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九百一十三章和談?沒有可能!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306
  秋獮進行了半個月,在這半個月的時間裏石元孫率騰衝軍繼續向曲女城推進,大宋在和天竺的戰爭中,優勢越來越大。

  宋軍已經站穩了腳跟,天竺人對曾經的鵬珈羅,現在的雲南西路的進攻已經陷入膠著,這種膠著不是大宋和天竺之間的膠著,而是天竺人希望撤軍而不得的膠著。

  戰爭的節奏已經超過了天竺人的掌控,他們的數十萬大軍深陷戰爭泥潭之中,越是增兵陷得越深。

  石元孫非常冷靜,也接受參謀兵事院的指揮,大軍沒有貪功冒進,而是一步一個腳印向天竺人的軍隊施壓,但並沒有發起全麵的反攻。

  目的很簡單,不斷的消耗天竺人的軍事力量,不斷的消滅天竺人的有生力量,不斷的消耗波羅王朝的國力。

  這讓那耶波羅發現此時的天竺已經陷入了一個大泥潭,要想離開這個大泥潭唯一的辦法就是“揮刀斷臂”。

  割舍掉已經和宋軍交戰的軍隊,撤走剩下的士兵,但這在天竺是不可能的事情。

  這麽多年的戰鬥下來,他發現現在的天竺和大宋之間如同倆個角力的鬥士,誰在這個時候撤手,那誰就會在這個時候覆滅。

  可以說眼下的天竺已經無法從戰爭的泥沼中脫身了。

  即便是“揮刀斷臂”之後,“殘缺的身體”如何同大宋對抗?宋軍的追擊就會把天竺拖向滅亡的深淵。

  恐懼的本能便是投降,那耶波羅決定向大宋派遣使者議和,舍棄原本屬於他們的土地,在絕對的強大麵前,他不得不承認鵬珈羅已經變成大宋雲南西路的事實。

  派往大宋的使者舉著白旗悄悄抵達宋軍的駐地之前,石元孫遠遠的就瞧見了,隻不過他並不打算讓這些使者通行。

  兩國交戰不斬來使這是規矩,但這一次不同,大宋對待的是蠻夷,是對手無寸鐵的商人下手的“野人”。

  一口要下手中的白麵饃饃,裏麵的羊肉漏了出來,石元孫趕緊在他們掉地之前吸入口中,在這種地方能吃到羊肉可不敢浪費。

  就在他低頭咬下羊肉的時候,豎起的手也高高落下,弩箭飛蝗如雨,瞬間就把這隊天竺的使者射成了刺蝟。

  倒在地上的使者臉上還是一副驚訝的表情,他做夢也沒有想到大宋會這麽絕情,連使者都不放過。

  他們忘了,華夏王朝對待蠻夷的手段一直是最酷烈的,甚至在一些經史子集中,蠻夷就不是人。

  既然不是人那就沒有必要用人的待遇來對待他們,而使者也就是不是使者,而是蠻夷派來離間大宋的掮客。

  在這個人命本就不值錢的地方,多死幾個掮客有什麽關係?

  在此之前天竺的高種姓已經幾次派遣使者前來遊說了,這些高種姓把石元孫當作是他們天竺的將軍了,給點錢和好處就能退兵?

  顯然不可能,錢財越多他們將來便越慘,大宋一旦攻陷曲女城,城中的財富還不都是大宋的?

  自己去拿東西難道不比從別人手中給的要來的舒坦?

  大宋對塞爾柱的進攻已經站穩腳跟轉攻為受,眼下石元孫不怕天竺人平民,而是擔心他們跑路,一旦跑了那就不好辦了。

  畢竟是在外族的土地上作戰,即便是對土地再熟悉也沒有當地人熟悉,而且天竺人到處跑也不利於殲滅。

  此次石元孫是準備徹底滅亡波羅王朝,並且把波羅王朝中的那些高種姓和王族待會大宋向官家獻俘的。

  若是他們逃竄了,那就不妙了,所以要給天竺人留下還有一戰之力的可能,讓他們不會輕易放棄抵抗。

  所以這些使者必須要死,若是讓他們北上,誰知道他們會不會偃旗息鼓?

  現在戰爭已經不是在雲南西路的土地上進行的了,宋軍已經推進到了那爛陀寺,這座曾經天竺最大的寺廟城市已經在宋軍的強大攻勢下投降。

  即便是神靈也不能讓他們戰勝內心的恐懼,當大宋的火炮輕易摧毀城門和鍾樓的時候,這座佛國的城池便化為最謙卑的存在。

  寺廟中的僧侶知道,強大的宋軍擁有摧毀這座城池無數次的能力,當佛陀的守護者被宋軍如羔羊一般宰殺的時候,他們就知道是時候該向宋軍投降了。

  高僧大德們認為,佛門之人對付敵人最好的武器應該是信仰,應該是精神上的勝利,隻要能讓這些強大的宋軍士兵和將軍皈依西方極樂,那他們就安全了。

  於是這些高僧大德的屍體就如同風箏一樣被掛在高高的旗杆之上,宋軍將士無論是士兵還是將軍對佛門都是不感興趣的,他們相信一切都要靠自己,能拯救自己的也隻有官家,大宋的皇帝。

  這是一個簡單的道理,大宋也有佛教,但佛教沒有給他們帶來強大的力量,繁榮的商業,無數的糧食,反而會壓榨百姓的辛苦錢,救命錢。

  給他們帶來改變的是官家,是官家讓他們有飯吃,有工作,有商業的繁榮,有無數的器物和財富。

  若說能給人們帶來幸福的就是神佛,那咱們的官家就是!哪裏需要你這個外來的和尚當自己的供奉的神佛嘞!

  宋軍的進攻雖然不快,但每一次向前推進都是勢不可擋,這樣強大的力量幾乎如同移山倒海,天竺人根本無力對抗。

  天竺軍隊的逃兵不斷的增加,即便是采用嚴苛的軍法也不能阻擋,那些由賤民組成的軍隊在宋軍猛烈的進攻下往往是最先崩潰的。

  所以宋軍在戰場上便能看見極為奇怪的一幕,漫山遍野的天竺士兵不斷的奔跑,密密麻麻但卻不敢靠近大宋的軍隊。

  他們在衝鋒的途中往往是繞過宋軍直接跑路了,開始的時候宋軍還沒當一回事,不去阻攔,可現在宋軍將士們再也不會這樣了,這些毫無章法,隨意奔跑的天竺人就是移動的軍功。

  為此石元孫專門逐漸了大宋的“擒生軍”,戰時生擒敵軍為奴隸,故名擒生軍。

  隻不過石元孫的擒生軍不是把天竺人生擒為奴隸,而是驅趕他們向天竺人的軍陣發起反衝鋒,隻要運用得當,也可變廢為寶。

  隻需要翻譯簡單的幾句話,便能讓這些天竺的賤民和底種姓為大宋而戰,因為他們得到的是免於被大宋屠戮的承諾,一旦他們成功反擊天竺軍隊的大陣並且活下來,宋軍就會給他們一塊製式木牌,給他們和他們的家人保命用。

  這些木牌原本是宋軍統計戰功用的,數量極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