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七十章貪婪本無錯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71
  站在城樓之上,看著那輛接老人的牛車緩緩離開,看著那些被堆成小山放在原地一絲未動的賞賜之物,趙禎知道大宋站起來了,華夏也開始變得不同了。

  這也意味著人身上的骨頭更加堅固,更加強韌,三才在邊上給趙禎披上了一件銀狐皮的裘衣:“官家,吐蕃使者和天竺的皇帝都到了,在章台殿等候召見。”

  趙禎點了點頭:“來的倒是挺快,神都城恐怕沒有遊遍吧?”

  三才捂嘴笑道:“官家您是沒瞧見這兩個人遊神都的模樣,簡直是鄉下的土包子,什麽都沒見過似得,便是花樓街上的清倌人都能讓他們直了眼睛............”

  “你說你一個太監怎麽對這種事情感興趣大為感興趣?!這兩人看似在隨鴻臚寺的官員遊玩,但實際上怕是在思考如何麵對朕,希望從朕這裏一些東西。”

  三才笑道:“定然是要從官家這裏得到太平,他們已經吃不住勁了,天竺皇帝自然是來獻俘太廟的,吐蕃的使者必定是來求和的,他可不希望自己的部族被角廝羅吞並。”

  趙禎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求和?朕這裏可沒有和平,中原和吐蕃自古便是水火不能相容,唐時便是如此,何況朕之今宋?中原和吐蕃必有一戰,但眼下角廝羅為棋子衝殺吐蕃,打算一統高原,朕不會給他這個機會,但同樣也不會給別人機會。”

  趙禎說完便向城牆上的階梯走去,剛剛的老人對他觸動太大,也使得趙禎更加堅定了心中的想法,無論大宋存在與否,這些規矩必須延續下去。

  宋承唐製乃是因為唐朝的製度在大體上是成熟的,最符合中原王朝的,這一點毋庸置疑,雖有改動但也是為了適應國情。

  趙禎所希望的也就是如此,宋承唐製,那後人是否會承襲宋製?隻要大宋的製度優越,那就沒有不沿襲的道理。

  即便是做出改變,也不會有太大的變動,這對整個漢家文明都有好處。

  走了幾步趙禎便回頭看了看宏大的城池,轉身對三才道:“命人於此處立下鐵碑,大宋皇帝不可遷都,不可棄城,不可降敵,若有違背,群臣諫之!百姓棄之!國法廢之!”

  這句話讓三才顫抖的跪在地上不敢起身,太重了,官家把話說的太重,太絕了,這樣的鐵碑誰人敢立?!

  見他還沒有任何動作,趙禎大怒:“朕之言來我趙家之骨,若無此勇氣,便是百代江山也如齏粉!若有人因此上諫,悉數把名單報來!”

  皇帝動了真火,四周的侍衛雖然也覺得這話激蕩,但卻也是長跪不起,誰也不敢領命,最重要的是,朝臣們還不知道,若是誰把這事情辦了,朝臣們追究起來,誰人能擔得起這樣的責任?

  三才一邊嚎一邊抱著趙禎的大腿道:“官家,此言甚絕,還請官家三思!!”

  趙禎擺了擺手:“罷了,若是你不敢,便由朕親自來,把朕的話傳出去,終究是要讓朝臣知道的,瞞也瞞不住,不如讓他們先知道,明日罷朝,你且把這句話傳到。”

  見皇帝暫時收回旨意,三才擦了擦頭上的汗水:“奴婢遵旨!”

  他比誰都清楚趙禎的話意味著什麽,這是要把今後的皇帝都釘在神都城中,官家的話說的太重了,而且官家的名聲也太過響亮。

  以後的君王若是遇到萬急之時也沒有辦法遷都離開,這是真的要“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了。

  不過三才哪裏知道,趙禎這是在給趙宋天家逼上一條絕路,一條讓後世子孫不努力都不行的道路。

  人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往往會爆發出驚人的潛力,天家也是這個道理,居安思危最重要的不是居安,而是思危。

  這座城池是趙禎苦心經營才換來了,當然這樣的防禦自是堅固無比,可堡壘往往是從內部被攻破的。

  以後這座城池會變成什麽模樣誰也說不準,現在把規矩立下來便是讓後世子孫謹記。

  邁步下了宣德樓,既然仁欽桑波和那耶波羅都到了,那就該見見他們,對待那耶波羅甚是簡單,這個**之君沒有來意,他也不會想要來神都,來見自己。

  他是俘虜,無論怎麽樣的待遇都改變不了他俘虜的身份,在麵對大宋,麵對趙禎的時候他甚至都不如一個神都城中的子民。

  神都城中的子民便是見了皇帝都不需要跪拜,隻需彎腰躬身施禮即可。

  但那耶波羅卻雙膝跪地,以頭稽首,這是失敗者對勝利者的恭敬和恐懼,如同一隻任人宰割的羔羊。

  趙禎笑眯眯的抬手:“起身吧!瞧瞧朕的宮殿如何?”

  “陛下的宮殿在我的眼中便是天上的宮闕,巍峨聳立,煌煌之堂,降者歎服!”

  那耶波羅說的是真話,這隻不過是大宋皇宮中的一座偏殿,聽說西夏的皇宮當年也叫章台殿............但相比大宋的章台殿卻是不能比擬。

  在看到趙禎的一瞬間那耶波羅是吃驚的,眼前這個儒雅大方,文質彬彬的人居然是轉瞬之間連開兩條戰線,北擊塞爾柱,南滅天竺的帝王。

  這是一種強烈的衝擊,他實在想象不出大宋凶悍的士兵居然是這個儒雅帝王所指揮的。

  瞧見他望著自己發呆,趙禎便知道那耶波羅心中的想法,指了指懸掛在禦座邊上的天子劍道:“不必如此驚訝,這是朕的佩劍,自從登基之後便從不離左右。君子也會仗劍殺人!但要用腦子指揮手臂,你我到了帝王這一等,殺伐果斷乃是應有之事,天竺便是因為你的腦子不好才會有今天的禍事,知道你錯在何處嗎?”

  “不該對大宋生出貪婪之心!”

  那耶波羅一路上都在反思自己的錯誤,後來他才發現自己毀在了貪婪之上。

  “錯了,貪婪之心人皆有之,無論道德高低,都會有的,便是那些名家大儒也希望青史留名,也希望弟子無數,也希望利國利民,這何嚐不是貪婪?人若是沒有了貪婪之心,那就沒有了上進之心啊!”

  趙禎的話讓那耶波羅一愣,這話聽著有些有悖常理,但確實是這個道理。

  恭恭敬敬的向趙禎施禮後,那耶波羅真誠的問到:“臣在大宋聽聞過一句話“朝聞道夕死可矣”還請陛下解惑!”

  “你錯在手段愚蠢,不知進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