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九十三章吐蕃的盟約(上)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186
  仁欽桑波靜靜的看著這一切,其實這個房間中的各部頭人都是戰力不凡的勇士,若是他們沒有強大的力量也不會被部眾所承認。

  剛剛的他們或許還有擒殺角廝羅的機會,可現在絕對沒有了,膽氣一旦被擊潰便很難在聚集起來,世界上哪有人會給你第二次機會。

  那些角廝羅的甲士剛剛衝進來的時候已經有人悄悄拔出了隨身的佩刀,可那又如何?沒有一個人願意出頭最終的結果就是始終沒有人出手。

  這一幕更加堅定了仁欽桑波內心的想法,吐蕃太過需要一個強大的頭人帶著他們走出困境了,這些頭人是不成的,他們沒有作為讚普的資質。

  而身邊這個臨危不懼,一行一動皆有策應的角廝羅卻不一樣,他是吐蕃人中的異數,不光有謀略而且還有膽識。

  眼下這一切都在他的控製之中,這是自己押他會成為大讚普的原因,人群就這麽安靜的坐著,仁欽桑波很滿意,這說明頭人們要比尋常的吐蕃人要克製和冷靜的多。

  “我思麻部貴族願以角廝羅為吐蕃大讚普,從今之後歃血為盟,以其馬首是瞻!”

  屋裏都是人精,眼瞧著仁欽桑波第一個向角廝羅效忠,其他人都知道這意味著什麽,看著角廝羅身後的甲士,看著地上不斷匯聚的鮮血,一眾頭人幾乎齊聲開口:“我願以角廝羅為大讚普,歃血為盟,從今往後以其馬首是瞻!”

  “哢嚓,哢嚓!”角廝羅沒有說話,而他身後的甲士不斷的用手錘擊著胸甲,不斷的發出勝利的吼叫,一時間斯文的角廝羅和狂暴的戰士之間形成鮮明對比,四周人望向角廝羅的目光充滿恐懼。

  眼看大勢已成,角廝羅站起身在眾人麵前道:“我角廝羅說話算話!青塘部的人從不會欺騙,隻要你們擁護我,那你們手中的權利也將得到保障,同時我也會盡到一個讚普所應該有的責任!”

  一時間所有的頭人都已心悅誠服,角廝羅本就是吐蕃讚普的後裔,若是他沒有能力也就罷了,可他現在確實有重整吐蕃的能力,又能保證自己的權利不變,如此還有什麽不臣服的道理?

  最重要的是眼下的局麵角廝羅掌握了所有的主動,雖然不想承認但頭人們都知道自己的性命就捏在他的手中,順之者昌逆之者亡,這才是吐蕃讚普該有的手段和魄力。

  一旦他們補充,失去性命是小,可失去頭人的部族便會成為一盤散沙,角廝羅可以毫不費力的各個擊破,到時的損失隻會更大。

  既然眼下臣服是最好的選擇,那各部的頭人當然會這麽做,他們的效忠也意味著吐蕃再次開啟部盟形勢上的統一。

  對於吐蕃來說這很正常,雖然地域遼闊但他們的人口卻並不多,地域也並不都適合耕種或是放牧。

  所以吐蕃人才會在廣袤的高原上分成大大小小的部族,要想統治整個吐蕃,隻能進行部盟之間的會盟。

  “讚普在上,請發號令!”

  這是吐蕃人會盟的規矩,在推舉出大讚普之後便要請其進行第一次的發號施令,無論這是什麽樣的命令他們都要遵從,為的是彰顯讚普崇高地位。

  “各部頭人聽命!即日起各部會盟與邏些城,各部勇士皆要前來見證會盟!”

  “我等準吐蕃大讚普之令!”

  “還請大讚普設下官製,盟約!”

  這也是吐蕃的規矩,吐蕃曆史上雖然隻有一個帝國的出現,但卻留下了自己獨有的規矩和製度,會盟便是其中之一。

  吐蕃的頭人們是在向角廝羅索要他們對應的權利和官職,每個部族的頭人都應當有所獲得,這樣才能讓各個部族融入到整個王朝之中。

  “大相論茞由思麻部仁欽桑波擔任、其他人從各部頭人中抽選,副相論茞,扈莽,各一人由,主管王朝外部,管屬部及對外偵察、征討等事務的官員是都護悉編掣逋一人。

  主管王朝內部事務官內大相曩論掣逋、內副相曩論覓零、內小相曩論充各一人。主管王朝司法事務的官員是整事大相喻寒波掣逋、副整事喻寒覓零逋、小整事喻寒波充各一人。”

  仁欽桑波微微皺眉,在吐蕃王朝的曆史上大相論茞輔佐讚普乃是常設官職,但副相非常設職,這些職官的設置,受到唐朝官製的影響。

  至於整事大相或譯刑部尚書,擁有相當大的權利,也就是說角廝羅在大力的拉攏這些頭人,同時也在分散自己這位大相手中的權利。

  果然是早有預謀的事情,所有的一切都在角廝羅的謀劃之中,但現在不能指摘他的不是,否則所有受益者都會把矛頭指向自己。

  仁欽桑波得了吐蕃大相之位本就已經是收獲最大的那個人了,雖明知角廝羅的手段但卻也隻能咽到肚子裏去。

  從眼下各部頭人之間的推讓和抉擇來看,角廝羅的手段非常成功,各部頭人之間居然真心實意的推舉合適的人坐上該做的官位。

  待一眾官員之位被分配到各個部族之中後,仁欽桑波起身行禮道:“還請大讚普定下地方之製!”

  這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同時也影響到各部的所有人,那些頭人無不從剛剛的喜悅中回過神來,豎起耳朵認真等待。

  角廝羅點了點頭,他就知道仁欽桑波或有所反擊,自己乘著這個機會分散了他大相手中的權利,他也一定會給自己一點麻煩。

  清了清嗓子道:“如今我吐蕃剛剛合眾,各部都有自己的規矩,但沒有一個統一的朝廷和地方都不行,諸位已經拿了朝廷的官職,那地方上的事情便有我來定奪了,但諸位不必擔心,我自有分寸。

  稍稍停頓後角廝羅開口道:“自當以七官製為要!設立域本,瑪本,齊本,岸本,楚本,昌本,司本,用之管理!司本由各部頭人暫代!”

  七官製!

  此言一出一眾頭人長舒了一口氣,但想想也是理所應當,這七官製乃是當初鬆讚幹布定下的,他雖不是第一位讚普,但卻是吐蕃的開國之君。

  他定下的七官製最是有利於吐蕃,也有利於現在的局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