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五章時間與空間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12
  角廝羅想要用空間換取時間,他知道眼下青塘在大宋麵前根本不堪一擊,因為那裏距離大宋實在太近了。

  而且最重要的是,青塘並沒有吐蕃的其他地方高,或者說沒有吐蕃高,高原這個詞他也是前段時間才學會,是從宋人那裏傳來的。

  所謂高原就是比中原要高的平原,因為高,所以……哦對了,所以空氣稀薄的很,人離不開空氣啊!所以那些在中原生活慣了的人上了高原就不舒服,同樣,在高原上生活慣了的人去了中原也不舒服。

  這話很有道理,角廝羅也認同,所以他覺得青塘不算高,隻有高到大宋的士兵不舒服才能叫高原,才能給自己以退路。

  就算是青塘很高,但也還不夠遠…………

  青塘距離大宋的寧夏路實在太近了,日夜兼程不要兩天的功夫騎兵就能縱橫而來,至於大宋不斷修建的公路更是可以讓騎兵在一個晝夜便能抵達青塘的,邈川城,畢竟現在的蘭州已經是大宋的州府衙門了。

  想到這裏,角廝羅心中的悔恨就如同黃河中的波濤一陣陣的襲來,這世界上的什麽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

  蘭州快土地看似並沒有什麽特別之處,而且因為黃河的泛濫會變成泥濘的田地,但誰知道在宋人手中,黃河的爛泥灣不但沒有造成麻煩,反而成為一大片良田。

  河水泛濫之後,留下的土地居然能種出大量的糧食來,而且產量頗豐,一下就給大宋在北地增加了足夠的糧食,再加上寧夏路的河套之地,大宋的西北幾乎不需要南方的糧食。

  這樣一來,原本並不如何的蘭州一下成為大宋的重地,不光百姓多了起來,連戍邊的駐軍都變得極多。

  駐軍多了對青塘造成的威脅便更大,有了糧食的基礎,大宋的駐軍就沒有後勤之憂,不斷的有商賈到來為這裏帶來繁榮…………

  誰能想到當初自己不過是把一塊沒用的土地給了大宋,現在卻變成“寶貝”,反而對青塘大為不利,這就是一件極為難堪的事情。

  若是還能做一次選擇,角廝羅絕不會把蘭州拱手奉送給大宋,如此一來青塘可固守黃河之岸!

  眼下是不成了,隻能把青塘繼續向西遷徙,唯有如此才能用土地換取時間,角廝羅實在是太需要時間了,他需要時間整頓吐蕃,需要時間把青塘安頓下來,需要時間讓吐蕃諸部團結一心。

  他甚至需要時間去阻擋大宋隨時可能到來的進攻。

  之所以在脫敢部襲擊宋軍,為的就是給青唐部獲取土地,大量的土地才能安置下青唐部,而且土地不能貧瘠,也需要容易防守。

  角廝羅知道,自己的今天是依靠青塘部才有的,而青塘也是他的根本所在,要想保持自己大讚普的地位,就必須有一個強大的部族作為根本。

  青塘部的財富和人口是吐蕃中任何一個部族都不能相提並論的,而且還有很多其他部族沒有的物資,比如大宋淘汰下來的鎧甲和兵刃。

  這些東西對於大宋來說根本就不算什麽,但對於吐蕃人來說就是不得了的物資,他們也有冶鐵技術,但鍛造和鑄造技術卻不能和大宋相比。

  吐蕃最高的冶鐵技術不過是能製造出橫跨布江的鐵索橋而已,但大宋的鐵器卻能成為承載火車的存在。

  想到這裏角廝羅便覺得一陣無力,事實上他知道怎麽樣才能讓大宋停下征伐的腳步,最簡單的方法就是一群吐蕃人前往大宋的國都之中安安穩穩的等死。

  除此之外唯一能做的事情就是依靠吐蕃的地勢和大宋之間進行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這是他早已想好的事情。

  宋軍唯一的弱點不在宋軍自己的身上,而是在別處。

  幸虧角廝羅早早的便開始研究宋軍的戰術和戰法,於是他很快發現一個問題,一個宋軍存在而且不能避免的問題。

  輜重補給,也就是宋軍現在說的後勤。

  所謂後勤便是後方勤務,也就是兵馬糧秣,仁欽桑波目瞪口呆的聽著角廝羅大談宋軍的戰術戰法以及軍製。

  許多東西都是他聞所未聞,見所未見的,而且其中還有很多他連想都不敢想。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這是漢人的兵法之道,但現在已經不是了。若是我們還以之前的戰法對待宋軍定然不能成事!”

  角廝羅的話立刻引起其他部族頭人的好奇:“莫非宋軍是帶著糧草行軍的?數萬大軍的糧草不知幾何,若是帶著小山一般的糧草行軍,豈不是如同烏龜趴地?這還如何作戰?但我聽聞,宋軍不論步騎,速度驚人,這又是何故?”

  邊上立刻有人頓悟,嘲笑著望向他說道:“你莫要如此不堪,行軍之道各有不同,宋人不一定就是帶著糧草行軍的,說不得是就食於敵啊!”

  就食於敵!這個詞語隻能用來形容草原上的騎兵和彪悍的民族,很久的時候都是和大宋無關的事情。

  但現在宋軍強大,說不準也開始如此了,這就讓在場的諸部頭人沉默下去。

  角廝羅擺了擺手:“就食於敵雖然能保行軍無礙,但卻耽誤時間,宋軍最重規矩,若是要行軍便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戰場,而不是先行軍到附近再就食於敵。”

  仁欽桑波皺眉道:“莫不是宋軍能把足夠的糧食帶在身上,待大軍抵達前線安頓下來後,再等援軍把糧食送過來?”

  角廝羅點了點頭:“我仔細算過,宋軍出動,一次所帶的糧食最多夠吃一個月!這是極限,非戰一日一食,戰時一日二食!”

  在座的吐蕃頭人大驚,這也太過聳人聽聞了,一個士兵一個越需要多少的糧食?數萬大軍一個月需要多少糧食?

  若是宋軍駐紮下來,在高原上稍稍遊走,便能獲得足夠的糧食,不一定是牧民家中的,高原上的動物可不少,大軍打獵能獲得不錯的收獲。

  如此算下來,可能還不止一個月,仁欽桑波霍然起身道:“如此一來,宋軍整軍備戰的速度將大大提升,我吐蕃諸部危矣!”

  角廝羅拍了拍他的肩膀:“這才是剛剛開始,諸位頭人莫要驚訝,待我說完之後,你們再想想該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