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瘋狂生長的陰謀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99
  城門已經不能用高大來形容,這是一座讓人沒有半點征服欲望的城池,看到如同高樓一般的城門和城門上無數的巨大銅釘之後,你便徹底的明白什麽叫神都。

  這不是天安門,天安門要比這朱雀門更為高大,隻不過進入關門之後便是進入了神都的外城,從偏門入城自然瞧不見天安門的壯闊。

  所以仁欽桑波和那耶波羅才會被眼前這個並不是“神都第一門”的朱雀門所震撼。

  進入朱雀門便是神都的內城,這裏不是他們的目的地,但卻依然被這裏的盛世景象所吸引,他們不是沒見過大宋的繁華,可那些州府城池的繁華和這裏相比差了太多。

  一條街上所有臨街的鋪麵都是商鋪,各家商號代表總號的號旗高高飄揚,在大宋做買賣,誰家要是在神都城中沒有自己的總號,那就是個拿不出的事情。

  幾乎天下商賈都把自己的總號設置在了神都城,而且這些店鋪能零售也能接受大宗交易,城西便是高高的庫房。

  經過關城的那耶波羅和仁欽桑波看到的是一個個方方正正的龐然大物,這些依靠水泥澆築四壁,木質頂棚的庫房幾乎快要趕上宮殿大小。

  大門也是和曲女城的城門不相上下,而邊上接管他們的鴻臚寺官員看出了他們的驚訝,笑了笑便道:“這些庫房都是官家建的,也朝廷的庫房,商賈,百姓,匠人之類自可租用,由朝廷統一管理,收取費用,以填補他們在神都城中的養路費,車馬費,衛生費............等等。”

  雖然對這些東西一無所知,但那耶波羅依舊知道這是大宋朝廷從商賈身上賺錢的辦法。

  從一路上的所見所聞便知道大宋皇帝斂財手段的厲害。

  隨著大宋的富裕,朝廷把賦稅降低的同時,開始收取一些奇奇怪怪的費用,買賣房產都要繳納稅款,而賭博也是如此。

  賭場要向官家繳納稅款,而賭客在進入賭場之前要交稅,贏錢離開同樣要交稅,輸錢不用交稅。

  至於那些文人雅士常去的妓館更是不能逃過大宋皇帝的“魔抓”,在尋花問柳的同時,文人雅士需要付出極大的費用,這些錢是從妓館的收入上直接收取的,但卻需要文人雅士為之買單。

  他們不買單也不行,因為所有的妓館這種消費水平大增,即便是普通的酒水也需要交納一般酒館酒水三倍的價格。

  一路上和鴻臚寺的官員邊走邊說,而鴻臚寺官員對於那耶波羅和仁欽桑波兩人一起並沒有說什麽,隻不過對待兩人的態度稍顯不同。

  那耶波羅畢竟是曾經的波羅王朝皇帝,也是天竺的統治者,即便是**之君,他的身份和地位也在那裏,對待他張宏充滿禮數和尊敬。

  隻不過傻子都知道張宏的禮數和尊敬不是對那耶波羅,而是對大宋的皇權和禮法。

  皇權就是皇權,禮法就是禮法,這東西不應人的改變而改變,大宋尊重那耶波羅也就是尊重趙禎。

  當然,那耶波羅一旦被送到宣德門下獻俘的時候,在大宋麵前他就不是單單是皇帝了,還是一個祭品,告慰先祖的東西............

  雖然得到了大宋官員的尊重,但那耶波羅也知道其中的用意,心中的難受無以言表,相反他沒有沾沾自喜,他也是當過皇帝的人,豈能不知這是在維護大宋的皇權。

  所以每當鴻臚寺的官員在他麵前規規矩矩的施禮時,那耶波羅便覺得惡心一分,自己不是被人家當成皇帝來尊重的,而是被當作了工具。

  邊上的仁欽桑波自然看出了其中的問題,但他卻沒有任何表示,雖然心中已經大罵趙禎的卑鄙無恥,但表麵上依舊同鴻臚寺的官員一樣對那耶波羅禮敬有嘉。

  既然需要大宋,需要從角廝羅的手中存活下去,那就必須要徹徹底底的追隨大宋的腳步,角廝羅和思麻部就是大宋手中的倆個棋子。

  大宋皇帝先用角廝羅攻伐思麻部,使得吐蕃大亂,而後再用思麻部和角廝羅進行拚殺,甚至會出兵占據青塘,這是在做什麽?

  顯然是在內耗吐蕃人,如此便能達到平衡吐蕃,平衡高原的目的。

  這個手段很簡單,並沒有多麽高明,但卻是最管用的方法,無論是那耶波羅還是仁欽桑波都無法破解這個局麵。

  原因便是吐蕃人之間的矛盾已經不是用話語能講清楚的了,隻有刀子才能擁有說話的權利,隻有用武力統一整個吐蕃才有好好說話的機會。

  當然若是能統一整個吐蕃,也就不會需要繁瑣的去解釋這個問題。

  最大的障礙就是力量,若是思麻部擁有足夠強大的力量,若是吉德尼瑪袞有一顆堅定的心,無論是阿裏還是思麻部都會成為一個整體,若是再能聯係角廝羅,最後的結果一定會比現在要強的多。

  在得知吐蕃人是大宋皇帝手中玩弄的“棋子”後,一個瘋狂的念頭就在仁欽桑波的心中發酵,就如同藏布中滔滔不絕的河水一樣瘋長。

  眼下是什麽情況他實在太清楚了,大宋的皇帝定然會見他,畢竟要利用思麻部的力量對付角廝羅,而另一麵,思麻部也會遇到同樣的問題,大宋皇帝不會允許思麻部作大。

  表麵上還要裝作雲淡風輕的和鴻臚寺的官員同遊神都城,但暗地裏的仁欽桑波卻躁動不已。

  邊上的那耶波羅在心中冷笑,自己雖然是**了,雖然如同佞人一樣被帶到了大宋的都城,可自己依舊有一些手段可以為宋帝國製造麻煩。

  越是冷靜的仁欽桑波越說明自己在他心中種下的想法在開花結果。

  多好的事情啊!這在天竺幾乎就是一場遊說便能達成的協議,但這些吐蕃人卻非要用刀子去解決。

  外敵入侵,自然是要共同抵禦外敵,待敵人走後再關起門來打它個天翻地覆!

  宋帝國有一個連孩子都懂的淺顯道理,河蚌相爭漁翁得利............

  看到仁欽桑波開始和鴻臚寺的官員熱情的交談時,那耶波羅便知道自己的計劃成功了大半,於是也安心享受這趟隨意的“采辦之旅”中。

  自己的國家完蛋了,可畢竟人還沒有死,聽說在大宋隻要歸降的皇帝都能得到不錯的待遇。

  聽曾經到訪過大宋的僧人,說有一個叫李煜的皇帝兵敗被俘後還得了宋帝國的侯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