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九十三章帝國的得意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214
  蘇軾的離開的同時大宋對天竺的戰爭也正式開始,上天仿佛感受到了卑微人類所爆發出的強大力量,陰沉沉的天空遮擋住了耀眼的太陽,給原本燥熱的大地帶來了一絲涼爽。

  這是大宋士兵期盼已久的涼爽,他們大多是北方士兵,對於雲南西路這裏炎熱的天氣十分吃不消,身上厚重的鎧甲使得他們施展不開。

  若是在北方這完全不是問題,長期訓練之下的他們根本不在乎厚重的鎧甲,可在雲南西路卻不一樣,不少的士兵甚至在戰爭開始的時候都不穿鎧甲,情願戰死也不想在盔甲之中被悶死。

  宋軍的傷亡也大多因為如此,否則天竺人的武器幾乎很難對宋軍造成致命傷害。

  就是因為天氣的涼爽才使得吳萬全率領的騰衝軍頂住了壓力,否則西鼎城和歸化城早已告破,他們苦苦堅持的原因就是在於舍不得眼下的大好局麵被拋棄掉。

  這是多少人付出了沉重代價才換回來的土地,土地對大宋軍人來說是絕不能丟棄的存在,邊疆上的戍邊將士把土地看的比生命還重要。

  因為他們隻曉得一個道理,若是土地從他們手中丟掉了,之前為此付出生命的將士就白死了,若是換做自己,那自己就算是化成厲鬼也不會放過他。

  天竺人的進攻號角再次吹響,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次進攻了,宋軍的城頭上插滿了天竺人的弓箭。

  “兄弟們天竺人來了,打退這次進攻,每人可喝一口酒!這可是用天竺人的血肉做下酒菜,多麽快哉!”

  山呼海嘯的聲音從四麵八方響起,宋軍將士的士氣再次向上一提,隻有吳萬全心中苦笑,若是援軍在不到,他們就要去閻王爺那去喝酒了。

  糧食緊缺是最主要的,明日糧食便要全部被吃完,兩座城池中的糧食經不住大軍這樣消耗,數萬人每日的吃食多的嚇人。

  “弩箭手!甲二,丙五!”

  呼啦!原本蹲在馬麵牆下麵的休息的弩箭手瞬間起身射箭,弩箭如雨疾射而出,天竺人便如麥子一般倒下去一片,而接下來他們再次躲回了馬麵牆下。

  張聰的嗓子已經嘶啞,但他仍然通過牆上的戰孔觀察敵人的位置,大宋的弩箭手隻會針對最有威脅的天竺人,而如何高效的殺傷天竺人成為一個問題。

  弩箭要集中起來才能發揮最大威力這誰都知道,但從城牆上往下射擊,全靠弩箭手個人的判斷,也許在這個人眼中扛著巨斧的天竺人是威脅,但在那個人眼中衝鋒在最前麵的盾牌兵是最有威脅的。

  在這個時候就需要統一調度,張聰以文人的智慧解決了這個問題,同時自告奮勇的登上城牆幫助吳萬全進行指揮。

  吳萬全並沒有在意他幹涉自己指揮權的行為,在這個時候能登上城牆對於張聰來說已經是一件難得的事情,弩箭手是大宋的強勁兵種,若是用得好有一夫當關之勢。

  曾經在西北邊疆的五個弩箭隊,硬是抵擋住了當地土著數百人糾結起來的劫掠隊伍,近五百人被他們射殺,且衝關失敗,這隻是大宋西北邊防的一個小小軍哨,連堡寨都算不上。

  平均算下來一個人射殺五個人,甚至更多。

  張聰的嗓子已經喊不動了,但他依舊在指揮,文臣的身體當然不能與士兵相比,隻能由傳令兵呼喝,每當他手中的紅旗舉起的時候,所有弩箭手便已經準備。

  傳令兵的點位一報出,弩箭手便起身開始攢射,箭雨如蝗,天竺人再次倒下,用大宋的棘輪弩對付天竺人明顯是在欺負人。

  但吳萬全看得出張聰指揮的巧妙,從天竺人每次攻城就能真切的感受到壓力開始減小。

  天竺人很聰明,把精銳的勇士分組混雜在了普通士兵,甚至是賤民士兵當中,唯有如此才能蒙混過關抵達城牆下,但張聰的目力極好,用他的話來說近處的東西看不清,遠處的東西卻沒有能躲過他眼睛的。

  “舉盾!接敵!”

  天竺人終於登上了西鼎城的城頭,這麽多天的血戰之下,城牆前麵的屍體終於已經能夠到了城牆差不多的高度,不光有屍體,還有大量的沙袋。

  舉著盾牌的士兵狠狠地撞向登上城頭的天竺士兵,倒地之後便是補上一刀,而天竺人的刀劍在宋軍的板甲上幾乎很難留下印記。

  宋軍的規矩就是接敵的盾牌手必須身著板甲,即便是熱死也要死在板甲裏。身上的鎧甲比盾牌可要結實,後麵的跳蕩手輕鬆的用橫刀,軍刺收割天竺人的性命。

  兵種配合之下,不斷的砍殺不斷的消滅天竺人的有生力量,天竺人再一次如潮水般退去,宋軍終於得到了難得的喘息之機。

  戰場上的事情永遠也沒有人能預測所有才說是瞬息萬變,宋軍在城頭苦苦支撐的時候,每天都盼望著援軍早日抵達。

  但三天仿佛實在故意和他們做對,援軍的消息遲遲不來,反而是天竺人開始增兵了,這對宋軍來說無疑是絕望的打擊。

  天竺人是下了血本了,沒有人知道那耶波羅的打算,他隻覺得天竺隻要是能奪回鵬珈羅的土地就會讓宋人屈服,一場大勝足以讓宋人看到天竺的強大。

  但事實上那也波羅卻知道這是天竺的最後一搏,一個裝作強大的人若是不能嚇唬住敵人,那他即將麵臨的就是毀滅。

  塞爾柱人的策略很奏效,宋人的皇帝仿佛已經拋棄了鵬珈羅的土地,他再次投入的二十萬大軍已經把鵬珈羅本就不大的土地“填滿”了。

  隻要宋人撐不過這一輪的增兵,那他們將會被全部殲滅在鵬珈羅的土地上,連突圍的能力也沒有。

  但那耶波羅卻從這場戰爭中見識到了大宋的強大,不到九萬人的宋軍居然能抵擋住近三十萬天竺士兵的進攻,這已經完全顛覆了天竺人對戰爭的認知。

  不過那又如何?最少宋人皇帝是見識到了自己的決心,想要滅亡波羅王朝這幾乎是不可能的,何況還有塞爾柱人的援助。

  想起塞爾柱人,那耶波羅便坐不住了,起身離開涼爽的王座前往宮殿的會客廳,塞爾柱人的使者也差不多該來了,自己要接見他,並且賞賜他一些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