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八百四十九章杞人憂天
作者:我欲乘風歸      更新:2020-03-15 17:40      字數:2136
  蘇軾機警的發現了一個問題,而這個問題卻是這個時代從未出現過的跡象,產能過剩。

  產能過剩最直接的影響就是生產出的東西太多賣不掉,而利國監所生產的都是鋼鐵,石灰等等費時費力的東西,極少有能外銷出去的工藝品。

  產能過剩最直接的影響便是這些東西的價格開始降低,他擔心利國監的貨物會影響整個國家的貨物價格。

  他迅速的把自己看預測的東西以奏疏發給了趙禎,趙禎非常驚訝,產能過剩確實出現過,但在物資貧乏的封建時代幾乎易出現這種情況就被強大的內外需給消耗掉了。

  因為之前出現的產能過剩是幾乎都是農產品或是手工業的產物,消耗能力驚人,而且主要的是價格低廉,容易儲存,所以時間可以慢慢消耗掉這種豐收的紅利,畢竟人口的基數是龐大的。

  所以那時候叫豐收,而不是產能過剩,真正的產能過剩是什麽?

  產能過剩是生產能力極強,已經超出社會需要。產能是指生產產品的能力,事實上產能過剩不是產品過剩,即便是產品不過剩的情況下,產能也有可能過剩。

  而看到這一點就需要長遠的眼光和紮實的經濟基礎知識,而這兩樣東西蘇軾都已經具備,所以他在利國監看到了這一切,並且上疏趙禎了。

  對於產能過剩的問題趙禎有了一些自己的看法,畢竟這個世界還處於中世紀中葉,西方世界沒有文藝複興,也沒有工業革命,而大宋這個東方王朝卻已經在開始秘密的進行改變,一個隱瞞世界的改變。

  所以趙禎並不擔心出現產能過剩的問題,尤其是天竺的這幾十萬難民的出現,他們在利國監生產出的東西都是大宋發展需要的,並沒有什麽不妥,甚至大宋龐大的市場就能完全消耗掉。

  趙禎沒有進行計劃生育的打算,在這個時代隻要糧食足夠吃,能養活一家人,那人口就會爆炸式的增長,當然古代也不是沒有出現過百姓自發性的溺死新生兒,但都是因為糧食不夠所造成的。

  現在的大宋已經脫離了對溫飽的需求,所以幾乎看不見溺死新生兒的案例出現,而且大宋土地遼闊,南海諸國依舊有著龐大的土地等待開發,依舊有著龐大的內需。

  大宋國內消耗不掉,那就可以通過出口解決,別忘了大宋已經是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產品出口國,利國監的工廠又不是單一製造。

  所以趙禎在受到蘇軾的上疏後把它當作一個警示存放在了秘閣之中,同時對蘇軾傳旨,聖旨隻有四個字“杞人憂天”。

  眼下大宋非但不是麵臨產能過剩的問題,而是產能不足,疆域如此之大的大宋需要建設的地方太多太多,甚至要為還沒有拿下的吐蕃做準備。

  每年朝廷的開銷也跟著日益增長起來,再加上南海諸國不斷的發展,每年消耗的物資都是數以十萬計,百萬計,趙禎到現在還覺得產能不足,無法支撐大宋越來越快的發展步伐。

  蘇軾隻是在雲南一隅之地看到了產能的過剩,但卻沒有看到整個國家和世界的需要,要知道這個世界上隻有大宋一個國家能大規模的生產商品,擁有蒸汽機的工廠。

  而且大宋出現的工業革命雛形與帝國資本主義完全是經過一種不符合曆史的力量推動而成的,趙禎自私的沒有把這一切公之於眾。

  直到現在,大宋的工廠依舊是戒備森嚴的地方,工廠中的匠人和核心都是受到嚴格保密的,尤其是蒸汽機技術和一些壟斷技術更是如此。

  蒸汽機導致了工業革命,而趙禎不指望大宋掌握的蒸汽機技術在沒有準備好,或是沒有替代品的出現下流入國外,他要讓大宋一直處於壟斷地位。

  事實上也正是如此,大宋通過對各種商品的壟斷已經開始對整個世界“吸血”了,就是因為賺取的這些暴利,使得大宋百姓的生活越來越好,以至於成為大宋安定的基礎。

  百姓們豐衣足食的結果是什麽?當然是社會穩定,皇權穩定,老趙家的統治穩定了。

  大宋的人口增長已經相當客觀,但卻不足以支撐龐大的疆域,趙禎知道要想讓疆域穩固,必然需要龐大的人口作為基數。

  北至貝加爾湖,南至三佛齊甚至方丈洲,東至倭國,琉球國,西至恒邏斯城,大宋的疆域已經遠超當初趙禎設想的九百六十萬平方公裏。

  而大宋在輿圖上的形象也不是他一開始想想的雄雞,而是一個巨大的龍頭,龍頭的嘴部也就是吐蕃,吐蕃高原在輿圖上還沒被納入大宋的版圖。

  一旦納入之後,大宋便是一個幅員遼闊,疆土無邊的龐然大物,而這個龐然大物所需要消耗的產能更是驚人。

  每日趙禎都會看一眼輿圖,這是他的成就,也是他的傑作,後世的另一半蒙古也在大宋的手中,半島之地盡數臣服,東瀛這個野心勃勃的彈丸之地成為大宋的疆土,連他們的天皇都已經成為大宋的後宮中的女人,且要永遠如此。

  西麵的恒邏斯,曾經隻是盛唐軍隊最遠抵達的地方,而現在卻成為大宋的邊防要衝,常年數萬駐兵。

  每當看到這裏,趙禎就會美滋滋的傻笑,當皇帝時間長了,他的心態也產生了改變,也沒覺得這是一個多麽稀罕的“職業”,但自己所獲得的成就卻是相當驚人的。

  都已經完成了“千古一帝”的成就,還有什麽不滿足的呢?

  在看看西南方向缺失的那一大片土地後,趙禎總覺得有一種缺憾,吐蕃高原一直是他心中的牽掛,現在的阿三根本就沒有能力與大宋抗衡,要不要出兵把他打殘了?

  但這一切都要等待大宋拿下吐蕃之後再說,趙禎忽然覺得有種奇怪的想法。

  若是自己出兵攻打天竺之後,有了機會…………要不要當著那也波羅的麵說一句:“因為你們將來會打華夏固有領土的主意,所以我現在先把你打殘,以除後患!”