣的這場大火並沒有讓王蒙正有一絲好奇,顯然沒有這場大火才是一件奇怪的事情,作為那些人曾經的聚集地,這種地方根本就是最大的隱患。

  一把火燒的幹淨是極好的,隻不過讓王蒙正沒想到的是,那些人居然連馬詹和所有的夥計全都一同燒死了。

  大火是一場意外,最少看起來像是一場意外,既然是意外那為何一個人都沒有跑出去?更為可疑的是連帶著大量隱藏的小院都被燒毀,卻獨獨那幾個不知情的人家沒事。

  王蒙正隻是向包拯稍稍打聽就明白為何包拯能斷定這是一場故意為之的大火了。

  “七十二人死於非命,這些人的狠辣可見一斑,他們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拋棄任何棋子,即便是我王家長子也是能隨時拋棄的存在,現在又是七十二條人命,包龍圖小心了。”

  包拯點了點頭:“這是自然,老夫從未小瞧過他們,就衝這份果斷也是人間少有,若是老夫不打起十二分精神,怕是會在他們這裏栽跟頭才是。”

  王蒙正笑了笑:“眼下對弈已經開始,陛下就要回來親手執棋,這裏便沒有我等什麽事情了,你也該物歸原主好生休息才是,這段時間你累得不輕。”

  包拯微微點頭,這話說的很有道理,待官家回來便一切塵埃落地,眼下這些人的勢力已經被探查清楚,目的也已經暴露出來。

  即便是王蒙正都知道神都城的一切都是在為邊疆上的事情做鋪墊,誰能想到官家居然不在神都而是在蘭州?

  更沒想到青海路的威武軍居然會叛變投敵,多年來大宋投敵的事情已經鮮有發生,誰都知道番邦之地比不上大宋,誰還會去投敵?

  包拯知道王蒙正的那句“物歸原主”是什麽意思,自己手中衛戍司的虎符是該交還給陛下的時候了,這段時間雷厲風行的整頓神都,已經有人頗有微辭,甚至上疏太子和皇後說自己的權柄過重,有誤國之害。

  包拯不會去辯解,自己從未越權,更為違反法度,隻是遵守陛下的旨意行事而已,這時候蛇蟲鼠蟻出來叮咬自己,說明這些人也有問題。

  當然包拯不能肯定這些人都有問題,就比如眼前的王蒙正,他看似和那些利益集團是一起的,但事實上他已經被排除在外。

  這個王朝現在的隱患已經不比當年遼朝南下要來的小,包拯這段時間在神都城中勞心勞力,最後卻發現那些利益集團的人已經遍地都是。

  他這次是真的明白自己根本就不是那些人的對手,整個大宋也隻有官家才有能力扳倒他們,誰能想到這些商賈居然在不知不覺之中就成為自己這個三司使都難以撼動的存在?

  誰能想到這些商賈的門生故舊遍布朝堂?多少官員是從他們創辦的學堂之中走出的?說來也是諷刺,這些商賈開辦的學堂幾乎是最好的存在,甚至連有些官辦的學堂也不能與之相比。

  朝中的新晉官員有不少都是出自這些學堂,而同樣的他們也和利益集團之間互有來往,畢竟這些人是學堂出去的人,也算是你利益集團培養出的人才,雙方之間時有走動又算得了什麽?

  這種事情就算是旁人也無法指摘什麽,而且這些新晉官員和利益集團之間的關係頗為微妙,他們並非就是對利益集團言聽計從,相反有時候還會做出有損利益集團的事情來。

  雙方之間隻能說是一種互惠互利,新晉官員需要站穩腳跟,不能把自己和商賈牽扯在一起,所以他們往往會對利益集團造成損害。

  但終究還是會被利益集團重新拉攏起來,畢竟人家的手段更為高明,包拯獨自坐在馬車之中,拿著文書的雙手微微有些顫抖。

  這是來自於黑手的情報,其中描繪著部份官員是怎樣一步步的走向深淵,最後被利益集團所控製的,這些人無一例外都有把柄被捏在人家手中,但這些把柄又是怎麽來的呢?

  從一些細節中就很容易看出,這是有人故意在引誘年輕的官員一步步的走向墮落,巡城禦史,秘書省著作佐郎,大理寺丞,大理寺評事,秘書省校書郎,正字,這些都是底價的官員,但同時又是極為有前途的官員。

  是官員中的清貴所在,以後的提拔,補缺,任用也都會從這些人中篩選,這就是這些人現在已經成為別人手中的棋子。

  包拯稍稍一想都覺得頭皮發麻,不光如此,當他把目光放到名單最後的時候,一個將作監主簿劉噑的名字讓他駭然變色。

  將作監是什麽地方?

  這裏看著沒有什麽,大宋的機密軍械早已經轉移到了別的地方,但這裏卻有許多存稿堆積,並且將作監已經變成大宋培養匠人的地方。

  官家說過“雖有格物,軍械倆院,然將作監不可廢,匠人得以精湛,學術得以鑽研,此將作監之大用也,匠之一詞精深者曰:技!技高一籌者為大匠也!將作監乃我大宋培養大匠之地,不可輕廢!”

  一個堂堂將作監主簿居然也被那些利益集團所操控,這讓包拯心中的怒火達到了定點,雖然將作監主簿隻是一個從九品的官職,但對於現在的大宋來說乃是清貴的不能再清貴的地方。

  連官家都重視將作監,可見將作監的地位之重要,而將作監主簿乃是負責管理將作監日常運行的主要官員之一,即便是工部尚書曾工亮現在還掛著一個將作監丞的名頭。

  最讓包拯擔心的是,將作監中存有火藥的大量實驗記錄,這要“得益於”文官和匠人的習慣,總是喜歡把所有東西記錄在案,以備查具。

  但同樣的,這些東西的存放也存在巨大的隱患,火藥在大宋已經使用不知多少年了,也不知更新換代多少次了。

  人們已經慢慢的淡忘了火藥對大宋的重要性,而在這個時候將作監出現的問題,包拯想想都覺得天塌地陷。

  瘋狂的拍打著馬車的車廂,包拯大喊:“速去將作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